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三国小兵之霸途 > 第三百三十二章 汉人的自豪

三国小兵之霸途 第三百三十二章 汉人的自豪

作者:一级烟枪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8:50:56 来源:9书院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三国小兵之霸途》更多支持!

荀彧见刘易似陷入深思,只好合上嘴,静等刘易表态。

他见刘易微微的点了点头,他才接着道:“主公,有一点,臣认为主公一定要注意的。”

“哦?荀先生是指哪一方面?”刘易一时不明荀彧所指。

“是主公的出身来历的问题。”荀彧说着,低下头,有点惶恐的样子,道:“主公,现在,我们新汉朝,上到朝廷百官,下到平民黎庶,人人佩服主公,人人敬戴主公,这一点,无可争议,亦无可非议。可是,主公不要忘了,我们的新汉朝,毕竟有着先帝亲系血统的少帝存在。就算少帝现在,已经搬出皇宫,到西山皇陵居住,少帝亦是真心实意的将帝位禅让给主公,可是,这也难免会惹人非议。如果,单单是现在我们的新汉朝,这倒也没关重要,但是,主公志在天下,要一统大汉江山,这个,林子一大了,就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哦?”刘易心头一跳,不禁皱了皱眉道:“荀先生,现在是不是有什么不利于我刘易的流言?”

“嗯,的确是有的。这些,在我们新汉朝新汉军暂时没能掌控得到的地方,在那些士林之间,已经有了不少流言。这个,主要就是针对主公的出身来历而发起的流言攻击。”荀彧小声的道:“一般都是说,主公你看似忠臣,却为伪君子,口口声声说匡扶汉室,但却自己要篡夺皇位,让世人所不耻。通过这些流言,不少名士,他们都在公开场合,明言不会归顺我们新汉朝,不会为我们新汉朝效力,除非,主公能真正的扶持汉室,不自立为帝。要不然,这就足以证明主公的狼子野心。”

“哈哈……”刘易听后,不禁一阵大笑,脑里,不禁闪过了那哎呀岳父司马徽,心里怀疑,这是否是他利用自己在民间士子之间的影响力而发布的一些流言呢?

现在,明面上,能够与自己争夺大汉江山的人,怕就只有曹操了,而曹操,现在已经被自己打压得动弹不得,早晚能灭了他。那么,那个最终谋得这大汉江山的司马家,却一直在暗处。这司马徽,却是从他的观象之术当中,早早就看到了他的司马家能够最终获得这江山,但后来又看到了星象变异,他司马家的气运,被那异星所压。

刘易从司马徽安排司马懿来洛阳来的事就隐隐可看得出,司马徽这应该是想在暗中培植司马家的势力。这个,真的让刘易有点可虑。

司马家隐藏得太深了,且耐心也太过坚韧,现在,除了刘易这个先知先觉的后现代来的人之外,怕现在这世上,还没有一个人能够知道,最终这个大汉江山是被司马家夺了去的。

现在,刘易也很犯难,拿不准是否要早早就把司马懿这个小子杀了,一了百了。但是,现在这个小子,虽然聪慧,但却并没有什么的错事被自己抓在手里,不好无故动他啊。司马如烟这丫头,虽然有了跟自己的孩儿,可是,却也十非喜欢这个子侄。让刘易也不好无故杀了司马懿这个小子。那个,总不可能因为自己先知先觉,知道其以后是一个祸害,就在事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先无故的把他弄死吧?

何况,司马家之所以能最后夺得大汉江山,那可是要经过数十年的积累,最终方能成功的。如按历史来说,司马家要到265年由司马炎从曹家手里篡夺得大汉江山的。现在,才195年,离那个历史时间,还远着呢。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刘易心里,就总有点担心,毕竟,到了60年之后,自己不死的话,都80多年了,垂垂老矣,怕也不能掌政了。万一这数十年当中,司马家暗暗的积蓄了力量,朝廷军政,被司马家暗中所掌控,他们一旦造反的话,怕也不知道谁可控制他们啊。这个,才是刘易心里最为担心的。

当然,原来刘易能如自己所猜想的,自己修练元阳神功,可延迟衰老,甚至不老的话,那么,那就什么都不用担心。只是,暂时来说,刘易也只是自己的一个猜测,只是从自己实边的女人的身体情况隐隐有这种感觉。但凡是与自己有关系的女人,受到自己经常滋润的女人,她们,都似不会衰老似的,哪怕年过四十,依然有如二十来岁那般青春迷人。但刘易总不能把希望放在这个事上吧?

