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穿成娘道文的女主 > 第 109 章【雪灾篇全部删除重写了】

穿成娘道文的女主 第 109 章【雪灾篇全部删除重写了】

作者:九紫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12 18:06:52 来源:9书院

火炕建造的原理, 卢父和卢桢都懂,西北也是有炕的, 卢父虽然没有亲自做过, 但是他的原身有,就连张顺、王耕牛他们, 都知道怎么盘炕,无非就是盘的好不好的问题。

一般来说,火炕的最佳长度是两米成两米三, 五米多的火炕也有,前世卢桢四处跑, 还见过最长能并排睡十几个人的火炕呢。

但就像卢父说的,火炕长了,如何均匀受热就成了很大的技术难题,同时还得防止火炕速冷速热和一氧化碳中毒的问题。

还有灶门、锅台和火炕的高度比例等,都要计算精准。

卢父道:“里正不是说帮我们请了专门的工匠吗?到时候问问他们,他们应该知道, 实在不行就多试验几次。”

之所以如此执着于火炕,就是因为怕小冰河时期持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冬季严寒,没有火炕火墙熬不过去。

卢大嫂已经开始想, 这个房间如果有火墙火炕, 以后再有了孩子, 可以给孩子住, 晒不到太阳有什么要紧, 被子抱出来晒晒就是了,还冬暖夏凉呢。

只是家里毕竟是公公做主,她虽有这样的想法,却不敢说出来。

之后就是每个人的房间位置、大小、火墙火炕和灶台之间的设计,浴室、厕所、下水道、地窖的位置大小等方方面面全部讨论清楚,量尺寸,计算数据和受力,最终确定图纸。

这些主要还是卢母卢桢提要求和建议,卢父看实际情况看能不能满足。

听完卢父卢桢他们讨论出来的房屋规划,卢桓沉默了:“这样年前能完成?”

卢父他们也觉得完不成。

卢桢道:“我看可以这样,火炕这些肯定要放在一楼,二楼只能用火墙,那就先把一楼和厨房建好,我们先把吃住解决了,等开年之后,我们再建二楼。”

卢桓又问:“那顶怎么办?现在这天,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下雨下雪,屋顶怎么办?”

这年头没有水泥、钢筋、预制板,二楼的地板一般都是木地板。

问题是,木地板也不能当屋顶用啊。

卢桢他们又沉默了。

卢父道:“先建吧,一边建一边想办法。”

等卢桓他们离开,只剩下卢父卢母卢桢三人,卢父才问卢桢:“咱家阁楼的预制板,能不能拆下来用?”

卢桢家总共四层,四楼的上面还有一层阁楼,上面大红瓦。

阁楼只简单的用预制板盖了起来,糊上了一层水泥,连地板砖都没有。

问题是……“不是用水泥浇筑了吗?我怎么拆?”

要是空间在卢父手里,卢父说不定还会拆,但卢桢,她哪里会这个?

倒是卢母道:“木板就木板,大不了到时候用雨布在上面盖一下就是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

卢父卢桢的思维都聚集到预制板上了,还真没想到用雨布临时凑活一下,反倒是卢母没有进入思维死角,一下子就想到了。

“那就这么办!”卢父道。

卢父将他们要做的房子图纸跟张顺、王耕牛他们说了,想问下王耕牛他们要不要一起挖下水道,建浴室和茅厕,王耕牛和张顺他们听的目瞪口呆。

本来他们是想随便起个三间瓦房,半砖半土木,即使这样,都够吹一辈子了,结果听完卢父卢桢他们的,什么下水道,洗手间、浴室,怎么觉得是在……浪费砖头呢?

有这砖头还不如多砌一间屋子?

要浴室干嘛?房里不能洗吗?

茅厕要建它干嘛?随便挖个坑不就是茅厕了?

