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寻唐 > 第462章 整肃

寻唐 第462章 整肃

作者:枪手1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8:40:17 来源:9书院

(祝我们伟大的祖国生日快乐,也祝书友们节日快乐。)

七月中,几乎波及到整个中原的这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事,终于落下了帷幕。

五月昭义节镇发生内乱,到魏博节镇发起吞并昭义之战,旋即引发朝廷发大军讨伐魏博,至宣武异军突起,并吞魏博昭义,进而击溃朝廷十余万大军,下洛阳,攻长安,大唐统治摇摇欲坠。

六月武威节镇正式介入,与宣武朱温势力在昭义大打出手,战事一波三折,起起落落让天下诸大势力几乎看傻了眼,直到七月中,随着曹焕,朱友贞两部尽数覆灭,宣告武威大获全胜。

昭义节镇尽数落入武威之手,魏博田氏一放宣布向武威投诚也使得魏博尽数归于武威,河东本就是广义上的武威盟友,而河中在战事中期加入,也可以看面是武威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武威节镇拥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法宝,他们将天子从长安救了出来,天子北狩,驻驾镇州。这使得武威得以借天子旗帜号令天下,虽然这令能不能得到贯彻执行是一件事,但不管怎么说,对于这天下绝大多数势力来讲,大唐正朔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在这场龙争虎斗之中,最倒霉的便是昭义。作为始作俑者,薛氏势力几乎烟消云散,唯一还拥有成建制兵力的薛冲,并不是薛氏正朔,而且与薛氏嫡系有着极深的矛盾。第二倒霉的自然是魏博田氏。魏博地盘虽然不大,但魏博兵却天下闻名,能征善战,此战过后,田氏彻底失去了对魏博的控制,成为了武威的附庸。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他们必须依靠武威的支持,才有可能顶住宣武势力的反扑。而魏博狭长的区域,对于他们的作战是相当不利的。

有损失惨重的,自然就有赚得盆满钵满的。

宣武虽然失去了对魏博和昭义的控制,但朱温却成功地占据了河洛,关中地带,作为大唐帝国的经济政治中心,占据了这两个地方,使得朱温一跃而成为了这个时代最据影响力的人物,那怕他随后被武威连续打击,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天下势力中最为强大的一个。不论是地盘,还是丁口,还是战争的潜力,朱温都是不可争议的第一人。自长安洛阳向南,几乎没有什么势力能与他一争高低。

对于朱温来说,接下来的战略,无非就是向北和向南的问题。

另一个收获满满的就是武威了。

拥有了天下,便拥有了大义的名分,获得了昭义,魏博区域,使得他们在与朱温的争斗之中,拥有了进可攻,退可守的主动权。朱温想要打武威,便先要握有这两个地区,而武威想要进攻长安洛阳,却只需要出卫州即可。

但武威不是没有隐忧。

张仲武便是武威身后一个巨大的隐患,只怕武威一日不解决张仲武,就不敢大举向中原挺进。

如果说张仲武是可以用武力来解决,还显得更容易一些的话,武威内部的问题,就更容易导致重重隐患。

壶关对峙,便是这一隐忧的最好的注脚。

主弱臣强。

天子北狩镇州,就是寄居于武威之下。

但天子并不孤立无援的。

河东韩琦是天子天然的盟友,左武卫大将军秦诏手上亦撑控着一定数量的武力。

而武威李泽,既然仍打着大唐的旗帜,便又必须奉天子为主。

双方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必然是既要合作,又要斗争的局面。

如何斗而不破,则是最大的难题。

一旦破了,武威必然内乱。要么是李泽灭了天子,要么便是武威分裂成多股势力,再也无法对这天下施加影响力。如此,必然会便宜了朱温,真要是到了这一地步,只怕就再也没有人能遏制朱温席卷下的势头了。

潞州城内,早先的延平郡王府,暂时成了天子的别宫,打下潞州之后,李泽便将天子一行人等迎到了潞州城内暂住。天子身体仍然虚弱,根本不能理事,在勉强接受了以李泽为首一行人的祝贺之后,便到内里静养,而作为太傅的李泽,则继续主持接下来的议事。

而所有人也明白,先前的都是一些面子上的事情,接下来要讨论的才是真正的重点。

李泽高踞堂首,微笑地看着屋内济济一堂的文官武将,缓缓地道:“战事暂时告一段落了,自春耕之后,武威,河东,昭义,魏博等地便深陷战火,民生维艰,肯定是要休养生息了。不论是我们也好,还是朱温也罢,短时间内都无法再有力量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战争了,养精蓄锐,自然便是主题。”