现在,荀彧又为自己提了一个醒,让刘易不得不重视起这个隐藏的司马家来,要特别提防司马徽对自己朝廷的渗透。

刘易大笑几声,心如电闪,对荀彧道:“不用担心,船到桥头自然直,我们新汉朝,不比曹操的朝廷,更不比一般的诸侯势力。区区一些流言,还伤不到我刘易的根本。说实在,对于那些所谓的名士,我刘易不是不重视,也不是不起用,但是,今时不同往日,我们新汉朝的教育事业,已经进入了正轨,我刘易始终都相信,由我们自己培训出来的人才,更加适合发展我们朝廷,因为,他们更加明白我们朝廷的纲领,更加容易接受新思想,并更加容易受我们朝廷掌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小兵之霸途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小兵之霸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嗯……主公说的也没错。尤其是主公常常挂在嘴边的,我们朝廷官员的清廉方面,据荀某的了解,由我们培训出来的官员,似乎更加自律一些,办事更有效率,更加踏实。”荀彧对于这方面可谓最为发言权了,因为,许多官员,虽然并非他亲自参与培训出来的,但是,却是经他的手分配下去的,对于各地的官员的情况,他掌握得最多也最为详细。

“好了,现在朝中,对于这种流言有何反应?”刘易想了想道。

“我们朝中,自然没有那样的流言,就算有,他只是听过便算,大多人都不会放在心上。毕竟,他们都是主公成立了新汉朝之后才慢慢的根据他们各自的才干,一步一步的走到如今的地位,他们为人,更加的务实,办事亦更付合实际。”

刘易听后点点头,心里大慰。

其实,刘易的心里也很清楚,任何的一个政权,在刚刚成立的时候,最先的那一批官员军将,他们都是非常纯粹的,心里远没有后来的人那么多的歪心思。他们,就只一心想追随刘易,打造一个强盛的大汉,振兴大汉,至于别的,他们不会去多想。

当中,或者会有个别害群之马,但是,绝对不会多,并且,那些害群之马,也必然待不久的,一旦让朝廷发现,当中有官员为非作歹,欺上瞒下,贪污受贿等等,很快就会被调查出来。甚至,在如今开明的朝廷政策之下,在教育方面开化了民智之后,若有不轨之臣,也躲不过监察部门的眼睛,逃不过百姓的眼睛,一旦有人向朝廷反应情况,马上就会查办,绝不轻饶。

刘易一直都不怎么在洛阳,如果能常留洛阳的话,刘易甚至会考虑开通民意天听的职能部门,到时候,就算是普通的百姓,都可以直接将一些情况反响到刘易的面前。

“现在,我们朝中,上下忙碌,根本就不会有人注意那些流言。这些,也只是我们刚刚收复的地方,以及常没有被我们收复的地方所传出来的流言。”荀彧解释一下道。

“那就先不用管,也管不着,毕竟,嘴巴都是长在别人的身上,要怎么说,就随他们去吧。至于地方文人名士,如果他们连这些流方都坚信的话,我想,我们也没有必要任用他们了。我们朝廷,对于新收复地方的治理,虽然没有全按我们原来治理新汉朝的政策来实施,但是,也是能够很有效的压缩那些士族豪门的生存空间,他们要想继续得以发展,那就必须要归顺我们新汉朝,与我们新汉朝合作。所以,一般的闲人名士什么的,我们不用去管他们。惹火了,直接分配一些田地给他们,让他们耕田种地去吧。我们新汉朝,不养闲人。”

“呵呵……”荀彧听了不禁失笑,想到那些文人名士,口口声声指责刘易,不愿报效朝廷,在新汉朝的政策之下,他们失去了原来生活来源,最终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与一般百姓一样到地里耕作的场景,他也不禁觉得有点搞笑。

实际上,不要以为,世上总说,那些文人名士,他们什么的钟情于田园,隐世躬耕。这些,怕是不太可能的,哪怕是小诸,他亦不是耕田出身的吧?说是那样说,但估计是为了宣传的。刘易不相信,他一边耕田种地为生,又能一边饱读诗书。

后世,学生万万千,几乎都是脱产就学的,六年小学三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四年大学。算六岁起吧,读出来,起码都二十一、二岁了。这当中,叫他们去耕田种地,一边读书?靠这个,能养得活自己么?偶尔帮帮农活是有的,但绝对不可能靠这个养活得了自己又一边读书。

那些名人士子,有一定的经济来源,方能学有所成。如果在新汉朝的政策当中,他们失去了经济生活来源,又不愿意为新汉朝效力的话,那么,他们就只能去种田了。想想,相当于后世大学生,毕业后只能在家里务农,心里能甘心么?

“主公,不管如何,荀某还是请主公留在洛阳主持大局。毕竟,主公只是义兵出身,之所以为汉室宗亲,是先帝所赐,当中真假不言,但却足以让世人非议。何况,就算是汉室宗亲,有少帝在,主公日后登基为帝,也总会让一些人觉得,名不正言不顺。如果主公坐镇洛阳,正式主政,起码可以让人潜移默化,让世人有一个慢慢接受的达程,到时候,主公登基,那就顺理成章,没有人再敢非议。甚至,世人怕都慢慢的遗忘了西山皇陵的少帝。毕竟,在主公的主政之下,新汉朝蒸蒸日上,在主公的主持之下,收复统一大汉,这个,人人都能够知道,这一切,都是主公的功劳,在主公的英明治理之下,大汉中兴。我们大汉,人人都得到主公的惠泽,这样,谁还敢拿主公的出身来历来说话?谁还敢说主公登基为帝不是?到时候,大汉百姓,潜移默化,在心里就已经认定了,主公就是大汉刘家皇室的延续。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再非议主公半句。”

