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三国小兵之霸途 > 第五百一十八章 总议

三国小兵之霸途 第五百一十八章 总议

作者:一级烟枪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8:50:56 来源:9书院

张飞用武力压服不了严颜,但却让龙歌的一翻话让严颜矛塞顿开,这还真的是让人意料不到。

不过,想想似乎也是必然的。以新汉朝现在的良好声誉,以及大势已成的态势,朝廷相对较为完善的架构及政策,已经让天下有识之士都看到了那一个势力诸侯才是更具备统一大汉的条件,以及,谁更能带领大汉走向辉煌的未来。

并且,还有其中最为主要的一点,那就是无论怎么说,新汉朝的确可以代表着大汉的正统朝廷,对于大汉天下的那些忠义之士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严颜的确是一个忠烈之将,严格来说,他是益州刘璋的部将,正常的情况之下,他的确是可以为刘璋效死命。可是,当他一再落败被俘,让他亲身感受到了自身与新汉军的差距,并且,在一个更为大义的说法说词之下,站在整个大汉的立场来说话,他严颜,如果再为刘璋效忠,那么就是愚忠。而作为一个汉人,一个以汉人而自豪的人,那么,更应该为真正的大汉效力,而不是为某一个人效死命。

不说史书是由胜利者书写的问题,就是站在目前的情况之下,天下诸侯如果与拥有少帝、献帝的洛阳朝廷及许都朝廷对战,从大义上,他们首先就站在一个弱势的地位。胜利了,他们就要被视为造反篡汉,失败了,他们就是反贼,是实实在在的反贼,要被史书永世记载。

何况,严颜的心中,的确就是想保一方平安,为一方百姓保安宁。而在龙歌给他所说的话当中,使得严颜认识到,眼前,似乎还真的只有是新汉朝,方可以做得到让治下的百姓更加的安居乐业,他益州百姓的生活,似乎还远远不及新汉朝治下的百姓那么的安乐自由,如此,明白了这些道理的严颜,他怎会不知道如何选择?

再与新汉军死战,怕的确是会让益州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这个情况,绝非严颜想要看到的。而归顺了新汉朝,那么新汉朝只会让益州百姓过得更好。

严颜归顺后,刘易从情报上看到,从张飞与严颜的身上,有一点历史上,那孙策与太史慈的事故影子。严颜请求让他返回巴东城,让他去劝巴东城内的旧部打开城门投降。张飞当时想都没想就放严颜回巴东城,不久之后,严颜说服了巴东城的益州军,打开了城门,放张飞、龙歌等将入城。如此,正式宣告巴东城落入了新汉军的手里,让新汉军彻底打开了进入川蜀的大门。

跟着,严颜率着他的一众旧部,先为新汉军打通了从秭归县到巴东的通道,被严颜连斩了数员益州军的将领之后,余者尽皆归顺新汉朝,从此改弦易辙,成为新汉军的一员。

当然,夺取了巴东郡,也仅仅只是夺得了进入蜀中的第一道大门而已,离巴郡,也就是后世的重庆地区,还有一千多里远,沿途,沿长江进军的道路,依然不会太过平坦,依然还有许多的关隘等着新汉军一一去突破。

现在,张飞、龙歌、严颜等将,在巴东城稍作休整,准备再向西攻击前进。

这个,就是刘易在洛阳所收到的关于益州战局的最新情报。

刘易看了后,自然是心怀大畅,知道收复益州指日可待,益州若落,则汉中张鲁的败败亡,也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

不过,刘易觉得,对益州的攻势,的确要加快速度了。现在江东一带形势一片利好,孙策所部的新汉军,已经向岭南挺进,相信不用多久,岭南一带,也将会被纳入新汉朝的版图,如此一来,便剩下中土曹操这一支势力了。那时候,便是新汉军大军尽起,从四面八方围攻曹操的时候。

