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寻唐 > 第779章 日常

寻唐 第779章 日常

作者:枪手1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8:40:17 来源:9书院

公孙长明腋下夹着一叠折子,手里端着一碟小吃,笑吟吟的进了李泽的公厅,正在埋头批阅公文的李泽抬起头来,笑道:“先生这是弄到了什么好吃的啊?难得的居然想起我了!”

将碟子放在李泽的面前,公孙长明笑而不语。

“炸蝗虫!”李泽瞅了一眼,笑咪咪地拈了一个丢进嘴里,嚼得卡嘣脆。“不错不错,手艺不错,酥而不焦,香料也搁得合适,没有夺去原本的味道。这是谁的手艺啊?”

“内子亲手炸的。”公孙长明笑道:“原本想让李相你吃上一惊的,没有想到李相居然敢吃这玩意儿,我还以为李相你从小养尊处优,这玩意儿是绝对不敢吃的呢!”

“很不错的小吃啊!为什么不敢吃?”李泽又拈了一颗丢进嘴里。“先生这个老婆是找着了,这才年把时间,便把先生养胖了不少,气色也好多了,最重要的是,把先生收拾得清爽了,再也闻不到您身上的那股子酸馊的味道了。”

“那是,这可是我自己选的。”公孙长明大笑。“李相,蝗虫虽然起来了,但因为我们前期的努力,终究是没有成大害,基本上被控制住了,仅存的这些,要么成了鸡鸭的食物,要么便成了我们餐盘中的美食。各地官府鼓励老百姓捕杀,十文钱一斤呢。这东西晒干了,打成粉末,也是上好饲料。”

“幸好着手的早,要不是前期做了那么多工作,只怕就真要成大问题了。”李泽笑道:“群策群力,只要全民动员起来,就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

“不过也是有后遗症的。市场上的鸡鸭价格大跌啊,还有鸡蛋鸭蛋的价格也是跌跌不休!”公孙长明道。

“让各地官府加大采购力度吧!”李泽笑道:“一来呢,可以给官吏们当成福利的一部分发放,大家这半年来,又是抗旱,又是防蝗,也都辛苦了。二来呢,可以免费供给各地的学堂,咱们的学堂不是免费提供一顿中饭吧,我可是听说,有些地方的伙食实在算不上好的,也算给我们的娃娃们解善一下伙食。第三个方面便让兵部加大采购力度吧,军队是大头,只要他们多吃进去一些,应当便消耗不少,毕竟这一次市场之上是因为我们的原因才导至了价格下跌的。”

“只怕韩兵部不肯,其实军队的伙食,一直是很好的。”公孙长明笑道。

“那就再好一点。”李泽笑道:“养兵千日嘛,现在正是我们养兵的时候嘛!”

“好,我回头去跟韩兵部交流这件事情。”公孙长明道:“另外,敬翔给我写了信过来了,大意就是感谢我们当初的提醒,他们哪里也作了一些预防的工作,虽然也受了灾,但总算是平安渡过来了。”

“用不着道谢,蝗虫可不分敌我,救他也是救我们自己。”李泽摆摆手道。

“正是这个道理。”公孙长明点头道:“司农寺关于新作物推广事情,目前也已经有了眉目了,玉米在镇州两个县推广,一共种植了五百亩,亩产量在五百斤左右,司农寺刘新是大喜过望啊,他是万万没有想到,在那样一些贫脊之田上种的玉米,亩产量居然还超过了小麦。”

“五百斤左右,很不错了,很不错了。”李泽也是异常欢喜,“推广新作物一向是很难的,老百姓们一般不愿意冒险。司农寺这一次做得不错啊!”

“司农寺可是承诺了如果欠收,会全额赔偿百姓损失的。现在这些玉米,司农寺也是全部回收的。这些,都将作为种子全面推广出去,到了明年,我们的那些原本收不上什么粮食的土地,便也能收获大量的粮食了。”公孙长明兴致勃勃地道:“而且这玉米杆子也是好东西啊,用来作牲畜的饲料,比麦杆要强上不少。”

“告诉司农寺,还要努力地培育更好的种子出来。不像小麦等粮食,我们已经有了成熟的培养种子的体系,玉米毕竟是刚刚被引进过来,这最多算是第二代种子吧,司农寺不要被五百斤的亩产便冲昏了头脑,要再接再励,在我看来,便是七八百斤,上千斤也是有可能的嘛。只要他们能培育出更适合我们这方水土的种子来就行。”李泽敲着桌子道。

“上千斤?这不可能吧!”公孙长明瞠目结舌。

“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李泽道:“我们每年给司农寺投入那么多钱,拨给了他们最好的土地当实验田,不就是让他们努力地培养好种子的嘛,这两年,武威书院也给他们输送了不少的好学生,要多出成果,才对得起我们的投入嘛!”