“呃……”刘易听荀彧说得若有其事的样子,心里也不禁被他说动。

事实,刘易想想亦是这样的一个道理。可以想象,刘易如果总不在洛阳坐镇,每年都在外南征北战,到最后,统一了大汉,刘易回京,那个时候,登基为帝的话,恐怕就会让人感到有点突兀,起码,会让世人觉得,有一种是刘易功高震主,夺了少帝的皇位的感觉。这个,历史上也有不少这样的事,一些功高震主的家伙,在外征战,得胜回朝之时,便是他们夺位之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小兵之霸途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小兵之霸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刘易虽然不是那样,可是,落在一些不明新汉朝其中的实际情况的人,就会有那样的念头。

毕竟,大汉疆域太大了,刘易现在所得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份,那些刚刚被收复的地方,到时候,朝廷的掌控及治理,肯定不是太过到位,偶尔有地方发生叛乱,也不是不可能的。

“好吧,暂时,我回到洛阳之后,就先待在洛阳一段时间,不过,如果有特殊情况,刘某觉得,还是会离开洛阳的。”刘易不想把话说得太死。

“这是自然。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我们新汉朝,兵多将广,赵云、太史慈、黄忠父子,甘宁、马超、孙策、周瑜、关羽与将飞,等等,一众大将,无一不是可独挡一面,镇守一方的将才,还有诸多谋臣,都有着经天纬地之能。主公何不放手,让他们尽展他们的才华?若事事让主公亲临,那么要他们何用?”荀彧道。

“呵呵,荀先生莫非是想说,我刘易压抑了你们的成长?”刘易笑言道。

“额,主公明鉴,荀某绝无此意。”荀彧赶紧伏拜道:“荀某是想说,主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要如何治理整个大汉,要考虑统一大汉之后,对于各地施政,让我们大汉兴盛的重大问题,绝非是要主公去考虑一城一地的得失问题。”

“嗯,不用解释,我明白文若的意思。不过……”刘易探首,望着荀彧道:“文若,我想你说句真心话,你追随我刘易,一开始,就真心侍我为主么?或假设说,我刘易真的非是汉室宗亲,又假发说,我刘易非姓刘,你以后,能接受我登基为帝的事么?”

“呃,真心话?”荀彧似是没有想过刘易会这样问他,一时神色有点紧张。

现在的刘易,可不是以前的刘易了,身上的威势日隆,哪怕刘易一如往常那般的平易近人,但是,一举手一投足之间,隐隐已经有了上位者的威势。

当然,这样并没有让荀彧生出伴君如伴虎的感觉,不管如何,荀彧始终都还能感受得到刘易的那颗赤子之心没有变。所以,荀彧现在,对刘易多了几分恭谨,却非畏惧。当然,刘易现在问到这个,他还是有点紧张的。

“废话!我们情同兄弟,自然要听你的真心话了。”刘易似不满的撇撇嘴道。

“好吧,那荀某就跟主公说真话吧。”荀彧想了想,抬头坦荡的道:“一开始与主公相识,荀某只是佩服主公的才干志向及务实的态度,时时刻想着百姓,为百姓做着实事。跟着主公,荀某心里感到特别的踏实。但是,那个时候,荀某从来都没有想过主公有朝一日能荣登九五。如果主公没有成立新汉朝,没有让荀某看到大汉中兴的希望,荀某是不可能接受主公为帝的事的。当然,现在说这些没有用,因为,主公所做的一切,已经足以证明,大汉在主公的治理之下,必然会走向兴盛,大汉离振兴之日不远。所以,主公哪怕不是汉室宗亲,荀某也会侍主公为主,支持主公登基为帝。当然,荀某的心里,依然更希望主公是汉室宗亲的。到时候,荀某也一定会劝主会,造一个汉室宗亲的来历,以堵天下悠悠之口。”

“不过……”荀彧话题一转,非常认真的道:“假如说,主公与汉室宗亲没有半点关系,连刘姓都不是,那么,荀某就算是很佩服主公,但心里却也有点难以接受主公登基为帝之事。这个,是荀某心里的说话,真心话。荀某身为汉人,对汉室皇家自然是认可的。主公可以权势滔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若要登基九五,荀某还是有点不能接受……”

荀彧说完,慢慢的低下头去。

“好!不愧为荀文若!我刘易懂你,汉室,奠定我们汉人的根基,我们之所以为汉人,只因此大汉,只因这大汉是刘家江山。若没有了这大汉,我们以后,难道要称秦人?赵人?魏人?吴人?楚人?不管那一个,都难以代表得了我们汉人心里的自豪。汉人,就是我们的自豪。”(小说《三国小兵之霸途》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 ”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喜欢三国小兵之霸途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小兵之霸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