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穿成娘道文的女主 > 第 112 章

穿成娘道文的女主 第 112 章

作者:九紫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12 18:06:52 来源:9书院

卢家男丁就卢父和卢桓两人, 卢桓腿刚好,还不能干重活,刘二狗得为自己开荒, 卢家算上吴管家,满打满算就两个人。

一个男丁二十亩地,卢家三个男丁,总共六十亩,出去山林, 能够被开垦出来的,还有二十亩左右。

也就是说, 卢父和吴管家一个人就得开十亩,这着实难为了卢父, 才干了一上午,手心就好几个血泡了。

望着外面还有十几亩的地, 卢父有些绝望:“要是有犁地机就好了。”

说到犁地机,卢父突然想起来, 可以用牛拉犁啊。

这年头由于铁器难得, 犁属于金贵物,一般几家合用一把犁,有的甚至一个村才只有一把犁。

卢父去村长家借犁, 村长便说了, 他们家犁是几家合用的, 他们自己都不够使, 哪里有犁借给他们?即使有他们也不会借, 土地都冻着, 把他们犁弄坏了怎么办?

不需要他说太多, 卢父就明白了村长的意思, 又问了哪里可以买犁,卢父就回家了。

回到家,喝杯水,卢父才对卢桢说:“快,把你历史书拿出来找一找,有没有曲辕犁的图纸。”

村长家的犁就放在堂屋墙边靠着,看了村长家的犁,他才发现,村长家的犁和他知道的犁不同。

他年轻时候用的犁,犁梢犁辕是弯曲的,村长家的犁,犁辕犁梢是直的。

卢桢愣了一下,赶紧给卢父找书。

卢父其实知道曲辕犁的样子,但是没有图纸,光用嘴巴形容,语言不通,他怕木匠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等卢桢把历史书上的曲辕犁找出来,卢父看完之后,皱了皱眉:“不对。”

他嘴巴说不对,可还是让卢桢把那曲辕犁画下来,犁梢犁辕犁箭犁铧全都标好,然后又在他的指示下,重新画了一个。

新画出来的曲辕犁,已经是近代用的最多的,经过一次次演变和改善的最轻便省力的样式。

画好图纸卢父就直接带着图纸,问哪些人要跟他去潭州城的。

不少人家糠米都吃完了,需要补充,但他们不需要去潭州城,只去茶亭镇就行了。

最终只有卢松、刘二狗、张顺、王耕牛他们带着刀跟着卢父去潭州城。

一方面他们也需要买犁,一方面是考虑到周围还流窜着不少流民,为安全计。

犁铲因为是金属的,价格较贵,一把犁铲要一千文,也就是一两银,这还没算犁耙的钱。

张顺和王耕牛逃难途中都赚了不少,目前存款富余,也都买了犁铲。

刘二狗没银钱,卢父借了五两给他,刘二狗也买了犁铲。

买好犁铲,就替村子里需要采购糠米的人买了几袋糠米回去,回村去木匠那里订制犁耙。

犁耙因为有卢父的图纸,倒也没有太费口舌,倒是木匠从未见过这种样式的犁,很是好奇,以为西边的犁。

可惜两边语言不通。

木匠只会说潭州方言,卢父前世是南方人,倒是能听懂,但是南方方言众多,听的懂却不会说,好在有图纸,两人鸡同鸭讲半天,意思居然理解的大差不差。

因为是新型犁,哪怕有图纸,木匠也需要尝试,木匠让他们五天后来拿。

*

此时天还冷着,土豆还在育芽,五天卢父倒是等得起。

这年头开荒极其困难,手工开荒,一天能开垦两分地都算快的。

在卢父等待犁的功夫,卢家定的橱柜倒是都好了,被人抬着一个一个送到卢家。

衣柜全都是按照卢父的意思打的,和现代顶天立地式的衣柜不同,这年代要防老鼠,衣柜下面全都是有十厘米高的柜脚,柜子里面倒是和现代衣柜没什么不同,除了抽屉就是挂衣服的。

