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寻唐 > 第675章 岭南来人

寻唐 第675章 岭南来人

作者:枪手1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8:40:17 来源:9书院

一镰刀下去,手里便多了一把沉甸甸的粟米杆子,随着李泽高高的举起手中的穗子,广袤的原野之上响起了声震云宵的欢呼之声,无数的人,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达官贵人,都欢快地挥起了手中的镰刀,收割起来。

云昭很满足地看着这一切,收获的季节,总是让人快乐的。

在武邑,其实吃粟米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因为小麦得到了大力的推广,亩产量更高,口感也更好的小麦正在一步步地取代着粟在北方主粮的地位。但对于李泽辖下核心区域之外,粟米仍然是主粮。因为他比麦面要更加的便宜一些。

李泽自小就锦衣玉食,农活当然是没有干过什么的,今天来,也不过是表现一下与民同乐的意思,割了一刀,秀了一把之后,他便自然而然地扔了镰刀,袖手旁观起来了。倒是他三岁的儿子李澹兴奋地迈着两条小短腿,在田地里跑来跑去,不时会捡起一些掉在地上的穗子,攒了一把,便乐呵呵地跑到李泽面前,献宝似的举起来。

“不错不错。”李泽蹲下身子,从李澹手中接过粟米,放在脚边,“要是你还能捡一些过来,那晚上父亲就让人把你捡回来的这些做成一碗粟米饭,你一个人吃,如何?”

“父王,我要您亲自做。”李澹奶声奶气地道。

李泽大笑:“当然可以。不过你得先背一首诗我听,还记得我前几天教你的那首悯农吗?”

“当然记得!”李澹昂起了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背得不错,去捡穗子吧,儿子,好好地去体会一下,什么叫做粒粒皆辛苦!”李泽指了指前方的田地。

李澹迈着两条小短腿,快活地重新跑进了田地之中。

“收完了这季粟,马上就要赶着播冬小麦,这两个月,可是有的忙了。”公孙长明只穿了一件短褂子,两条干柴一样的胳膊就更显眼了。他一手提着一把镰刀,一手攥着一把粟,走到了李泽的跟前。

他和章回不同,完全是一个不喜劳作的家伙。

此刻,章回正带着武威书院的学子们,在田地里挥汗如雨呢。

“希望老天爷给面子,给大家一个好天气。”李泽看了看天空,笑着道。

“在平卢,老天爷可是很不给面子啊!”公孙长明笑道:“秦诏制定的收复平卢的计划,因为这一场大雨,被硬生生地拖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李泽摆了摆头,“人算不如天算,哪能事事都能如人意?只不过是将时间拖长了一些,对于结局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麻烦还是很大的,至少在粮草的供应之上,便让棣州,沧州等地着忙了,所有的库存全都腾了出来,动员了数万民夫往前线紧急运粮,而这又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眼下的秋收与马上的冬小麦的播种。”公孙长明摇头道:“牵一而发动全身啊!”

两人走到了田埂之上,干脆就直接坐到了田埂之上,“倒是便宜了朱友贞,因为这一场大雨,让他是实实在在的捞到了更多的好处。”公孙长明扁了扁嘴:“他从平卢撤走了近二万户百姓,近十万人呢,而且这些人,大都都是青壮。他走了,将平卢抢了个光光,留下了一个乱摊子给我们。原本的计划是他最多将青州搬空的,现在他可是赚大了。”

“让他的实力强一些,也不见得就是坏事,他要是太水了,接下来去南方,怎么混得下去?”李泽不以为意地道。“我们还指望着他去南方,将哪里搅得乌烟彰气呢!”

“有一件事我一直没有想通,那就是敬翔从哪里来的把握?”公孙长明有些费解地道:“要不是我知道敬翔此人实在是一个谋定而后动的人,真是觉得他昏馈了。现在怎么看,都是朱家老大机会更大。而且朱温,身体也还挺好的啊!”

“对于我们不能掌握的事情,那便静观其变好了。”李泽道:“不管怎么样,如果朱氏几兄弟之间起了纷争,对于我们而言,都是极好的事情。”

公孙长明点了点头,忽然想起一事,道:“王爷,有一件事,我得提醒您一下,这里头是有古怪的。”

“什么事?”李泽道。

“秦诏的左骁卫。”公孙长明道。

李泽眉毛一挑:“左骁卫怎么啦?难不成他还能造反不成?”

