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三国小兵之霸途 > 第七百七十八章 受禅为帝

三国小兵之霸途 第七百七十八章 受禅为帝

作者:一级烟枪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8:50:56 来源:9书院

新汉朝统一大汉,建立了一个新的大汉****,立国其间,还是由少帝为帝,这个有着一个承前启后的意义,在名义上,是正统,顺理成章,又能让整个大汉的百姓认可这个朝廷。潜意识当中,更会认为如此的大汉,方是他们心目中的大汉。

同时,也让所有的汉人都有一种归属感。觉得,他们心底里所期盼,平时谁都能挂在嘴边说说的忠于大汉,匡扶汉室的话,现在终成了事实,并不违于他们的心。汉人的荣誉,刻入每一个汉人的骨子里,只要还是那个大汉,所有人都会感到心安。

但是,又同时,每一个大汉百姓的心里也都知道,现在的这个大汉,其实是因为有了太傅刘易才能获得大一统,也才能让他们广大百姓获得真正的休生养自己,让他们获得真正的希望,让他们有对未来好日子的期盼。

如果说,由少帝为帝,是满足了广大百姓心底里的精神寄托的话。那么刘易才是真正让他们获得实质性希望的人。

大汉如何会导致天下大乱,先朝大汉朝廷的腐烂带给广大百姓的伤害,还犹如昨日,历历在目,无数受到伤害的百姓,他们的伤痛还没有完全的消退。

所以,等到立国大典过后,广大百姓激动过后,一条条的政令颁发实施之后。他们开始执行,并且开展大生产劳动之后,百姓们就会冷静下来,开始去感悟他们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开始去珍惜他们现在能够触摸得到美好未来的生活。

而这个时候,不可避免的,会有许多百姓会对大汉朝廷产生一定的疑虑,肯定会有百姓会在心底里担忧,现在的大汉朝廷,会否在稍好之后,又会如以前的朝廷那般,腐化堕落。

尽管,官府会不停的宣传,向天下的百姓解说现在的朝廷与以前的朝廷有什么的不同。可是,有一些实质性的东西,牵涉到千千万万百姓的实际利益的事,那就不到百姓不疑虑。什么呢?因为,不管现在的朝廷有多么的开明,不管官府说得有多好听,但官字两把口,今天的政令,明天就有可能被改变。好比,纳税的事,说是那样说,但如果明天又是另外的一个说法呢?他们这些百姓又能如何?也只能无可奈何的接受啊。

对于少帝,广大百姓在情感精神上可能会认可。可是,他们更加信任的却是太傅刘易。毕竟,所有的好处,都是刘易带来的,刘易一心为广大百姓办实事的事,从一开始扬名的时候开始,就已经为人熟知。要知道,从一开始,刘易就只是一个振灾粮官,是一个真正能为贫苦百姓着想的人。

只有刘易,方能让天下百姓安心。

所以,在这个时候,如果刘易接过帝位登基,百姓只会欢喜,只会安心,绝对不会有什么反对的心。毕竟,刘易亦是汉室宗亲,先帝亲赐的御弟,太傅。刘易为帝,依然还是这个大汉,一样是大汉传承下来的正统。如此,不仅是在精神能让广大百姓接受,就连百姓的心都能更安心。

所以,刘易在这个时候登基为帝,应该是最适合事宜的时候。

另外,如果让少帝去泰山封禅的话,明显就不太合适了。因为这个大汉,是刘易的意志,少帝没有那样的威望及威势震得住朝廷及朝廷汉军。他去了,就似有点儿戏了。尤其是,谁到泰山封禅,那就代表着天命所归,受命于天。如果刘易当真的要登基的话,那么就必须得让刘易前往泰山封禅。

所以,朝廷一众大臣,考虑到了众多的问题,决定劝柬刘易,尽快登基。

其实刘易是没所谓的,心底里也觉得,如果自己想要当真的将大汉带进一个全新的时代,那就必须要牢牢的掌控住朝廷政权。所以,也就有了当仁不让的想法,也早就默认了自己为大汉之尊的事实。

但是,刘易自己默认了,朝廷百官也早已经视刘易为帝,大汉军马也都只听刘易的号令,也早就视刘易为主。可是,有些表面的功夫,还是要做的。这些功夫,就得要那些朝臣来做了。

天下有德者居之。而这个有德者,总不能一脚将原来的皇帝踢开,堂而皇之的说某是有德者,从此便由某来当这个皇帝吧?

