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穿成娘道文的女主 > 第 127 章

穿成娘道文的女主 第 127 章

作者:九紫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12 18:06:52 来源:9书院

“我的天, 我不是做梦吧?”

“这么多红薯,真的是从这一亩地里挖出来的?”

若不是他们亲眼所见,他们怕是以为有人将好几亩地的红薯挑到一个地里, 装成一亩地的产量来糊弄他们了。

可从开挖, 到称重, 他们从头到尾就没有离开过,周围如此多的人看着。

突然有个使者跪下,对着苍天磕头高呼:“天佑大顺!”

“天佑大顺!”

越来越多的百姓跪下, 朝天地磕头。

潭州城突然出现亩产一千五百斤的土豆,又出现亩产三千金的红薯,所有人都觉得, 这是上天降给大顺朝的福泽,不然去年整个西北五省地震,旱灾连连, 今年荆楚霜灾,天下民不聊生,上天怜悯, 居然降下了如此神物。

一旦红薯在大顺朝普及开, 不出三年, 灾荒顿解,可不是天佑大顺?

此时他们还不知道, 铜津关外, 西北之地, 已经乱成了什么样子。

*

这经过现代农学家数代培育的高产红薯到了古代, 到底还是受了影响, 亩产还不到现代一半, 但现代到底是科学种植, 又有各种肥料精心培育,能有这个产量,已经超出了卢父意料。

现在卢父就怕这是一代种子,产量高,后面的二代、三代,产量还不知道会不会下降。

但再怎么下降,如此高产量的农作物在这个时代来说,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了。

此事禀报给潭州太守后,哪怕潭州太守已经有了土豆在前的铺垫,听到红薯如此高的产量,也惊了。

“亩产三千斤?”这不是神话?

“是。”岑农官也是激动的心情激荡,久难平复道:“卢从事家一共种了五亩地的红薯,除了被周围流民祸害的两垄红薯外,其余全部挖出,均亩产有三千斤,最少也有两千五百多斤!”

潭州太守也十分高兴,当下就激动起身道:“此事我当速速禀报圣上!”

岑农官出去以后,潭州太守身边一个幕僚道:“方伯,京城远在千里之外,今春之后,铜津关外疫病又起……”

潭州太守身形一顿,沉着脸问说话的人:“你想说什么?”

幕僚心知赵太守对朝廷忠心耿耿,自己这样说,赵太守是不高兴了,弯腰拱手道:“方伯容禀,京城路遥,从潭州到京城,即使快马加鞭也要两月有余,加上此时铜津关外大乱,即使派出使者,也未必能顺利到达京都,眼下不过数月冬季便要来临,方伯何不等到疫病过去再派使者去京都,明年四月……便是圣上的万寿节。”

赵太守听了他的话,果然没有责怪他,而是坐了下去,目中带笑的望着手下幕僚:“仲文请起。”

幕僚跟随赵太守已久,知道赵太守这是听进了他的建议,便从容地直起了身子,笑了一下道:“方伯何必多虑?眼下已是七月中,即使使者将红薯送往京都,也已是寒冬,圣上万寿在四月,四月可是红薯育芽的好时节,献给圣上之后,五月恰好种植,不是更好?”

赵太守也是想到这一点。

原本有了如此高产农作物,他本应该第一时间禀报圣上,缓解大顺灾情。

可现在红薯只有一万五千斤,光是一个潭州还好,对整个大顺朝来说还是杯水车薪,想要推广红薯,没有个三五年,是无法将红薯推广到大顺朝各地的。

他沉思了半响道:“将卢从事叫来。”

卢父才刚刚回到卢家,歇了不到两天,就又被赵太守叫到太守府,问他这红薯能不能再种一季。

卢父保守地说:“这……属下也未种过,不知红薯秋季是否能种植,只是当初买给我这红薯的西域商人说,这红薯乃不耐寒作物,现在种植,怕是要到冬季才能收,若是能种成了还好,若是不成,怕浪费了红薯。”

赵太守却是考虑到,潭州红薯目前只有一万多斤,若拉到京城,献给圣上,那潭州必然就无法普及,可若献的少了,对北边灾情来说,同样杯水车薪。

想了一会儿,他还是决定暂且不将红薯献给圣上,而是先在潭州种植,等整个潭州普及,必然有更多红薯产出,到时候不光是潭州,就是京城也有足够的红薯了。

沉吟了片刻,赵太守道:“即日起,你便作为劝农从事,先尝试着种两分地,看这红薯能否种两季。”

劝农从事,属农官,地位次于薄曹从事。

之前卢父属于太守府临时从事,现在太守这样说,便是去了卢父头上的临时,正式成为太守府从事。

想到这土豆和红薯都是卢父种出来的,赵太守又笑着夸了两句,问道:“听说令郎断文识字,这段时间也跟着你在衙门教授土豆的种植之法?”

