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寻唐 > 第467章 助力

寻唐 第467章 助力

作者:枪手1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8:40:17 来源:9书院

李泽在武威节镇,是将粮食作为一般等价物之一的。所有其它的商品的价格,都是与粮食挂钩的。

大唐时期,一般等价物基本上已经是使用贵重金属,如金,银等了。但历经战乱以及节镇割剧之后,贵重金属的重要性已经大大下降,拿着金银买不到粮食的情况,比比皆是。

毕竟,盛世之时,金银是财富的象征,而乱世之际,人命如草芥,不知多少王候将相被踩入泥浆,多少富贵豪门一朝之间沦为难民。

那段时间,只要你有粮食,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拉起一支队伍来。只要你有粮食,便能聚集起偌大的势力。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唐后期的节镇,绝大部分都出自各地豪强以及名门世家,因为他们控制着土地,也控制着粮食。

但将粮食作为一般等价物,又是有着极大风险的。毕竟这个时候,望天收还是常态,一年能不能丰收,还是要看老天爷赏不赏脸,给不给面子。给面子,风调雨顺,那自然是大收,可一旦旱涝灾难甚至地龙翻身等等,都可以让粮食歉收甚至绝收。

李泽敢这样做的底气,一来是因为他执政之后,在武威地区大肆兴修水利,在他的影响之下,义兴社的推动之下,一地官员上任的第一件事,多半便是修水利,修道路,整河渠等等,这在极大程度之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将对老天爷的依靠,降到了这个时候的最低限度了。

二来,李泽敢这样做,是因为他在治下实施的是平价粮食。依靠着供销合作社,他始终将粮价多年以来一直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之上。即便是最困难的时候,他也竭力所能地保持粮价的稳定。为了做到这一点,他甚至高价从外面购进粮食,然后平价出售给治下的子民,每年为了补贴这其中的差价,都是一个极大的数字。

在武威,是没有私人粮商的,但凡有人敢私自售卖粮食,被抓到之后,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砍头。百姓所有的粮食,出了留下自用之外,唯一能够售卖的对象,就是供销合作社。

但多年以来的坚持,还是让他有了极大的收获,那就是与粮食挂钩的武威经济,一直维持着稳定向上的发展。

粮价不乱,武威的经济就不会倒。

这几年来,武威年年大熟,武威境内,一个个大型的常平仓内,堆得满满当当,手中有粮,心中自然不慌。

但今年自春耕之后开始,武威便开始了战争,储备粮食便像流水一般哗哗地流出去,而反映到市场之上的,自然就是粮食供应之上的紧张,哪怕粮价仍然给持着以往的水平之上,但市场上的焦虑却是已经开始出现了。

而这也是李泽最为焦虑的所在。

本来距秋收已经不远了,以武威其它地方的情况,今年仍然在会是一个丰收年,但昭义魏博等新归于武威的区域,就是欠收甚至绝收,这便将今年的丰收的利好,完全给抵销了。如果没有外来的粮食进入,武威今年的日子绝对不好过。

度支司的夏荷,已经将李泽提交了警示性的报告。

以前李泽地盘小,还能向周边购粮,但现在地盘大大扩张,小规模的购粮已经完全无法满足武威的这种经济模式了。问题是,朱温在拿下了河洛关中等地之后,完全控制了槽运以及李泽同南方的联系,这使得向外购粮也成了大问题。

这个时候,金满堂开辟出了自江南到北地的海上通道,对于提振武威治下经济发展的信心,自然是一个无比积极的信号。

正如同金满堂所说的那般,这一次他从海上过来的船队,带来的粮食哪怕并不算太多,但却会让武威治下整个市场的信心有着无比的提振。

既然有一船来,自然就会有十船,百船,千船来。

“金公可是帮了我的大忙了。”李泽无比真心地看着金满堂道。“单是这一件事,我便要上奏皇上,为你晋封爵位。”

金满堂大笑,所谓的上奏皇上,自然不过是一个说辞罢了,以李泽现在的地位,想要给他金满堂什么爵位,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不过爵位对于金满堂而言,却也是需要的。他的钱已经够多了,但社会地位,却并不会因为他的钱多而有多大的提升,在那些豪门世家的眼中,他仍然是一个上不得台面的人。以前在扬州,那些人对他可是予取予求。

这种现象,在他同李氏联姻之后,有了相当大的好转,虽然说李氏隔着他的基本盘天遥地远,但李氏的威势摆在哪里,以前正眼都不看金满堂一眼的那些人,现在也都慢慢地将金满堂纳入他们的圈子里了,虽然少不了还要遭白眼,但这却是一个积极的开始。

