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寻唐 > 第682章 释放

寻唐 第682章 释放

作者:枪手1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8:40:17 来源:9书院

刘三通喘了一口气,身体微侧,松开了手中的绳索,背上的条石卟嗵一声跌落在地上,撩起衣襟,擦了一把汗,抬头看着整个工地。

长约数百步的工地之上,到处都是忙碌的人群,稍远处,一队全副武装的唐军,在工地之上来回巡逻着。

他们在修路。而修路的工人,全都是在黄河沿线以及在临淄之战后,被俘的平卢士卒。

刘三通曾经以为,像他这个级别的将领,在最后献城投降之后,应该得到最基本的尊重和待遇,但事实却出乎了他的想象之外。

没有优待,当然,也没有刻意的虐待,他与所有的被俘士卒一起,被分成了一个个的小组,然后便被押到了现在的工地之上,开始了修建道路,还有一些,则被派去修整水利。

甚至连一个审问他的人都没有,似乎他与那些普通的被俘士卒并没有什么两样。

这让他有些失落。

每天的工作是一模一样的,夯实路基,然后用条石将道路与其它地方隔离开来,路边上挖出一个个的大坑,很明显,那是用来种树的。

刘三通不得不承认,唐军修路是认真的,并没有敷衍了事,或者就是单纯地为他们这些战俘找一些事儿消磨精神力气免得闹事。

路基做得极其扎实,最上面铺的一层三合土,居然还费了巴劲的蒸熟了的。铺平之后,再上上面倒满了碎石子,粗大的石碾子在道路之上反复地碾压之后,一条漂亮结实的大道便呈现在眼前,将来两边再栽上大树之后,这样的道路,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一个多月,他们这些人,已经将道路往前延伸了近千米,而像他们这样的修路的工人,现在在整个黄河沿线到临淄一带,便有数万人,就算只有一半人在修路,那修建出来的里程,也够可观的了。

而这样的道路,候希逸统治平卢多年,却没有修建过一条。

刘三通不太清楚修路的成本,但即便他们这些人是不要钱的劳力,其它的费用也是不低的。再说了,他们这些人,也总是要吃喝拉撒的。

虽然当了俘虏,但饭食还是管饱的。每餐黑馍馍管饱,配菜虽然不多,也是管够的。咸鱼,咸菜,大骨头汤,每十天还能吃上一顿肉,用管他们的唐军军官的话来说,要吃饱了才有劲儿干活。

这样的伙食对于刘三通这样的将领来说,自然是极差的,但对于普通的士卒来说,与以前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平心而论,唐军对于俘虏的态度,远超了刘三通的想象,受伤的士卒,生病的士卒,都能得到良好的治疗,就在他们这个五百人的小组里,便有一个医师驻扎。

但让刘三通有些难受的是,他们这个五百人的小组里,大队长不是他,中队长不是他,他竟然连一个小组长也没有混上。这支战俘队伍刚刚被带到这里的时候,唐军便组织这些人自己选出了各级的头头,刘三通虽然官职最高,但在每人一票的选举之中,他败得很是彻底。

当然,这也与这支俘虏的组成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些战俘来自不同的部队,认得他刘三通的人,也不是很多。

但刘三通觉得,这就是唐军有意地在给他难堪。

被平日里自己看都不会多看一眼的大头兵们呼来喝去的分配事务,心里要多别扭有多别扭。但他还得耐着性子听,使出力气干活,否则,就会被唐军拉走关小黑屋,饿肚子。

好汉不吃眼前亏,刘三通咬牙忍受着这一切。现在这样,虽然憋曲,但总还活着,而只要活着,一切便有希望不是吗?

一阵嘹亮的军号声响起,听到这个号声,所有的战俘都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很快便站成了队列,然后向着不远处的一排帐蓬走去。

这是吃饭的信号。

被俘一个多月之后,所有的平卢战俘们也都习惯了唐军的这些号令。

大筐里装着一个个的粗瓷大碗,洗得很干净,拿在手里,还有些烫手,这些碗,都被开会煮过,听说是为了卫生,让士兵们少生病,在刘三通看来,完全是多此一举,但很显然负责此事的人不是这么想的,唐军严格地执行所有条例,负责这些事情的战俘,在他们的督促之下,是一丝儿也不敢马虎的。