卢父躬身道:“是,不敢隐瞒方伯,属下商户出身,属下在外行商时,家中商铺皆由犬子打理。”

这是说卢桓不光会种植,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协调管理能力了,至少,作为商户之子,打理商铺,除了断文识字外,算术一道必是要通的。

赵太守道:“岑薄曹那还缺个书佐,先让他去吧。”

岑薄曹,也就是岑叔砚,掌管太守府钱粮薄书的从事,是太守府高级佐官。

卢父现在的从事一职,实际也属岑薄曹下面。

卢父心中一喜,当下跪倒叩首:“多谢方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成娘道文的女主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穿成娘道文的女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对于跪太守,卢父丝毫没有心理阴影。

虽然也是现代人,但卢父那个年代,跪天跪地跪祖宗,小时候读书被父母罚过跪,在学校被老师罚过跪,不像卢桢他们这一代,除了跪神跪祖宗,让他们下跪跟要他们命似的,卢父可没有这些心理负担,加上他融合了原身的记忆,颇识时务。

回去后他就将这一好消息告诉了卢桓,卢桓饶是性子沉稳,得此消息,也是高兴不已。

之前腿断之后,经过两千里逃荒,他都依然做好腿瘸的准备,现在能够从那场天灾中活下来,如正常人这样走路,已是捡来的命。

卢家来到潭州之后,成为户籍成为良民,分得良田,卢桓就知道再也不能像过去那般打理家中商铺,卢父被赵太守收作临时从事,带着他去太守府时,他就知道,父亲是打算让他在官府中某一职位,没想到会这么快。

他性子向来沉稳,自断腿之后,便越发内敛稳重,当下眼圈一红,朝卢父叩首:“多谢父亲。”

卢大嫂还在高兴呢,见丈夫跪下,虽不明所以,也连忙跟着跪下。

卢父愣了一下,赶忙扶起卢桓:“你是我儿子,为你谋划何须言谢。”

卢桓顺势起身,望着卢父,没有说话。

卢父和卢母对视一眼,心中叹了口气。

卢父挥手让卢大嫂带着小石头先下去,然后拍着卢桓的肩膀,看着他道:“无论如何,我是你父亲,所做所为都是为了这个家,为了你们兄妹。”

卢桓点头:“儿子知道。”

望着这个和他们现代相貌有七八分相似的儿子,卢父卢母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好在卢桓心里有数,什么都没问,什么都没说,次日便去了太守府岑薄曹那任书佐去了。

卢父虽说是太守府劝农从事,却因为要种秋红薯的事,留在了高地。

又过了十来日,卢桓在潭州城安定下来,卢父给他在潭州城买了个小院子,让卢大嫂也跟了去。

一方面,是卢大嫂不放心卢桓一人在潭州城,想去照顾卢桓;一方面,也是不让夫妻二人长期分居两地。

卢父卢母都有现代人的记忆,可没有给儿子纳妾的想法。

至于小石头,正在由卢桢给他开蒙,他们在潭州尚未找到合适的先生,等找到合适的先生,再送到潭州不迟。

*

卢桓有了去处,卢父也算放下一桩心事,此时他比较纠结的是,这秋红薯,他到底是用这刚收的春薯种,还是他空间的秋薯种。

若按照原本计划,当然是按照秋薯种。

就怕他用秋薯做种子,赵太守和岑农官他们却以为种子是春薯,到时候拿春薯当做秋薯种,将红薯种废了,那罪过就大了。

和卢桢商量之后,卢桢也觉得,这秋薯暂且不能拿出来。

“至少不是现在拿出来。”卢桢手指敲着桌面,“这春薯和秋薯毕竟是两个品种,最好还是分开,春薯就是春薯,秋薯就是秋薯。”

她道:“赵太守既然让您种春薯,爹您最好就用这春薯种。”

卢父点头道:“我也这样想。”

不然若用秋薯种出来的收成和春薯一样好,来年怕是整个潭州百姓都要用春薯作秋薯种了。

*

卢家的红薯,除了卢家自留的几百斤红薯外,剩下的全部作为粮种,被官府收购,价格比之前的土豆价格还要高,达到每石五千文。

这个价格相较于红薯的产量来说,是一点都不高的,是以卢父家虽留下了几百斤红薯,官府还是按照一万五千斤的数量给收走。

此时别说潭州,荆楚周边全都听闻了潭州出现了亩产三千斤的红薯的事。

大多数人对于这一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不信。

若不是他们派出的使者亲眼所见,言之凿凿,他们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这世上居然还有亩产两三千斤的农作物。

“难不成,果真是天佑大顺?”