如果金满堂能够正大光明地获得朝廷册封的爵位,那他也就算正式跨进了这个圈子了。也许在他这一辈,还是会有许多的门坎难以跨进去,但他的儿子,孙子这一辈,必然会彻底地融合进去,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金满堂当年在扬州等地用了无数的金钱也无法打进去的圈子,在他毅然决然地投下大本钱给李泽之后,一切却都来得这么容易。

当李泽在昭义击败朱温之后,金满堂在江南的地位,顿时水涨船高,在他扬帆起航前往海兴之前,宴请他的宴席,几乎是摆得满满当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寻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寻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所有的人都看到了李泽有可能的光明未来。

现今天下势力几站已经明郎,抛开南方先不谈,在北地,便是李泽与朱温争雄,而从历史上的发展来看,谁握有了北方,谁掌控了中原,基本上最后都能站到历史的最高处。

二分之一的可能,自然谁都愿意先投资一下。哪怕是在感情之上的,暂时不想与李泽搭上什么关系,但与李泽的这位亲家公先拉上关系,以后自然也就有了一条门路。

“这么说来,南方对我这一次的大胜,反应更多的还是正面上的罗?”李泽很是感兴趣地问道。

“也不尽然!”面对着李泽,金满堂倒是不用捡对方喜欢的说,双方现在差不多是命运共同体,金满堂几乎已经将身家性命全都押在了李泽的身上,自然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南方不仅仅是商业发达,但土地兼并也极其严重,大地主,大豪强比比皆是,这些人对于太傅你是深抱戒心的,甚至是抵触的。”金满堂道。

李泽点了点头,这一点,已经有很多人跟他说过了,而他现在麾下的一方大员,翼州刺史丁潜,更是出自荆湘名门,加入李泽队伍的时候,就曾直言不讳地说过并不同意李泽的这些政策,虽然经过了差不多两年的了解,丁潜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在这一根本政策之上,丁潜仍然是属于温和的改良派,与杨开这样激烈的革命派,照旧是格格不入,一见面就要互掐的那种。

“但南方的商人,倒是对太傅你颇有好感。因为太傅在武威的商业政策,虽然稍嫌霸道,但却仍然开放了很多的行业并允许他们自由发展,更重要的是,太傅的武威,对于商人,没有歧视。”金满堂道:“这一点对于这些有钱人来说,却是最为重要的。”

“我的商税可是很重的。”李泽笑道。

“南方看起来商税比太傅这里要轻,但实则上的负担,要比太傅这里重多了。”金满堂笑道:“这一次我来之前,还乐捐了一大笔钱,太傅知道是什么?”

所谓的乐捐,其实就是摊派了。李泽笑着摇摇头。

“咱们扬州府的府台母亲大寿,每户商家可都是乐捐了一大笔钱。”金满堂摇头道:“而在太傅与朱温大打出手的时候,鄂岳观察使大人以备战的名义,又要咱们乐捐了一大笔钱,而其它一些林林总总的事情就不说了,光是这两笔,加起来就差不多顶得上我要交的赋税了。而这些钱,你要是不交,你的生意,几乎就做不下去了。”

“理解。”李泽笑道,在武威,农税,人丁税是较轻的,而商税的确很重,但商人交了税,却也没有其它的这种所谓的乐捐了,钱,都交在明处,商人自然也就愿意,因为这些钱,是可以预估并摊到成本当中去的。

“看起来,金公在这些人当中,也没少为我们作宣传啊!”李泽道。

“倒也不用我说太多,做商人的,那个不是精明的人物,一个个的都是耳聪目明的,要是消不灵通,生意也做不长久。义兴社在江南现在虽然举步维艰,但总算也是立住脚跟了,现在口碑也是愈来愈好了。”

“那咱们的昌隆钱庄呢?”李泽问道。

“我们的昌隆钱庄,在商人之中还是很受欢迎的。但在豪绅地主和官府哪里,就不成了。”金满堂笑道。

“慢慢来,一步一步的来。”李泽微笑着道:“扬州那边的地价如何?”

“扬州的地价比起武邑还要高。”金满堂道。

“怎么高到这个地步?”李泽吃了一惊,要知道,武邑因为武威节镇的存在,大量的移民涌入,地价已经到了一个李泽都觉得过分了的地步,如果不是因为李泽在土地上面严格的限制政策,价格可能更离谱,现在的武邑,土地是有价无市,在李泽打赢了这一仗之后,更没有谁会将自己的土地出售了。扬州是个什么鬼?

“兼并!”金满堂道:“扬州几乎没有多少自由民了。土地大量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大量的失地百姓,只能进城务工或者租赁土地,好在扬州的纺织业,丝织业发达,能够吸纳大量的人手做工。”

“这么说来,那里的社会矛盾,也应当很严重了。”

“脓包已经很大了,就看什么时候被戳破。”金满堂道。

喜欢寻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寻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