这年头,随地大小便,太常见了。

对于建房子,每个男人都有自己对房子的梦想和想法。

张顺和王耕牛他们也有自己的。

*

决定好,卢父就带人在场地旁边挖了用来炼制石灰的坑,就等着建屋的梓人工匠过来,就能开工了。

工匠们第二日就来了,他们是古代搞建筑的专业人士,接过卢父递过来的房屋规划图纸,将火炕、火墙、灶台稍作调整后,就开始挖地基动工了。

其他人家也开始挖自家的地基。

因为是给自己家建房子,一个个都干劲十足。

卢父雇佣的黄花村的人,一部分帮着挖地基,一部分被张顺带着去北边山涧中捡砂石。

北边山涧长不见尽头,一直通往深山之中,另一头通往云梦湖。

此时正值冬季,山涧水落石出,宽二十多米的山涧里,全都是被山上泉水冲刷的圆润的鹅卵石和沙子。

张顺带着一群壮汉,很快就装满了几车鹅卵石,再一人挑一担沙子回去。

山涧距离黄花村不远,一天可以来回三趟。

里正去联系的砖和石灰也陆陆续续的运来了,考虑到卢父他们房子马上就要建,石灰是早已炼制过的,用木板盖着,随时可以用,瓦暂且还不急,后面才运。

由于卢父订的多,没办法一次性全部运来,砖瓦窑那边每天往这边运几大车,再由人挑上高地。

很快高地上边堆满了青砖。

随着青砖送来,潭州那边居然还送来了两车粮食和一些鱼。

里正特意跟出来看,听说是太守叫人送来的后,越发肯定这些人跟太守是有关系的,对自己示好卢父这些人的英明决定,里正还是很满意的,而卢父对里正他们也一直很感激,很尊敬。

里正人老成精,卢父他们是真感激还是假感激,他还是能看得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成娘道文的女主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穿成娘道文的女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些雇佣的人,基本上全都是给卢家做工的,卢家的房子大,因为要做的是楼房,地基也深,同时还得建个院子,要的地面积也大。

但因为人多,卢家反而是做的最快的。

第二天地基和下水道就挖出来,第三天就把地基打好了。

其他人家也快,他们建的房子没卢家这么大,地基也没那么深,也不需要炼制石灰,只需要黄泥加水进行踩踏,加草就行了。

但因为也是半砖的墙体,他们对自家未来的新房还是很重视的。

之后便是热火朝天的建屋行动,怕会下雨下雪,男人女人小孩一起上,就为了赶在除夕前能住上新房。

重体力活,带来的就是身体上的劳累,怕亏了身子,之前路上腌制还没吃完的田鼠肉,全都拿出来当伙食了。

那些梓人工匠不知道菜里是什么肉,吃的还挺香。

原本高地这里因为有坟,又离村较远,平日里无人过来,安静又阴森,女人和孩子平日里都绕着这里走,现在因为卢父他们的到来,这里彻底热闹了起来。

因为村里男人们都来此做工,这些男人们又听了卢父的规划图后,回家跟自己婆娘吹牛,结果白日里,过来看热闹的人非常多,一方面是对他们的房子好奇,一方面是对这些新来的外来人好奇。

卢家最麻烦的就是火炕和火墙的实验,火炕一旦做不好,要么散热不均匀炕头过热,要么炕烧不热等各种问题。

也因此,卢家的工程进度一下子慢了下来,好在试验了几次后,终于成功,后面建起来就快了,很快一楼的主体建筑就全部建好,灶台和有土炕这间房暂时勉强用上。

腊月二十八这天,天突然转阴,还没有上梁的人家,都抓紧时间上梁、铺瓦,卢父也叫自家做工的人去帮忙。

尤其是刘二狗家,只他一个人,从头到尾都是卢父叫工人去帮忙

这年头没有预制板,卢家的二楼地板是用一根根木头拼接承重,木头都是现成的,这个高地宛如一个小型的树林,全是树,这段时间清理了近十亩地,砍了许多树。

铺木板已经来不及了,就直接在拼接好的树上面盖了雨布,又在雨布上面铺了一层茅草。

雨布只够铺卢父卢母他们一间房的,其它房间只是盖上了茅草。

茅草只能暂时起到抵御风寒的效果,因为平铺,如果遭遇雨雪,该漏雨还是会漏雨。

火墙也暂时用茅草给木板给盖上,上面同样铺了茅草。

工匠们看到卢家的雨布还挺好奇,卢父直接说自家原来是开布庄的。

毕竟相隔两千多里,梓人也不知道西边是否真的有这样的雨布,只感叹这样的雨布潭州没有。

当天,逃难了五个月的难民们,全都搬进了新房。

晚上,天空就飘起了小雪。

**

“下雪了,这屋子就建不成了,起码得等到开春后。”卢父望着飘飘洒洒的小雪花道。

“没事。”卢桢坐在卢父身边:“经过这五个月逃难生活,我现在真的觉得,再艰难的生活都难不倒我了。”她阳台看着卢父,脸上的如玉般温暖的笑:“我觉得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有火炕、火墙,不用睡野外,就已经很好很好了。”

卢父也感叹的笑了,想到这一路艰难,“跟之前比确实是天上地下了。”

已经经历过最苦最难,现在日子稍微比之前好一点,他们就会觉得很好很好。

“你去找找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送给里正家的,我一会儿拎着送去。”

卢桢想了想,“蔬菜?”

