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寻唐 > 第411章 请君北狩

寻唐 第411章 请君北狩

作者:枪手1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8:40:17 来源:9书院

长安,已经乱成一团。

洛阳失陷,长安大门基本上已经是洞开了。

就算宣武的大军在洛阳不动,失去了洛阳对长安的补给,长安庞大的人口,都会在短时间内,将长安城压垮。

李俨已经数天没有合眼了,眼窝深陷,脸色苍白,短短的几天时间,他已经是憔悴到了极点。陈邦召战死,福王李忻战死,他的左膀右臂,就这样折戟沉沙。

但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陛下,臣这就去潼关,只要臣活着一天,就不会让贼子踏过潼关一步。”秦昭跪在大殿之上,冲着上面孤独地坐在龙椅之上的李俨重重地叩了三个响头,站起身来,转身便向外走去。

“秦将军,却住!”公孙长明大步向前,走到李俨身前,躬身道:“陛下,洛阳失陷,长安已不可守,就算秦将军守住潼关,长安也必然会自己乱起来。陛下可知这几天里,长安的粮价,已涨到什么程度了吗?”

李俨张了张嘴,眼神空洞,却是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来。

“陛下,长安米价,今日在臣上朝来时,已经涨到了一贯钱一斗了,麦八百文,粟五百文,而且还是有价无市,看这个样子,只怕还会往上涨。”公孙长明转头看着大殿之中的群臣,大声道:“现在虽然乱,但还能勉强维持秩序,官员,军队还能弹压,再过上几天,只怕这些人也无能为力了。骚乱必然会在城内发生,而朱贼也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此贼处心积虑,布置不知有多长时间了,只怕这长安城中,便不知有多少他的人,更不知驻守在长安的军队之中,有多少人已经被他收买了,今日这朝上的大臣,不知有多少人与他暗通款曲。”

公孙长明声音铿锵有力,大殿之上所有朝臣,却都是惊怒失色。

“公孙长明,休得胡言乱语。”中书令陈笔上前一步呵斥道:“朱贼还没有来,你便要先乱我军心吗?”

公孙长明冷笑着看了他一眼,却是转身向着李俨拱手道:“陛下如果不信,此刻便差秦昭将军,将这殿上所有官员的家里抄上一抄,看看那些人与朱贼书信往来不绝?甚至其中有着来能言之事?这里的人,如果忠于朝廷,自然不怕抄上一抄,是不是?”

公孙长明此语一出,大殿之上顿时人人噤言。

朱温以前贵为一方节度,与朝中不少人自然是多有来往的,至于其中有没有一些谋逆之事,那就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了。

大殿之中人人战战兢兢,生怕李俨此时失去了理智,当真来这一出,哪只怕朱温还没有进攻长安,长安便先要大乱了。

“公孙将军说笑了。”李俨的魂儿总算是回到了身上,他自然也知道这是不能做的。“公孙将军既然说潼关不能守,即便守住了,于长安也毫无用处,那不知公孙将军有什么妙策应对当前局势?”

公孙长明环视大殿众人一眼,道:“臣斗胆,请陛下北狩。”

“北狩?”李俨呼地一下站了起来,颤声道:“你是说,要朕弃长安而去吗?”

“陛下,长安虽是大唐都城,但在臣看来,陛下在哪里,大唐的都城自然就在哪里,今日弃了长安,来日打回来就是了。”公孙长明慨然道:“李节帅有一语,失地存人,人地两得,失人存地,人地两失。只要陛下在,长安即便暂时丢了,又有什么关系呢?”

“公孙长明,我不许你在这里胡言乱语蛊惑陛下,长安是都城,是大唐的象征,焉可轻易言弃?”陈笔大声喝斥道。

“尚书令,长安的确是大唐象征,但现在拿什么守?十万大军,尽丧于昭义,洛阳失陷,槽运断绝,长安即将断粮,你拿什么守长安?拿什么来喂饱这长安城中上百万嗷嗷待哺的百姓?你是想让陛下枯坐长安城中,坐等朱温逆贼好整以遐地来攻长安吗?你是何居心?”

“我,我……”陈笔被公孙长明怼得说不出话来。

“如果你有什么守住长安,消灭朱贼的计策,不妨现在就明言,如若没有,为什么要反对陛下北狩?”公孙长明厉声追问道。

陈笔满脸通红,现在这个局面,他能有什么办法?

“臣请陛下北狩。”侍中田令孜出班与公孙长明站在了一起:“只要陛下安在,那么大唐朝廷就在,现在武威节镇已经将张仲武压得喘不过气来,覆灭在即,河东韩琦也是忠心耿耿,只要陛下安然无恙,到时候大可号召天下节镇,忠心臣民一齐讨伐逆贼。二十年前之危局,较之今日还要危险,不是也撑过来了吗?何况现在?陛下还有忠心耿耿的大军正在北边替陛下扫清叛逆呢?”

