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三国小兵之霸途 > 第七百二十四章 科技文化普及

三国小兵之霸途 第七百二十四章 科技文化普及

作者:一级烟枪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8:50:56 来源:9书院

有时候,刘易对于那些塞外异族的生活环境及那些异族的生存态度及作风还是挺佩服的。因为他们的生存环境恶劣,让他们不得不保持着一种相对顽强的生活态度,他们在那种恶劣的环境条件之下生活,却磨砺出他们那种彪悍的,惧有相当强侵略性的民风。

而汉人,有时候艰苦朴素是足够了,却太过容易安于现状,大部份的汉人,其思想都过于中庸,在没有面临压迫的时候,就会缺乏一种向上的动力,也只有面临着巨大的艰难之时,才会爆发出强大的潜力。

刘易希望,自己的大汉百姓,在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存态度的同时,也要有一种如当年先秦时期的秦人那般,几乎人人都有着一种以一统天下为己任的思想观念,使得人人都惊惧秦人。

这是一种民族优越感。当然,刘易是想,现在的汉人,在将来某一人,面对任何一个异族人的时候,都具有这种优越感,而绝非如后世的那样,华人面对洋人之时,不自然间便流露出一种崇洋媚外的态度表现,总觉得在洋人面前就低人一等一般。刘易要的,先是广大民众百姓,养成一种自尊自强独立强大的优越感,在面对任何人的时候,都会在无形之中散发着一种强大的自豪感,让任何一个异族人都不敢在汉人面前放肆,让异族人永远都要保持一种对汉人的尊重敬畏。

所以,刘易现在,就得要从方方面面着手,先力求治理好整个大汉,再加强加快民智开发及管理,尽快发展到科技强国的轨道上面来。

刘易与朝中众臣就许多的问题商议讨论过后,便留给众臣去细化一些事项。他自己又到洛阳有如春笋一般冒起来的许许多多由官府监管却由一些富商土豪出资出力开办的一些学院学府当中去巡视。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

刘易知道,一个民族的强大,离不开教育事业。

新汉朝成立十来年了,从开始成立的时候,刘易就特意的加重教育事业的开展开发。现在的新汉朝势力范围之内,早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由官府开办的学院学府了。并且,经过研究,刘易根据后世的情况,以及唐宋、明清时候的一些科举制度,也制定了一些适合现在这个时代的教学分级制,以及一些类同于后世高孝或者是唐宋清明时期的科举制度。

特别是,刘易提倡开展的新式教学方式及教育学科,甚至是教材,都已经慢慢的向后世接近。

事实上,当年刘易提出来的时候,所遭受到的反对声音还是挺激烈的,当时,就算是在这当世算是相当开明的一些学士,他们也都不能理解刘易所提倡的一些教学方式及教材,主要还是刘易废除了太多太多原来的一些必须教会学子所要学习的一些东西。如四书五经等等,这些,基本都是这古人必须所学的书籍,却让刘易一句话说废除便废除了。怎能没有反对的声音?

尤其是,在古时代,基本将一些诗词歌赋等等作为必学必考的重要科目,但刘易也给废除了。这几乎让所有的朝臣以及一些民间的名士都感到不满及费解。

当时,刘易还真的是花费了不少精力口舌,方能说服那些反对的朝廷,方能够将新式的文化教学方式推行下去。

在大汉年间,其实是没有科举制度的,只有察举制,也就是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名取人、以族取人,实际在东汉年间,所谓的以德、以名取人,基本上就是以孝取人。一切都是依靠推举、举荐。也就是在东汉未年三国其间,出现了许多什么的举孝廉,这是由当地名人名士或者是朝廷官员向朝廷举荐为官的一些有德名的孝子为官的制度。

这样的用人制度,在新汉朝肯定是行不通了,所以,刘易是必须要改变的。同样的,后来的那些科举制度,完全照搬过来,肯定也不行的,不符合现在的社会民情,再后世的那样的教学制度,照搬过来,也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刘易想照搬过来,也不会有人懂得如何去教,文化差异太大了。

所以,刘易就只能结合实制的情况,先让这个时代的文人在他们现有的学识之下,开始接受后世的一些知识。可以说,在这十来年之间,都是让这些古时的文人接纳后世的一些更先进的知识的时期。

将来,刘易决定是这样推行教学制度的。

首先,还是要以推广识字率为主,起码得要让所有的大汉百姓,都能够有机会有渠道去读书识字吧?而读书识字的阶段,在后现代时期,就是小学阶段。

这古时代的教学,就是所谓的启蒙阶段了。如果再按这古时代的教育方式,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普及广大百姓都能够读书识字的。这汉代的启蒙教才,一般都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等什么的。要求初学者及儿童,先死记硬背下这些东西。

但现在,刘易将后世的二十六个字母引入,开始自然是先教会了那些朝中的大文士,再让他们在新汉朝的开设的学府推广,然后,再如后世的那样,将汉字标注上拼音,确定正确的读法。嗯,这些,其实都是刘易从太阳能手机里的百科全书抄写出来的,为了抄写出这些东西,还真的花费了刘易不少的时间及精力。实际上,就等于是抄写出了一本新华字典出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小兵之霸途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小兵之霸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浅入简出,如此便更好的让初学者更全面的学习到读书识字的要领。更有利于初学者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当然了,刘易也不可能如后世的那般,完全搬出那些课文来让初学者学习,因为文化差异的问题,解释也会有所不同。所以,还以将一些更有利于树立初学者正确的品德品性的一些古代书经中的段落抄袭下来,编成教材,让初学者去学习。如三字经当中的一些易读易记还有着比较厚重教育意义的,会继续保留。这就是刘易跟众臣所说的去其糟粕存其精华。

