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寻唐 > 第718章 岭南事(上)

寻唐 第718章 岭南事(上)

作者:枪手1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8:40:17 来源:9书院

广州港码头之上,人山人海,旌旗飞扬,既有着刻意的组织,也有着自发的涌现。这个港口,是大唐对外交易的窗口,虽然大唐在一年一年的衰落下去,商业交易也随之而跌落,但这里,仍然是东南最为富庶的地方,百姓的日子,过得还是较为滋润的。

对于普通的百姓而言,皇帝依然是神圣的,高不可攀的存在,但现在,他们岭南的女儿,将要成为大唐的皇后了,这可是开天辟天头一遭。不管怎么说,都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情。今天,朝廷的迎亲队伍将抵达广州港,自然要前来看一个稀罕。

从四面八方涌来的看热闹、看稀奇的百姓让向训也有些猝不及防,紧急调了三千军队前来维护秩序,这才有效地控制了场面。

虽然乱了一阵子,但向训还是很得意地,在他看来,这是自己颇得民心民意的最有效的体现。

整个港口已经被全部戒严了,所有的船只全部下锚,每艘船上,都有士兵进驻,更多的士兵穿着簇新的战袍,肃然林立于码头之上,于喧闹之中又另外隔离出了一个清静的地方。临时搭起的暖棚里,大人物们安坐其中,一边饮着热茶,一边热切地议论着这一次的联姻,对于岭南,甚至于对整个东南的局势的影响。

向训,自然是这些人的中心。

五十有五的向训,世居岭南,三十五岁之时还是一介县尉,二十年前,席卷大唐的那场暴乱,岭南亦未能幸免,借助本家在岭南的势力,向训组织兵勇协助官兵平乱,屡建战功,官职也扶摇直上,到暴乱被平息之下时,他已经是岭南节度使了,从县尉到割据一方的节度使,他只不过用了三年时间。

统治岭南近二十年,向训的官声,还是算不错的。哪怕他亦是靠着岭南的豪强大族立足,但岭南豪强与其它地方的豪强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因为这里的大族,更重视商业,广州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对外的窗口,而商业所带来的利润,显然不是在地里刨食能比的。

在岭南诸地,土地兼并并不十分严重,土地价格也并不高,倒是一些重要的商埠里,一个好的位置的铺面,价值万金。

商业气氛浓厚的岭南,给了普通老百姓获得更好生活的条件。

有足够的土地让他们耕种,即便是没有土地,但去给人当伙计,即便是在码头上当苦力,也是能活下去的。

老百姓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只要能勉强活下去,他们就认为,官府还是很不错的。

岭南执行的仍然是府兵制度,但常备甲士却也足足有两万余人,一旦岭南全部动员起来,十万大军,并不是什么难事。

这也正是岭南向训的实力在东南独树一帜的原因。

李泽崛起于北方,朱温篡唐自立,这让向训看到了机会。这个时代,已经进入到了靠武力说话的时代了,谁的拳头大,谁说话就更有理一些。

自然已经礼乐崩坏,那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

这正是向氏走出岭南一隅成为天下豪门的大好机会。

然而向氏世居岭南,在东南一带虽然威名赫赫,但对于大唐帝国来说,东南一地,从来都不是一个重要的地方,在长安洛阳这些地方的人看来,岭南这样的地方,那可是极为偏僻苦寒之地,只有那些犯官才会被发配到这些地方来受苦。

在这样的一个映象之下,向氏在天下的影响力,几乎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武邑的要求,让向训喜出望外。

对于现在北狩武邑的大唐朝廷现状,向训自然是一清二楚,皇帝只是一个摆设,真正掌握一切的是年轻的独相李泽。当然,在朝廷之中,也还有一批像薛平,韩琦,田令孜这样的忠心耿耿的保皇派。如果没有这些人,恐怕也就没有这一次与向氏的联姻了。

孙女嫁过去了,日子肯定是不好过的,但向训并不在乎这个,对于整个向氏家族来说,这是从天而降的好消息,不管怎么说,孙女儿过去之后,就是大唐名正言顺的皇后,而向氏一族,也将因为这一次的联姻而名扬天下,从一个地方上藉藉无名的节镇,一跃而成为天下瞩目的中心。