这是明摆着的事情,其实不仅仅是民生,便是军队,到了现在,一直提着的那一口气,也是完全泄了下来,不经过长时间的修整,也是根本不堪一战了。

而且现在内部的关系,还是一团乱麻,如果不将其理顺,也不可能继续下一步,所以李泽接下来的行动,必然是要整肃内部,而这,也是所有人最关注的问题。

当然,对于武威旧部来说是无所谓的,战争打赢了,又赢得了新的地盘,对于他们来说,只会是加官进爵,获得更大的权力,但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就是权力的分配,话语权的轻重,以及未来的走向问题。

果然,李泽接下来便直奔主题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寻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寻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勿容讳言,虽然我们赢得了这场战争,但从大势上来讲,朱温仍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于我们而言,仍然是最大的威胁。而为了应对朱温,当然,更重要是维护朝廷的尊严,维护陛下的尊严,为了早日能夺回长安,复兴大唐,我们必须要是一支团结的队伍,一支心往一齐想,劲儿往一处使的队伍,但凡有人三心二意,必然会使得我们的大计受挫,轻则只能龟缩北方,偏安一隅,重则会被朱温打得无处藏身,身死族灭。”

“太傅,陛下既然已经委你统筹大政,那我们自然是听你的。你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办!”李泽话音未落,大堂偏后的方向,却是响起了一个声音。

众人循声望去,有的脸上露出心领神会的笑容,有的却是横眉怒目。说话的人,并不是李泽的心腹嫡系,而是刚刚投奔过来的原昭义旧将薛冲。其人是率领其部下两万人成建制地投奔过来的,比起薛坚裴知清等一干人的地位却是高了不少,这样的会议,薛坚等人无份参与,薛冲却是堂而皇折的坐在了大厅之内。

高兴的自然是李泽的嫡系,在他们看来,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恼火的自然是韩琦薛平之人。薛冲很清楚自己的处境,他与薛平薛坚等人差不多已是仇人一般,双方的怨恨甚至可以追朔到上一辈,与这些人,他是尿不到一个壶里去的。而在李泽这里,他亦不是嫡系,想要以后有所成就,那当然就要有更出趟的表现。有些话,李泽自己不好说,李泽的嫡系不好说,他这个身份来说,那就没有什么顾忌了。

李泽微微一笑,倒也丝毫不加推辞,而是直接道:“陛下体弱,太子年幼,因此委我总揽朝政之事,我亦是当仁不让。蛇无头不行,没有领头的,大家就是一盘散沙,所以,虽然前途荆棘遍地,困难重重,我亦不会有丝毫的退避,一定会担起这个责任来。”

屋内,不少人的呼吸都沉重了起来。

韩琦,薛平等人忧心忡忡地对视了一眼,李泽想要用强,他们几乎毫无反抗之力。潞州一战,韩琦的河东军,面对的是朱友贞的宣武军,与宣武军连番的大战,他损失不小,更重要的是,张嘉对他的压力仍然是如同一柄悬在头上的宝剑,与李泽翻脸,李泽要收拾他,可是比以前更加容易了。

薛平则更多的无可奈何。现在昭义地区的十几万大军中,能够称得上皇帝嫡系的,也就只有秦诏统带的万余人马以及厉海所属,韩琦会无条件的忠于皇帝吗?当然不会。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他能说什么?

“陛下北狩,几乎算是孤身前来,朝廷体制,荡然无存。”在他们忧虑的心情之中,李泽的话又在耳边响起:“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虽然现在我们只是偏安一隅,但基本的朝廷架子还是要搭起来的。有了这个架子,我们才能更好地施政,才能更好地发展民生,编练军队,修好内功,以待来日。”

薛平拱了拱手:“太傅,不知你所说的要将朝廷的架子重新搭起来,是怎么一个搭法?”

“薛侍郎问得好。”李泽道:“接下来我要说是,只是我的一个想法,大家可以在这段时间里好好地考虑一番,下去之后,也可以集思广益,多加讨论,等陛下到了镇州之后,我们便可以正式提上日程,开始施行了。”

“还请太尉明示。”薛平点头道。

“第一条,取消三省,设立宰相统筹政事,六部直接向皇帝陛下负责。”李泽所说的第一条,便让厅内众人哗然。

喜欢寻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寻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