“那倒不是,而这一次左骁卫的伤亡,有些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大。”公孙长明摇头道:“如果说在突破黄河防线之上有较大的伤亡我还能理解,可打临淄等地,怎么伤亡还这么大呢?”

“有这样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伤亡最多的,是金世元的部下。”公孙长明道:“李浩所部,程绪所部,在破了黄河防线之后,便都被秦诏调整成了二线部队,主攻临淄的便是金世元与秦诏的直属部队,到昨天为止,其部伤亡已经突破五千,而临淄还没有打下来。更为诡异的是,现在临淄可不是刘信达在指挥了,有确凿的消息,刘信达已经离开了临淄。负责指挥的是刘三通,您觉得刘三通有这样的本事?您觉得现在的临淄还有这样的战斗力?”

“你觉得这是秦诏在有意为之?”李泽皱了皱眉头:“这些伤亡的人中,大有水分?那么被他们虚报的这些人又去了哪里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寻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寻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公孙长明看着李泽,却没有作声。

马蹄声声,李敢从远处飞奔而来,到了近前,翻身下马,大步走了过来,躬身道:“王爷,高象升陪同岭南节度使府都虞候向真,已经自月亮湾码头下船了,正在向内城方向进发。”

李泽一笑站了起来,道:“有点意思。还能想出这一招来?传令给潘沫堂,近期加强对海上的巡逻与盘查,我倒想看一看,这些人能插上翅膀飞上天去不成?”

公孙长明道:“我想也应该是如此。”

“当真是异想天开!”李泽冷笑,“李敢,去请章先生回来,既然是岭南向节度的人来了,我们便一起去见一见。”

向真,岭南节度使府都虞候,也是节帅向训的大儿子,更是薛平,韩琦所谋划的,为小皇帝李恪所选的皇后的亲生父亲。不管从哪一个方面来说,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人物。

岭南节度,毫无疑问是现在大唐最为富裕的一个节度使府,一来是因为岭南节度偏居东南,受战祸波及极少,二来,广州等大型的对外港口,更是源源不断地为向氏创造着财富。相对于其它节度来说,岭南节度的确是财大气粗,兵强马壮。其影响力,绝不仅仅限于岭南节度一地,而是对于东南都有着庞大的影响力。

这样一个有着强劲实力的节度使府,在当下的局势之下,野心,自然而然地也就滋生了。不过与朱温想取唐而代之的野心不同,向训并没有这个想法。相反,朱温废唐自立,他是极为愤怒的。

愤怒的原因很简单。

老子都不敢做的事情,你朱温居然敢做。

那么,把朱温拉下马,再狠狠地踏上一脚,便成为了向训的一点念想。

当然,在这个基础之上,要是能权倾天下,那就更好了。

但为难的是,向氏虽然财大气粗,而且兵强马壮,但偏居一隅的地理条件,却极大地限制了他的想法,他想自南起兵北伐,另挡在他路上的另外一些节度使可不是这么想的。

眼看着李泽在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混得风生水起,势力越来越大,向训的一颗心就更是活泼泼的跳了起来,不过一直苦不得其门而入也。

而这个时候,高象升的到访,为他打开了另外一扇门。

高象升为小皇帝求娶他的孙女为皇后。

如果此事能成,哪怕,他向氏便一跃而成为大唐的皇帝贵戚,起兵勤王,于他而言就是名正而言顺的事情,由皇帝下一道令旨,让他起兵北伐,他再出兵,可就名正言顺了。沿途之上,那些三心二意的诸候,就不得不好好想一想再阻拦自己的后果。

当然,这件事情,有一个最大的阻碍,就是李泽。

很显然,高象升秘密到访提起此事,而不是李泽派人来,就说明了这件事情,并不是出自李泽的授意。

这件事对于向训有着莫大的好处,在与高象升密议之后,向训便派出了自己的儿子向真前往武邑,由向氏自己向皇帝提亲。

当然,向真带来的,还有向氏臣服镇州朝廷,为朝廷马前驱的政治上的联合。

南北夹击,共击朱温。

相信李泽无从拒绝,也不可能拒绝。

从政治层面上来看,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岭南向训,可以就此名正言顺地整合东南方向的力量,形成合力,威胁朱温。而对于李泽,则是在南方找到了一个力量强劲的盟友。

当然,还有另一个获利的势力,就是小皇帝李恪,从一个一无所有的虚头皇帝,一下子有了一支可以响应他的强劲的外部力量。

李泽,会答应吗?

喜欢寻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寻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