所以,现在朝廷百官劝柬,也算是一个让刘易有台阶可上的行为吧。

如此,刘易也就没有再推辞。任由朝廷的百官去运作自己登基为帝的事。

十一月初,少帝下诏天下,大意是称颂刘易的功绩,将刘易这十多年来为大汉所做的事称赞一遍,然后便自贬一翻。当然,也不算是什么的大事,主要的就是向天下百姓表明自己的心迹,谦虚一翻,说自己无德无才,难以带大汉走向繁荣,力有不及。最后,便提到当年其先帝,亦是少帝父皇驾崩之时,便有过口谕,若少帝及献帝无力振兴大汉,便可让其御弟刘易代之。如此,少帝决定,退位让贤,将帝位让给他的皇叔刘易。

嗯,少帝所提到的先帝所说的话,先帝的确亲口对刘易说过,现在只不过是通过少帝公告天下罢了。少帝如此说,刘易也心安理得。

跟着,便是朝中的一众大臣,亦发表声明,尊刘易为皇帝,请刘易登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小兵之霸途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小兵之霸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刘易本人亦让朝中的大臣,代自己写了一个公告,都是一些公式化的东西。大意也就是说刘易自己,当年受先帝看重,托孤少帝、献帝,幸不辱圣命。如今少帝意欲让位,让刘易诚惶诚恐,唯恐不能胜任。不过,少帝决意如此,他也只能勉为其难,答应下来,以后,定当继承先帝意志,励精图治,振兴大汉云云……

反正,刘易都交由朝中众臣去处理这件事了,这些外交词令一般的动作,刘易还真的不太习惯。

十一月上旬,少帝正式退位,同时,在皇宫之内,举行了一个盛大的登基仪式,宣布刘易正式登基为帝,百官朝拜,万民拜服。

刘易正式为帝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先追封朝数位先帝,这些亦是一众朝官按传统的举止来要求刘易要这么做的。

然后,就是封少帝为长安王,赐长安王宫给他,再封献帝为陈留王,赐许昌王宫。同时,定洛阳为中都城,长安为西都城、许昌为东都城,宛城为南都城,北平为北都城。

另外,还分别对不少与原来汉室的人进行一定的封赐。当然了,刘易现在的封赐,都是名誉上的,他们不会具有真正的实权。这也就是所谓的大封亲族罢。搞这些,其实也有一个意思,就是说,汉室枝繁叶茂的意思。

跟着,封万年公主刘慕为皇后,别的嫔妃暂时没有封赐。但奉原皇太后何婉依然为太后,居于原来的慈清宫,先帝的数个妃子,也有封赐,依然居于宫中。这个,也是表面的功夫了,奉先帝的女人在宫中,说是表达对先帝的孝义,实际是什么会事,知道内情的,谁都懂的。说白了就是兄终弟及,刘易将先帝的这些女人收为自己的妃嫔罢了。如阳安公主、益阳公主、长社公主等,也一样有封赐。

跟着,又得以新帝的名义祭天,祭皇陵,祭英烈墓。

朝中的老臣,不停的劝刘易,祖礼不可废,要不然,刘易还真的不想走那么多的程序。

当然,这还没有算完,还得刘易前往泰山封禅。

不过,要等过完今年,明年清明时节才会到泰山去。因为泰山封禅台要进行重新的修整,还得要为皇帝到泰山之后的居所修建一座行宫。刘易虽然要求从简单,但也得要修一座行宫。

原本,按众臣要求,刘易要纳妃,要举行大婚,得要等泰山封禅之后方可以。但刘易力排众议,不想让自己的女人再等太久了。所以,决定要在年前大婚,正式补办婚礼,迎娶家中的女人入宫。