为了加快对益州方面的攻势,迫使刘璋归降,好让刘易尽快完成最后对中原曹操的决战。刘易考虑了之后,与戏志才、荀彧等等,一众军师商议,决定派已经完成了对西凉统一的马超,率其西凉铁骑,从西面向益州发起进攻,同时,也兵压汉中。

刘易在洛阳皇宫当中,将近期积压的种种情报看完之后,心里已经对尽快统一大汉已经有了一个基本清晰的思路。

现在,曹操的发展似乎进入了一个瓶颈时期,短时间之内,休想一下子有太过迅猛的发展,这个,也是让曹操面对新汉朝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一个地盘接着一个地盘的被纳入新汉朝的版图,他却只能干瞪眼,无可奈何,也无力插足。更让曹操焦躁难安的是,新汉朝在他的势力范围四周,布置了一些兵力,便让他不敢动弹,在战略形态上,他感到处于一个极其被动的状态。

说真的,现在的曹操,还真的感到非常的无力。感到处处受新汉朝所制,而他,直到现在,都没能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破局。只能眼看看的看着新汉朝,一步一步的蚕食掉天下各地的地盘,从而,慢慢的对他的势力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之态。

想想,曹操现在的势力范围,就是中原黄河与长江之间的这一大块地盘。往西,有虎牢关、荥阳关以及一片大山所阻隔,直延伸到南部的宛城地区。最让曹操感到郁积的是,这些重要的关隘,全都是在新汉军的手上牢牢的掌控着。让他就算想挥军攻伐新汉朝,也难以攻破那些雄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小兵之霸途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小兵之霸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曹操也想过,如果他起兵攻伐新汉朝洛阳的话,如果不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攻破那些雄关,趁新汉军各地的军马还没有反应得过来就杀进洛阳的话,那么他绝对是功成垂败,到最后,反而会被新汉军反戈一击。可这个又谈何容易啊,他也不是没有攻破过虎牢关,可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他最为关痛的是,现在,新汉军就只需要用少量的兵力,就可以确保洛阳高枕无忧,而他,却始终都是驻扎大量的军马,以提防新汉军的攻袭。如此一来,便让新汉军可以调动更多的兵力,对大汉天下各地南征北战,一路夺取了无数的地盘。

除了这个西面难以让曹操起兵进攻,那么南面是长江,北面是黄河,这两条大河,天险所阻,加上曹操的水军组建较晚,根本就没有与新汉军水军一战的军力,让曹操也难以安然的渡河出征,根本就难以加入争夺更多势力地盘的争斗当中。当然,曹操也不是没有努力过,可是,总是功亏一篑,如果可以让他顺利的夺得荆州襄阳等地,那么现在的天下形势也是完全不同的一个局面了。

其实也正是因为曹操数度想突破他现在的势力地盘,出兵谋取冀州、荆州使得他兵力受损,如此他才能在这个争夺大汉天下地盘的战争当中完全失去了失机,只能被动的防守。

刘易自然是很清楚曹操的这一点,所以,才会放心的四处开劈战场,现在也才会有现在对大汉天下已经尽在掌握的态势。

到了此刻,刘易才真正的大大松了一口气,觉得可以马上进行更多的动作了。

195年春,2月20日,刘易在洛阳朝堂,召开了一次盛大的朝仪。满朝文武尽皆列席,并且,首次,把吕布也宣进了朝堂,并正式封吕布为远征东征将军,命其统率洞庭湖及曲阿抽调出来的二十万新汉军水军,远征东洋倭国。并封陈宫为倭国都督,兼东征军军师,随吕布大军出征倭国。到达倭国之后,陈宫为倭国主政主官,而吕布则为三军大统帅。

正式封孙策为南征将军,周瑜为江东大都督,鲁肃为江东军大军师,张昭、张英、周尚、等等,全都封军职或官职,如此,正式公布,将江东各部军马,合成新汉军的一个部份,命令他们,共同主持江东地区的大局,并向岭南发起进攻,争取在较短的时间之内,收复岭南一带地区。