不仅仅是后族这么简单,朝廷的情况,有识之士都是很清楚的,向氏此举,可不单单是向朝廷表示忠心,更重要的是,他把自己摆在了李泽的对立面。

而且,是一个有资格站在李泽对立面的人。

这便是向训想要的。

至于孙女儿嫁过去以后幸不幸福,以后会不会有性命之忧,在大局面前,向训压根儿就没有去想过。

向氏子孙,自然要为向氏的大局服务。

与李泽、朱温这样的人物一齐竞争,向训并不惧怕,从一个小小的县尉走到如今,他几乎一直都在胜利,即便是小有挫折,也从来没有能逆转他向上的势头。一次次的胜利,铸就了他强烈的自信,而掌管岭南这些年来,岭南从当年的暴乱之后一满目疮夷,变成了现在的富庶,给是让他觉得,如果给他机会,他也能把这个天下治理得很好。

他,所缺的,只是一个可以供他尽情施展手段,展露抱负的一个舞台罢了。

现在,既然已经有了舞台,他还能惧谁?

事实也正如向训所料的一般无二,向氏的名声,随着这一次的联姻响遍了天下,今天,到广州港到迎接朝廷迎亲的钦差大使的,可不仅仅是只有他这个岭南节度使,还包括了容管经略使,桂管经略使以及份量更重的福建观察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寻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寻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号角一声接着一声,从极远的地方迅速地向着码头这里接近,显示着来自武邑的船队,离港口已经不远了。

满面红光的向训长身而起,向着身边的几人道:“诸位,请!”

“向帅请!”

向训微笑着转身,向着暖棚之外走去。

随着向训等人缓步走向码头泊船之所,海平面之上,庞大的船队已经出现了众人的视野之中。

船队越来越近。

向训满面的笑容却在一点一点的僵硬起来。

最前面引路的战船,是岭南最大的一艘战船,但在身后那艘庞然大物的映衬之下,就像是一条玩具船。即便是在那艘庞然大物的战舰的两边护航的战舰,也要比岭南最好的战船大上一圈。

庞大的船队在稍远的地方停泊了下来,只剩下了向真乘坐的战船,定远号以及他的三艘护卫舰缓缓地驶向码头。

一个个粗大的麻包被吊了下来,悬挂在船帮之上,伴随着船身靠近而慢慢地被挤压的变形,一个个水手,身手矫健地一手抓着绳子,猴子般的从甲板之上滑下,将手中牵着的缆绳,绕系在码头之上粗壮的木桩之上。然后又身手灵活地沿着缆绳攀越而上。

码头是重新整修过了的,原先的木头栈桥已经被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石料,看到眼前这一幕,向训不由长出了一口气,要是还是以前的木头栈桥,只怕今日就要出丑,这样块头的大型战舰,或者只是这样轻轻的一个挤压,木头栈桥便会分崩离析。

抬头仰望着巨大的战舰船身,与向真一样,扑面而来的压力,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身边,福建观察使,容管经略使,桂管经略使虽然也还在笑着,但与向训一样,笑容亦是很勉强了。

大唐水师战舰现在入港的不过只有四艘战舰,但已经让众人觉得有些喘不过气来了。

除开战舰本身之外,战舰之上的士卒,也格外的引人注目。

定远号一共四层,此时,从第一层开始,船舷两边,士兵肃然挺立,黑色的甲胄,带着面甲的头盔,让人看不清这些士兵的脸庞,却更显神秘,外面罩着大红的披风,正在海风的吹拂之下猎猎作响,手中清一色的大刀之上包着红绸子,为这些凶戾之气倒是添了些许喜庆的色彩。

一层一层的这样上去,定远号之上,士兵居然多达三百余人。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码头之上的那些一般的百姓士绅,却是为战舰之上这些武威的士卒们大声欢呼着。心道果然是朝廷之师,不是咱们这岭南偏僻之地能比的了,光是这战舰,光是这一身的行头,可就把停泊在一边的自家的战船和上面的士卒全都比了下去。

一个就像是高门大户之中的贵公子。

另一个就像是整日在田地里打滚的泥腿子。

“奏乐,摆香案,准备接旨!”向训终于回过气来了,大声吩咐道。

定远号上长长的跳板搭上了码头,手捧圣旨的章回一手提着袍子小心的缓缓而下,定远号相对于这里的码头泊位而言,实在是太高了一些,所以跳板很陡,他不得不小心,要是一个失足,从上面滚了下来,那就成了笑话了。

当章回双足踏上实地的时候,香案之后,向训已经是五体投地的跪了下去。

看到向训如此作派,在他身后的福建经略使等人先是一怔之后,也只能跟着跪了下去。

看到此情此景,章回不由微微一笑。

向训的心思,在他的眼中,自然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喜欢寻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寻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