“朕,要想一想,想一想!”李俨有些无力地挥了挥手,“今日且到此吧。”

惶惶不安的官员们退出了大殿,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向着皇城外走去,田令孜与公孙长明自然走在一道,看着那些不时低头窍窍私语的人,冷笑道:“也不知这些人中,有哪些正在密谋着向朱温投降呢?”

公孙长明呵呵一笑:“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夫妻尚如此,更何况他们?侍中不必苛责。”

田令孜连连点头:“公孙将军,你们肯定是要走的是不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寻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寻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公孙长明停下了脚步,看着田令孜道:“侍中有什么指教?”

“不管皇帝陛下走不走,我肯定是要走的,跟着你们走。从昨日起,我已经让家中准备行礼了。公孙将军可不要丢下我。”

公孙长明看着田令孜,笑道:“侍中如果要跟我们一起走,我自然是巴不得,但也有一语相告侍中。”

“公孙将军请讲。”田令孜拱手道。

“还请侍中只带上必须之人。越少越好。当然,勇武有力的家丁,还是可以多带一些的。”公孙长明道:“此去,必然要历经血战,累赘带得多了,只怕谁也走不了。”

田令孜连连点头。

“我只带直亲走,其它的人,安排他们往乡下逃难去吧,实在不行,秦岭之中,也是可以躲一躲的,等到李大帅率军打回来时再出来。”田令孜道。

公孙长明大笑,“就是如此了。”

两人正走着,身后一个小太监却是匆匆地赶了过来:“公孙将军,田侍中,请留步,陛下有请。”

公孙长明与田令孜对视了一眼,脸上都是浮上了喜色。

公孙长明回到大将军府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大街之上,巡逻的士兵们神色紧张,一队接着一队的巡逻而过,不时能看到一队队犯禁的人被打倒在地,捆绑起来押走。行走在坊市之外,仍然能听到坊市之内哭喊之声,甚至惨叫嗥叫之声不绝于耳。

长安,已经在渐渐地失控了。

“夫人!”公孙长明向着柳如烟一拱手道:“我们要准备走了,皇帝陛下已经同意跟随我们去武威了。”

一和戎装的柳如烟把玩着手里的长枪,道:“皇帝陛下那一大家子,想要带走,可真不是一件容易事。”

公孙长明摇头道:“我已经说服了陛下,这一次跟着我们走的,只不过有皇帝,皇后,还有太子而已,好在皇帝陛下子嗣单薄,就这么一个儿子。其他的人,那就顾不得了,而且陛下也不会大张旗鼓的走。而是会悄悄地离开长安。”

“这能瞒得住人?”柳如烟诧异地道。

“也不需要瞒多久,两三天也就够了。”公孙长明道:“秦昭会先带着元从禁卫以守卫潼关的名义先走,我们则随后跟上。”

“其它的大臣呢?”

“不管了。”公孙长明冷冷地道:“节帅需要的只是皇帝陛下,这些人自己能逃过去的,我们接纳,逃不过去的,那就听天由命吧。”

柳如烟点了点头,“府中早就已经准备了。所有的钱财布帛,早就已经送到了军营之中,用来给士兵们作安家费用。只是不知这些士兵会不会跟着我走?”

五千牛千卫,除去绝大部分的军官外,所有的士兵都是关中人士,甚至便是长安人,这是公孙长明也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安家费发足,然后先蒙骗他们是去与逆贼作战,等到出了长安,过了潼关,自有军法约束,到时候情况应当会好一些的。”公孙长明咬了咬牙道。虽然这两年,他们是将这支军队喂得饱饱的,但到了这个时候,结果最终会怎么样,却是谁也没有绝对的把握。

千牛卫军营之中,一名哨长一脚踢翻了一个箱子,里面的铜钱哗啦一声倒了满地,再挥刀砍烂另一口箱子,里面的绸缎也散落一地。

“每人一匹绸缎,一百贯安家费,现在就拿回去给家人,出营的时候,还能领一百斤粮食。这是大将军给你们家人的安家费,接下来,我们便要出关去与逆贼作战,胜利之后,还有重赏。”哨长厉声道:“半夜一天,你们只有半夜一天的时间回家去安顿家人。”

而同样的剧情,此刻正在千牛卫大营各个哨上演着。

不长的功夫里,千牛卫大营里,便只剩下了这些天里,从外头赶过来的上千名来自武威的精锐以及一个个的军官。

时间缓缓流逝。

军官们忐忑不安地站在军营的大门口,便连陈炳和褚晟也全身披挂端坐在营门前。

谁也不知道,究竟还有多少人会回到军营之中。

喜欢寻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寻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