卢父还叫木匠做了许多竹子的晾衣架,在劈开磨的光滑的长条竹片中间打个洞,将细条行竹条插进孔里,一头烧的弯曲,便是晾衣架了。

卢大嫂还是头一次见这种样式的衣柜,在婆婆跟她说了用法之后,她也觉得好用,将这些天洗干净的衣服一件一件挂在衣橱中。

衣柜很多地方都还空着,显得空荡荡的,想到在西边自家开布庄时,满衣柜的衣裳,再看看现在空荡荡只挂了几件衣裳的衣橱,卢大嫂不禁叹了口气。

*

原本卢父以为这个春天会很冷,起码要到三月才能种土豆,没想到温度居然一天一天的回升了,地面也开始快速化冻,这也加快了汉子们开垦荒地的速度。

眼看春天温度回升,土豆都要种了,卢家的地都还没开垦出来,卢父急的不行。

等到五天后,卢父他们终于拿到了犁。

这还是木匠好奇这西边犁的效果,加班加点的制作出来的。

主要是制作第一把犁的时候花费了不少时间,等第一个完全做出来后,后面的就快了。

卢父拿到犁,就赶紧套上牛,和吴管家两人一起去犁地了。

于是其他人都在挥舞着锄头,汗流浃背的开荒的时候,卢父和吴管家两人,一手握着犁耙,一手挥舞着小皮鞭,正在犁地。

很多人宁愿买地不愿开荒,除了荒地贫瘠外,另一个就是开荒困难,

此时的直辕犁,熟田一天差不多可以犁两亩地,板地可以犁一亩,像这样的荒地,一天只能犁三分,还废犁铲。

犁铲金贵,这也是很多人宁愿买地,不愿开荒的原因。

即使是卢父用了后世经过改良的江东犁,一天也不过能开出八~九分至一亩地罢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成娘道文的女主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穿成娘道文的女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饶是如此,其它家看到卢家开荒速度,也是直了眼。

之前卢父就问过他们要不要一起买犁,他们都拒绝了,这些人家最好的不过有头骡子而已,可没有牛拉地。

张顺和王耕牛家也跟着买了犁,虽然没有牛,但骡子也行,加上他们兄弟多,骡子累了,兄弟就在前面拉,一天也能开出六七分地来。

卢父家本来三头骡子,现在用不着了,就低价卖了一头给刘二狗,刘二狗每天也赶着骡子去犁地,一天也能犁出六分地来。

不少人想向卢父家借犁,可哪里轮得到他们,卢父家二十多亩山地,全部开完,都一个月后了,现在气温回升,他们根本就等不了那么久,只能全家男女老少齐上,孩子捡石头,老人和女人除草,男的开荒。

等到二月初,卢父家的地就全部开出来了。

因为天气迅速回温,他们又来这里定居不久,粪肥有限,之前铺在粪坑中的叶子还没沤好,没有肥料,卢父只好带人去林子挑腐殖土去肥田。

腐殖土是酸性土,用来种土豆正合适。

可惜这时候没有菜籽,菜籽榨完油后的菜籽饼,也是肥田的好材料。

此时卢父放在火墙房内的土豆已经发芽,整整四蛇皮袋土豆,卢父全部拿了出来,放在阳光下窗前催芽。

之所以有这么多土豆,是因为两个品种,一种每只有人整只手掌大,还有一种有人的掌心大,两个不同品种,卢父家里各进了两蛇皮袋,这才有这么多。

其它人家才开垦出两三亩地,见卢父一家从林子挑土去地里,也连忙跟着去挑土。

开荒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他们就没打算一两个月内就开好,只希望能够开垦出两亩地来种芸苔,跟着卢父后面,能榨出芸苔油,今年有个进项就成。

他们到现在还以为卢父是打算种芸苔呢。

地里覆上腐殖土后,总算有点样子了,卢父又将开垦出来的天拢成田垄状,在上面撒上草木灰。

张顺他们过去都没有种过地,也没有种地的经验,都是卢父怎么做,他们就跟着怎么做。

待到二月下旬,土豆全部发芽,卢父就将这些人每个人家的户主叫到家里,分发已经发了芽的土豆。

他们没见过土豆,不知这是何物,拿到土豆一脸懵逼:“卢叔,咱们不种芸苔吗?”

他们可一直记得卢叔说的要开榨油坊,让他们种芸苔呢。

芸苔因为地区不同,分为冬芸苔和春芸苔。

冬芸苔九月份种植,春芸苔四月份种植。

其中百分之九十的地区都是种冬芸苔,偏偏他们之前所待的西北地区,是春天种植。

这些人初来潭州,不懂潭州气候,还以为潭州和西边一样,是春天种植呢。

卢父给他们解释了一下,这些人都懵了,种不了芸苔,一时间有些茫然。

卢父指着面前一堆已经出芽的土豆道:“此物名为土豆,据说能亩产千斤……”

“千斤?”卢父话还没说话,就被他们一脸震惊的打断,不敢置信。

卢父被打断,气道:“能不能先听我说完?”

见他们不知所措的望着他,又是难以置信,又是惊喜莫名,卢父道:“这东西亩产虽高,却有一个不好,一旦发青、发芽了,就不能吃了,有毒。”

“有毒?”一时间他们表情从惊喜,又转为惊吓。

卢父无语道:“都说了像这样发了芽的,或者变成青色的才有毒,平日吃之前你们不会看一眼吗?”然后问他们:“有哪些愿意种的,拿些回去种,说好了,这些土豆种当是我借你们的,等土豆种出来,是要按双倍还的。”

一时间,大家都有些犹豫。

不是犹豫要还双倍,而是犹豫这东西有毒,他们到底要不要种。

最终他们因为这是卢父提供的种子,一人拿了一篓回去,这点土豆种子,只够他们种两分地的。

喜欢穿成娘道文的女主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穿成娘道文的女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