公孙长明大笑:“您这个批示到了寺农司,只怕刘新又要愁白不少头发了。”

“不摧逼着一些,他们就会满足于现在的这个成绩。”李泽道:“金满堂的船队这一次出海已经走了快一年了,杳无信息,但愿他们不会出什么事儿啊!”

李泽突然想起金满堂自然不是没有缘由的,像玉米这些新物种,便是金满堂的船队带回来的,眼下玉米已经成功地试种了出来,便让李泽又想起了这家伙,希望他这一次回来,又能给自己带来一些惊喜啊!

“李相放心,金满堂的船队,可是数十条船只的大船队,带着的又都是经验丰富的水手,应当是无碍的!”公孙长明安慰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寻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寻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但愿吧!”李泽摆了摆手:“其实到了大海之上,我们也帮不了他,只能靠他自己,还有老天爷的意思了。说第二件事吧!”

“第二件事西域安抚使薛平发来的。”公孙长明将文书递到了李泽手边上,道:“薛平已经收复了高昌,所以请求重设安西都护府。”

“收复高昌了吗?”李泽喜形于色,一把抓起文书,仔仔细细地读了一遍,不由大笑起来:“好,好得很,薛平终是有能力的,也是有手段的,他去了西域,终于是有效地把袁昌,彭双木等人有效地捏合起来了,高昌一旦收复,整个西域落入我们手中的时日可就不远了。”

“收复高昌,的确可以重设安西都护府了。”公孙长明道:“不过薛平在文书中的意思,却是想回来了,不然他不会大力推荐袁昌担任都护府都护了。”

“他回来想干什么?”李泽大笑:“他要是走了,只怕袁昌和彭双木又要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了,告诉薛平,许设安西都护府,不过这都护一职,现在只有他能担任。他干得如此之好,岂有半途换将的道理?不复西域,他就给我一直呆在哪里,什么时候整个的收复了西域,我才能让他回来。”

“李相还真是爱护这个薛平啊!可惜他自己却是体会不到。”公孙长明摇头道。

“现在他要是回来了,必然会不可避免地陷身到这个泥潭之中去而不能自拔,必竟是当初与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候一起奋斗过的,而且此人我也的确很欣赏,便把他摁在西域吧,等我们这里一切落停之后,再考虑召他回来吧。”李泽点头道:“这个人,我不想他被我亲手毁掉。你以我的名义给他回一封信吧,措词考究一些。”

“明白了!第三件事是张嘉所呈的关于河套建城之事。”公孙长明打开了第三份折子,“如今进展顺利,如今吐蕃之地战火纷乱,那里大量的汉人开始了逃亡,而司马氏在这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开辟了一条从吐蕃往河套之地的逃亡线路,仅仅半年时间,便有上万人从土蕃逃亡而去,张嘉已经将这些人编藉在册。同时,也有不少的吐蕃奴隶,贫民逃到了哪里,有效地补充了河套之地人手不足的问题,但是否让这些吐蕃人如藉,张嘉还拿不准。”

一旦如藉,便享有了与内地唐人一样的权利,可以直接分到田地,享受唐人各种各样的福利,受到唐律的保护,吐蕃境内原来的那些汉民,直接入藉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吐蕃人,张嘉就不敢拿主意了,不过实际上,现在他对于这些人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李泽沉吟了片刻道:“告诉张嘉,逃亡过来的汉民,可以直接入藉,唐人该有的福利,一样也不能少。至于那些吐蕃贫民,奴隶,先给他们一个准唐人的资格吧,减半享有唐人权利,每年一考核,连续三年考核合格,便可以入藉。”

“这样好,让他们看到是唐人与不是唐人之间的巨大的差距,想来这些人会更加努力的。”公孙长明点头道。

“另外,张嘉在折子中给司马氏请功的事情也准了,允许司马氏派遣两个嫡系子弟直接进入武威书院就读吧!告诉他们,只要肯这样实心办事,朝廷就不会忘了他们的功劳。”

提笔记下了李泽的话,公孙长明拿出了最后一份公文,“最后一件事就有些麻烦了,是荆南丁俭发来的。”

喜欢寻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寻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