蔬菜平时不算什么,但在这不见绿色的大冬日,就难得了。

卢父道:“豆芽吧,再给我两头大咸鱼。”

潭州在云梦湖边,鱼对潭州人来说是不稀奇的,可咸鱼就不同了。

这年头因为盐的难得和昂贵,咸鱼因为用盐腌制过,加上可持久保存,它是可以作为货币用的硬通货,就跟胡椒一样。

卢父说拎两条大咸鱼去,那是相当实惠的礼物了,更别说还有豆芽。

他们刚来此地,绿色蔬菜太过引人注目,倒是豆芽很合适。

卢父道:“我明日再去潭州一趟,给赵太守也送一些,顺便跟他说下红薯和玉米的事。”

很快就要开春了,红薯在南方是两年四熟的,春天可以种一茬,夏天可以种一茬。

他既然想在这个地方定居,当然是越早解决潭州的口粮问题最好。

去见太守大人,总不能空手,咸鱼送赵太守就不合适了,豆芽就很好,除了豆芽外,卢父还让卢桢给他准备了两坛酒。

酒是自家酿的米酒。

他们老家有大半人家,都会自酿酒水,到了夏日还会泡杨梅酒,平日里也会泡人参酒。

卢桢曾参观过最夸张的一家,一个面积几百平的祖宅内,装的全都是五十斤到一百斤玻璃缸装的参酒和药酒,密密麻麻少说估计得有上万斤,并且成为他们当地旅游文化项目中的一景。

确定好礼物,当天一家人算是睡了个五个月来最安心的一觉。

男人们没有床,就用木板临时搭了个床,上面盖上被褥和各自的鼠皮袄子。

次日一早,吃过早食后,卢父就带着刘二狗、张顺、王耕牛架着牛车出门了。

雨天不便,但因有牛车,且距离黄花镇和潭州城不远,卢父当天去当天便回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成娘道文的女主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穿成娘道文的女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去的时候不过拎了些豆芽、咸鱼、红薯和两坛酒,回来的时候装了满满一车东西。

卢桢还以为是卢父在潭州采购了过年的年货,结果一听,全是赵太守送的。

赵太守能不能开心吗?

卢父送去的红薯全都是现代经过几代培育出来的高产量红薯,春薯的亩产量可以达到三千五百公斤,夏薯的亩产没有春薯高,但也有两千五百公斤。

即使古代没有现代各种肥料,将亩产减半,那一季也有将近两千公斤,一年可以种两茬,也就是一亩红薯一年可以产三千公斤。

若这是真的,对赵太守来说,简直是天降政绩。

此时天下还未乱,赵太守想的也不过是政绩罢了,哪怕卢父所说有夸张,亩产再减半,也有一千五百公斤的产量,若治下百姓每户能种一亩红薯,那他治下百姓就再无饿死之人。

更关键的是,据卢父说,这红薯居然不挑土地,即使是山地,旱地也能生长。

卢父言之凿凿,赵太守将信将疑,但因贺蕴章的关系,哪怕将信将疑,他还是送了卢父一车东西。

这一车东西对赵太守来说没什么,可对卢父他们这些刚逃过来的难民来说,就全都是很实用的好东西了。

米、肉、布、油。

卢家的牛车可不是这时代的牛车,车厢非常大,哪怕里面已经坐了三个大男人,依旧非常能装。

而且往车上装东西的时候,张顺、王耕牛三人是在车下的,也就是说,大车箱装满了。

黄花村的就看到,卢父他们早上驾车牛车出去一趟,回来就装了满满一车东西回来,光是望着路面上那深深的车辙印,就知道有多少东西了。

张顺他们还笑容爽朗,用他们那响亮的大嗓门,毫不隐瞒的告诉他们:“都是赵太守送的!”

于是整个黄花村的人都知道了,他们的太守大人,又给这些外乡人,送了一车年礼。

※※※※※※※※※※※※※※※※※※※※

感谢在2020-01-15 00:58:45~2020-01-15 23:51:1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沐沐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朱朱、emma、鱼儿回家、小麦青柠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阿宝 30瓶;shine、五斗米、那又怎样、忘性大的糊涂人 20瓶;半包酸奶、吾皇、欣然之亚伦德 10瓶;yiyi、薰衣草 3瓶;青衫翠影、28314659 2瓶;树下搬屋、小宝妈、沐沐、红红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喜欢穿成娘道文的女主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穿成娘道文的女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