而刘易也相当佩服这些当代的文人名士,他们的学识,倒还真的博大精深,当他们察觉到刘易所讲述的方式更适合启蒙教学之后,他们就能将教材细化,并且更具有易教易学易懂易明的教材。他们也做过试验,将一批学童,按旧有的方式来教学启蒙,一批学童按新式的教学来教育,结果差异很明显,只需一年的时间,就可以看得出巨大的差别来了。用新式教学启蒙的学童,只需一年,就基本比那些学习三年的学童更加的优秀。所掌握的知识,远比学习了三年的旧学的学童都要多。

这样试验,让那些文人看到了效果,所以,才会推行新式的教学,所有反对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样,后来增设了数学学科,及声乐等多种语言的学科,也就顺理成章了。

现在,经过了十年时间的教育,刘易不敢说让全民识字,但是,眼下十六、七岁的青少年,一般都具有比较强的文化学识,几等于后世的初高中生了。当然,许多的文化知识,还是处于一个试验教学的摸索阶段,有些东西,是不可能一下子全都让这古代人接受的,一些受制于现有的科技水平,刘易也不敢随意的从百科全书当中抄录下来。

不过,如一些简单的物理、化学,能够在现在的科技水平上,能够做出完美试验的,刘易还是抄录了出来,先让这个时代的大文学家、学士去研究,能够接受及理解了,才会进行全民教学。

如物理力学、重力等等,这些可以让人研究得了能够接受的理论,刘易是抄录了出来让人研究的。还有对电力学的一些理论,也抄录了出来。如果时机成熟、条件成熟,刘易就会开始进行一些试验,看看可否将电力开发出来。有了电,才更方便刘易加快科学的推动及发展。

另外,刘易还是将如何生产枪械、火炮的理论及生产制造过程抄录了出来。不过,这些研究,太过危险,并没有让长安皇宫内的少帝接触,但也私下成立了一个秘密小组,让他们秘密的去研发了。相信很快就能将枪械、火炮等生产制造出来。

这个,刘易是考虑了很久,才决定要提前让枪械火炮现世的。这是刘易考虑到,自己的生命有限,现在,已经接近三十岁了,光是统一大汉,都花费了十多年的时光,想要将整个世界都一统,那得要花费多少年?因此,刘易决定,要加快进程,那么,就不得不将那些具有强大威慑力的武器生产制造出来。

当然,为了不使汉人的武功因为枪械的出现而退化或消失,刘易并不会在全军装备推广枪械火炮。只会将这些东西,作为大汉的镇国之宝,偶尔拿出来震慑一下四方,打击一下那些反抗激烈的异族,然后就会作为大汉的最高机密给封存起来。

这种火器,将会作为大汉的核心的核心机密,永远都不能传到西方去。当然,也会看情况,刘易会留下更加先进的后世武器的制造技术,万一后世当真的让火器传到了西方,让西方列强欺到中华来的话,那么就可以直接生产出更先进的武器来打击他们。但这些都不知道是多少年后的事了,刘易相信,只要现在由汉人来统治整个世界,那么后世的历史走向也肯定会发生最基本的改变,不太可能再出现后世那样,西方列强侵华的事件了。

而现在,最先刘易感到高兴的是,不久前在南洋的行动,现在终于见到了成效,在南洋的密林当中,真的找到了不少植物的汁液,经过了一定的化学加工之后,能勉强达到如橡胶一样的效果,虽然坚韧度还达不到刘易的要求,但是,也勉强可用。如此一来,许多的后世物件就可以生产制造得出来了。

这个,其实也和早前刘易所考虑的一些让百姓的生活处于一种有追求有压力的方向上挂勾。好比,如今的百姓,他们的生活,主要是以温饱为主,其次便是以居住环境为主,再有就是以一些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件为主。一个普通的百姓家庭,能够解决了温饱问题,并且有了一个不错的居住环境,又拥有了一些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许多以前没有的生活商品。如此,百姓的幸福度就会增加。

就好比后世,有车有房,有妻有儿,拥有普遍人都拥有的东西,如电视、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等等,如此,百姓才会感到幸福。如果没有这些,百姓就会追求,要不,别人都有自己没有,总会觉得不是滋味,甚至,没妻没儿的,恐怕连女人都难找一个。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追求车房,追求日常生活的一些基本东西,就有可能成了他们的毕生追求,便会加倍努力工作。

现在,刘易觉得以后新汉朝也要如此,要慢慢的增加一些广大民众的生活需求商品,现在,一般是以一些家用器具为主,如一些精美的镜子、牙刷牙膏、香皂等等。而如今有了橡胶,慢慢的又会增加一些新的生活商品,如橡胶鞋啦、橡胶的盆盆桶桶等等的一些生活用品。这些轻便需用的商品,一开始自然是价格不扉,让其慢慢的成为广大民众的生活追求,让一些有劳动价值剩余的百姓,不至于在有了钱却不知道怎么花,最终只会拿去赌博或者是逛青楼。

再后来,便是一些橡胶轮胎等等了,慢慢的,会完全淘汰车辆的木轮。甚至,刘易也会弄出自行车出来,这样,也会慢慢的淘汰以马力为主的交通工具。

刘易巡视官办及私办的各种学院的教育,是想验证一下现在的民间学子的科技水平达到了那一个水平。条件成熟,刘易就会将蒸汽动力机弄出来。这样,再配合早前弄出来的铁轨及有如后世的火车车厢,就能够正式有了火车。

有了火车这种交通工具,就可以直接拉近了大江南北的距离,增进大汉各地的民众交流,促进商业、文化的发展。

喜欢三国小兵之霸途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小兵之霸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