一人两个大馍,吃不饱可以再拿,一人一碗骨头汤,汤面之上,还漂着不少的油荤,让刘三通有些诧异的是,今天,居然还一人多了一条烤鱼。

二十个人一组,围成一个圆圈坐了下来,狼吞虎咽地吃着今天的第一顿饭。没有谁敢拖拖拉拉,因为吃饭的时间是有严格规定的,军号声一响,吃饭便宣告结束,不管你有没有吃完,全都得集合整队,然后去清洗自己的大碗,最后放进大筐里。

刘三通迅速吃完了今天的这第一顿饭,然后低头想着心事。似乎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因为在领饭的时候,他看到了一间帐蓬之中,来了好几个明显不属于这里的人。他们的服饰明显不是唐军左骁卫的,其中有两人着黑衣,应当是唐军内卫的人,另一个人脆就是文官。

刘三通有些心惊肉跳,他这样的人,最怕的倒是内卫的人。

军号之声再度响起,战俘们迅速地跳起来,去水槽边洗了自己的大碗,然后重新列队,当队伍站好之后,帐蓬里的那几个人在这里统管陪同之下,走了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寻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寻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个统管姓杨,叫杨宏,平日看起来是极和气的一个人,此时更是笑容满面。

“诸位,这段时间承蒙诸位的支持,卖力,我们第十二小组,在整个工程之中,一直排在所有队伍的前面,在这里,我多谢了。”杨宏抱拳行了一个军礼。

战俘们面面相觑,队伍里鸦雀无声。

“想来今天大家也注意到了,伙食比平时要好,这是因为有喜事了,喜事来了,自然要加餐。”杨宏笑咪咪地道。

“什么喜事呢?当然不是我杨宏升官了。”杨宏开了一个玩笑,接着道:“这喜事当然是属于大家的,李相宏恩,所有在平卢战事之中被俘的平卢士兵,符合条件的,将被就地释放。”

哄的一声,队伍顿时噪动起来。

杨宏双手往下一压,等到安静下来,这才侧身往旁边一让,那名文官走上前来,相比起杨宏的笑嘻嘻,这名文官却是脸上毫无表情。“所有人都听好了,这是朝廷的恩典,李相的恩典,按照以往惯例,你们至少要服三到五年的劳役,但念在候希逸穷兵黩武,强制平卢青壮入伍,很多人是被迫反叛朝廷,所以李相格外加恩。所有被释放的人,会得到一贯钱的路费,自释放之日起,根据路程的远近,有十天到二十天的返乡时间,记好了,你们必须返回自己的家乡并马上向当地官府报到,入藉造册,逾期不返,则将被列入逃犯行列重新抓捕,再被抓到的话,恭喜你,你们将被翻倍处罚,劳役至少十年。”

“我们肯定按时回家。”

“我是被当官的抓来当兵的。”

“我家里还有爹娘呢,当然回家。”

人群之中突然响起了一声接一声的响应。

文官的脸上这个时候才露出了一丝笑容,一伸手,从身边护卫手中接过了一份卷宗:“念到名字的人,便是第一批被释放的人,这一次没有被释放的人也不要着急,还有第二批,第三批,总得有个顺序嘛!离这里最远的,是被第一批释放的,然后每隔半个月,便会有一批人被就地释放。”

“万岁!”

“多谢李相!”

人群之中,响起了欢呼之声。

随着文官儿的嘴一开一合,一个个的士兵喜气洋洋的走出了队列,在另一侧,早有人支起了长条桌,一筐黄闪闪的铜钱就放在筐中,拿走属于自己的赦免文书,领走一贯钱,然后迫不及待的离去。

刘三通低垂着头,他知道,不管从哪个方面讲,自己都不可能是符合条件的那一类人。只不过是看自己最后是服几年劳役了。

刘信达将军曾经嘱咐自己有机会就逃跑去找他,看起来自己的确是要留心了。唐军并没有对自己区别对待,对于自己逃跑,反而是一件好事。

文官放下了自己手中的文卷,第一批被释放的人大概有五十余人,刚好是他们这批人的十分之一,没有被念到名字的人不免失望,但想到还有第二批,第三批,失望之中却又带着希望。

“各位,还希望以后大家精诚合作,完成上面交待的任务,不然,我可是有资格取消你们被赦免的资格的哟!”文官儿重新回到了帐蓬之中,杨宏又笑咪咪的登场了,不过他从嘴里说出来的话,却是一点儿也不温情的。

刘三通抬眼看了一眼帐蓬里的文官,他似乎还有事情,不然此时完成了公务的他,应当带着他的护卫离去了。

是什么事呢?

喜欢寻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寻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