去年的连续性的大灾,让整个大顺朝元气大伤,加上今年荆楚霜害,西北大乱,不是没有人心思浮动。

大顺朝延续三百年,朝廷上下早已是蛀虫满仓,糜烂不堪。

*

此时潭州出了高产农作物红薯的事,尚且还只有荆楚之地知道,如此粮食难得,潭州城的那点红薯,光是荆楚之地都不够分,他们又怎么会将消息透露给外人,全都藏着掖着,都在想着去潭州分这红薯种子呢。

卢家这次光是红薯种子,就分得了一千两百多两银。

这一千多两银,对于赵太守,乃至整个荆楚之地的富户来说,不过毛毛雨,可对于卢家来说,却足以让卢家在之前灾难之中的损失,恢复元气。

高地上的人虽不知卢家获得多少银,可看到卢父正式成为太守府劝农从事,卢桓也成了岑薄曹下面的书佐,哪怕卢家一文钱不得,光只凭卢父和卢桓成为太守府官吏,就已是值了。

卢父将要种植秋薯,也没瞒着高地众人,道:“大家也看到了这红薯产量,我卢家留下数百斤红薯,待来年育芽之时,必然要分于尔等一些,现在我奉太守之命,要尝试种植秋薯,只这红薯乃不耐寒之物,我也不知秋薯能否种植成功,不过尽人事,听天命,所以种植必然不会太多,也就不分于各位了。”

张顺第一个抱拳道:“我等听候卢叔差遣!”

其他人闻言也都激动地喊:“听候卢叔差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成娘道文的女主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穿成娘道文的女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就连黄花村的村长,在卢父成为太守府从事之后,就再不敢怠慢,只希望能分得些红薯种,来年也种这红薯。

虽官府也能买到,可官府要卖给整个潭州的,真正能分到各家各户的,十分有限。

那红薯的产量,别人不知道,他作为黄花村村长,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别说村长,就是整个黄花村的村民,看到卢父,都如同看到农神一般,甚至有些人家,已经捏了卢父的泥像,放在家中偷偷祭拜。

秋薯最佳种植季节在八到十月。

卢家红薯收获的时候,就已经是七月中,按照现代阳历算,就已经是八月,加上育芽时间,要种植,肯定要到九月了。

同时,土豆的第二季栽种时间,也在农历九月份左右。

土豆和红薯要同时育芽。

秋土豆的种植方法,卢父早已交给潭州农官和下面里正、三老,唯有高地上这些人还不知道,现在土豆再次育芽,卢父将高地上所有人家的当家人叫到卢家,教他们秋土豆的种植方法。

一听秋土豆和春土豆的种植方法还不一样,一些偷偷将自家土豆高价卖掉的一些人顿时肠子都悔青了。

他们以为秋土豆同样要切块种植,心想这么多土豆,切块之后,怎么都比上一季种的要多,哪晓得,秋土豆居然不能切块!

这些都是他们私下做的,毕竟本地商户高价来收时,开的价格比官府还高,他们很难不动心。

这些卢父不知道,即使知道,卢父也不会放在心上,他又不是他们爹,管多了,别人不会感激他,怕还嫌他多管闲事,有些事情,嘱咐过了,说过了,别人听不听,都是别人的事,他是不多管的。

秋红薯种的要比秋土豆要早一些,在红薯育芽的时候,高地上的人也没闲着,再度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去山里挑腐殖土的事。

随着高地上的人两次挑腐殖土肥地,黄花村和附近村落的人都已经知道,腐殖土可以肥地的事,一时间,各村分到的永业田成了香饽饽,谁家要是去自家永业田的林子里挑腐殖土,那是要干架的。

以前永业田分的多是山林,山林里有豺狼虎豹,除了砍柴和猎户,甚少有人会去山里,各家分到的永业田几乎都是废田。

而砍柴,因为山林危险,平时很少有人单独上山打柴,几乎是一年一次,每到秋季,万叶落尽,茅草枯黄,便是整个黄花村集体去山上砍柴之时,全家出动,去各家永业田,一次性砍够一年所用柴火,对在各家门口,做柴火堆。

现在各家永业田内,再度热闹起来。

本来因为霜灾,老百姓本都勒紧了裤腰带,现在因为集体上山挑腐殖土,上山采栗子、蘑菇、野柿子等野果的人也多了起来,黄花村附近山头的栗子,几乎被采集一空。

与此同时,整个荆楚之地的稻子也已经抽穗,只等九月过去,十月来临,就可以收成。

高产红薯的出现,稻谷的抽穗,让整个荆楚的老百姓都有了奔头。

※※※※※※※※※※※※※※※※※※※※

霜灾副本结束,下一个,冰雹灾。

感谢在2020-04-15 19:49:22~2020-04-15 22:23:3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偶买噶、苗苗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娃娃 5瓶;凤凰花又开、天晴无雨、冷小露、林夕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喜欢穿成娘道文的女主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穿成娘道文的女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