其余的,如公孙瓒、公孙度、马腾、马超、张昭、等等,一大部份军将文官,全都获封一定的将军封号及朝中的文官封号。

刘易如此,只要是为了让各方征战的军将安心,让他们能够更好的打响新汉朝新汉军的名号,让他们就算是远离廷朝在外作战,但朝廷依然在关注着他们,没有忘记他们,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

毕竟,现在能够为新汉朝效力的军将或文人,他们的心里,都是对大汉有着非常浓厚的归属感,他们这些年来,虽然不会多说什么,但是,他们的内心,的确是非常渴望能够获得朝廷的认同认可。对于他们来说,能够获得朝廷的封赐,那就是他们的光荣,是他们的荣耀,是一件他们认为可以光宗耀祖,祭慰祖先,荣泽后代的事。

这个,是华夏的国情,千百年来,乃至一多两千年后的后现代,也都是如此,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家。每一个华夏汉人,心里都会有一种情结,或许,这也是汉人的一种文化传承,也属于是汉人的文明的一种吧。有了一个对官本位的追求,广大百姓才会有一种信念,有一个努力的方向。

不是说这样就很好,但也不可否认,这的确也是有着一个积极方面的影响。

后世,人民对于官本位看得越来越淡,甚至对于官员,都带着一种讽刺的态度去谈论或者看待。可是,也不能否认,作为一个人,的确是应该要有着一些的追求向往,要对某种名誉有着一种光荣荣誉感。

好比,作为一个军人,就应该要对作为一个军人而有着一种光荣自豪的心态,有着一个追求更高职权的信念,只有有追求,方能更加好的办事。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如果士兵都没有了作为人民战士的光荣荣誉感,那么,这支军队,这个国家,很快就会灭亡。

刘易现在,不是想培养大汉百姓什么官本位的思想,而是希望,每一个为大汉效力的军民,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一个对朝廷的封赐而感到光荣自豪的认识。

只要新汉朝的所有军民,都认为为了新汉朝而奋斗,获得了朝廷的封赐是一件光荣自豪的事,那么他们才会更加的努力,为了振兴大汉而奋斗。

另外,还有一大部份新汉军的军将军师等,这些是早前就已经一步到位,封了他们军职官职的,这些军将谋士,不可能再晋升了,但是,待以后大汉统一之后,刘易可以根据后世的一些军人晋级的军衔,设立一个晋升制度。或者,也可如后世那般,设立一个什么的十大元帅、十大将军等等的军衔。

封赐了一批军将文官之后,刘易再与朝中文武一起制定了自今以后,新汉朝的军事方面的总体方略。

这个,除了之前吕布、陈宫的军事行动以及对益州、汉中的军事行动之外。主要的,还是针对曹操这个几可以新汉朝相对抗的大势力的进攻问题。

不过,现在只是初次朝议,刘易并不是说一定就得拿出一个进攻方案并且马上执行。而是要先制定一个战备状况。

提出一个提案,让下面的朝臣一一去完善,制定一个最适合采用的计略。

刘易也不想太过操心这事儿了,反正,怕还得要等一段时间,起码得到夏季之后,方可以全面向曹操宣战。

最后,刘易提出,要率一支水军沿长江口岸往南挺进南洋的军事行动。

刘易觉得,不能再等了,得要马上到南洋去看看,把南洋划归新汉朝的版图,主要的,是要找到南洋地区的橡胶树,以及,红薯。橡胶树,可以让刘易弄出橡胶来,可以进行一次工业改革,而红薯是为了统一大汉之后的大治作准备的,这种易种植产量高,又好吃有营养的农作物,是将来汉人人口暴增之后,最好的粮食补充。有了这个,今后就不用害怕捱饿了,只要大汉朝廷不出现太大的变故,相信不会再出现大饥荒的情况。

出征南洋,刘易决定亲征。

喜欢三国小兵之霸途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小兵之霸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