嗯,主要是刘易登基为帝之后,便将长居于宫中,不易再到洛阳城内的刘府居住了,皇帝要有皇帝的威仪及行为准则,其一举一止,都要成为大汉百姓的典范,不可废礼。

刘易才登基不久,便被那些老臣弄得头大。至此,刘易才明白,原来做皇帝是那么麻烦的,不但要日理万机,还得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跟宫中的仪官学习那些礼仪,说是行要有皇帝行姿坐要有皇帝威仪。甚至,连说话都要学讲“官话”。

那些老臣真的把刘易弄火了,将他们一个个斥责了一翻。然后才不管那么多,先提出正式废了跪礼,不过,这遭到满朝文武的反对。天地君亲师,臣跪君,妻跪夫,此为大礼,万万不可废。

最后,刘易与众臣折衷,就是平时不用跪,只有在一些正式的场合才行跪礼。因为刘易觉得跪来跪去,实在是太过歪腻了。

想想,每一个人见到自己,首先就跪下口称皇上万岁,然后要自己一本正经的叫他们平身,方可再说其他事儿。还有,自己身边的女人,见到自己就跪,哪怕端给自己一杯水,也跪着送来,这也太烦了。什么不能正视自己,看到自己得低头目垂地什么的,刘易觉得,真的是烦不胜烦。

那什么的妻跪夫什么的也同样是如此,两夫妻,相敬如宾不好?动不动就跪着,进门跪,出门跪,哪怕是为丈夫脱一件衣服也跪着,那多么没有情趣啊?

所以,在刘易的坚持之下,跪礼只能在一些正式的严肃的场合下跪。别的时候,都不用那般。

然后,就是废除一些烦琐的礼仪。比如皇帝出行要如何如何讲排场什么的,迎接一个人什么的,也要如何如何。这些通通都废掉。

还有,一些有如是格式化的口语什么的,也废除。什么的皇上万万岁,娘娘千千岁,这些如同口号一般的口语,也不要了。

见一个面,什么都没说,就先呼什么的万万岁千千岁,也是让人烦。

不过,如正常的拱拱手或挥手打招呼,很注目礼这些,还是要的。

废除了诸多的恶俗之后,刘易在皇宫当中才觉得稍为自在一些。刘易真的不想在自己做了皇帝之后,就跟自己的女人有了一层隔膜。就好似自己高高在上,她们都要对自己膜拜,要做出一些烦琐的动作及说一些多余的话方能与自己如常的交流。

想想,如后世的一些电影电视当中的那些皇帝及皇后或与其妃子那些。大家坐得一本正经,说话又是客客气气的样子,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个动作,似乎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如在做文章一般。如此过着有何意思?

男女之间嘛,该如何便如何,想抱就抱,想睡便睡,打情骂俏,心心相印才是过日子,才是真正的快活啊。

所以,对于一些让刘易觉得非常烦杂,不合理的东西,就一个字,废!废!废!

众臣见刘易发了脾气,也就没有在这方面跟刘易斗气太多。毕竟,成立新汉朝以来,刘易都已经在慢慢的改变了许多的陋习,对于许多的习俗有所改变,他们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毕竟,这一切都是一些表面上的东西,只要刘易能够带领大汉振兴,那么一切都没有问题。

如此,便是操办刘易跟那么多女人大婚的事了。当然,如万年公主以及在洞庭湖新洲便已经跟刘易拜过堂的那十个女人就不再参与这次的大婚了。她们也都已经被刘易直接带进了皇宫。另外,如皇太后及一众先帝遗妃,也不易参与了。像阳安公主、益州公主、长社公主等也不参与。

还有,严氏也不参与了,不过,吕蝉却会跟刘易拜堂。张夫人、刘氏、丁夫人、伊夫人、她们也不愿参与,张夫人跟刘氏,主要是考虑到她们本是袁绍之夫人,不太适合在公开的场合露面,而丁夫人,考虑到曹操在洛阳,不好再刺激到曹****,也考虑到与曹昂及曹氏三姐妹的感受,她也不愿与刘易拜堂。

其实,还有不少都不愿意的,主要都是考虑到,不能影响到刘易的名誉的关系。如此,刘易也不勉强,不过,迎她们进入皇宫,封她们为妃是一定的。

喜欢三国小兵之霸途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小兵之霸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