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三国小兵之霸途 > 第五百八十章 联合军演

三国小兵之霸途 第五百八十章 联合军演

作者:一级烟枪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8:50:56 来源:9书院

四月初,皇上刘宏的病情大为乐观,眼看有完全好转的迹象,华佗神医还在洛阳,观看皇上服用他和医圣张仲景研发出来的新药的效果。

有华佗在,刘易也放心很多,心里甚至有打算要离开洛阳一段时间,主要是想到谯国谯县许家村里走一趟。许诸这员虎将早已经离开洛阳有年了,一去不回,估计是他老父不放心这个懵懵懂懂憨直的儿子离家,刘易是想去说服许父,把许诸带回来。另外,荀彧回荀家也有一段时间了,也不知道他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刘易也想到荀家里去拜会一下。

荀家是颖州颖阴人,颖阴也就是许昌确山,荀家在许昌可是当地名门望族。刘易可不只是仅仅打荀彧一人的主意,荀家,可是人才济济,荀家子弟,钧有大才,只可惜,刘易一直没能得见,而且,毕竟刘易前世,并没有专门研究过三国时代的人事,如果太阳能手机里的资料上没有的,刘易也难以知道三国时代的名士在哪里。另外,和荀彧相处的时候,刘易也曾旁敲侧击,想知道荀家兄弟的去向,想试试可否将荀家的人才都网罗在帐下,只是,荀彧似乎对于荀家之事有点讳莫如深,似不原多说。

事实上,荀家除了荀彧之外,还有他的几个兄长,都是有着大才之名士。如荀衍、荀谌,还有名才气都不在荀彧之下,年纪比荀彧还要大上几岁的侄子荀攸荀公达。特别是荀攸,其实他成名比荀彧还要早一些,后来他们叔侄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也各不尽相同。曹操说荀彧是“吾之子房”,但是荀攸在曹操心目中却是当之无愧的“谋主”。两叔侄的才能,可以谓一时喻亮,不相伯仲。

刘易知道,荀彧可不是如戏志才、贾诩等名士,都是寒门出生,出生于名门望族的他,做什么事的时候,往往都会有许多顾虑。就算他真心对自己已经拜服,有心为自己效力,可是他也不能不考虑家族的思想。直到此刻,刘易都还没有和荀家有任何的关系,想真正得到荀彧或者是别的荀家子弟的效力,刘易必须要获得荀家的支持,没有得到荀家的认可,荀彧暂时怕也没能真正的投效刘易。

所以,刘易觉得是非常有必要到荀家拜会一次的。这其中,肯定会牵涉到一些利益的问题,没有和荀家达成一定的协议,怕荀家也不会轻易放荀彧来不自己效力。

刘易做猜想的没错。像荀家这样家大业大的名门望族,牵一便发动全身,像荀彧这个在荀家最具才气的子弟,其代表着的往往都是荀家的利益,在许多事上,并不是荀彧一个人说了算了。

还有,以一般的名门望族的做法,他们为了更加长远的利益,往往不会把鸡蛋全都放在一个篮子上。刘易不知道,事实上,除了荀彧和他交往交好之外,荀彧之侄荀攸,其实一直都在京中,就在何进府上,只不过,何进也并没有特别的看重他,他也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罢了。早年多前,刘易还在洞庭湖的时候,何进曾荐举荀攸为黄门侍郎。

黄门侍郎的职责,就相当于是接待员,为皇帝传达召令,传话引官入朝晋见、引王就座等等。但是,这些职责,现早已经被宦官所掌控,这些事,也不用黄门侍郎来办了。呵呵,张让等十常侍,他们时不时假传圣旨什么的,不是自己人他们又怎么会放心?所以,荀攸其实就只是挂了一个官职而已。他不忿于宦官的**,愤而弃官,如此一来,却引起何进的不满,他为荀攸谋取这么一个官职,便是想通过荀攸,在宫内安插一对眼睛。可以时刻知道宫内的情况,可是没想到荀攸会随便弃官。如此一来,荀攸便更不受何进重视,把荀攸当成是一个信使,派去和董卓联络。

何进没看清董卓的狼子野心,还一心的想着笼络好董卓这个“盟友”。何进没有看清,但是荀攸通过一来二往,心里却看清了董卓的本质,他此时,正在陈仓,皇甫嵩打败围攻陈仓的凉州贼王国,正是旬攸给皇甫嵩所献之计。

当然,这些事刘易都不得而知了。另外,荀彧的几个兄长,其实也分别在各地任责,荀衍和曹操过往甚密;另荀谌亦和袁绍交好,是袁家幕僚。

呵呵,正因为荀家把家里的鸡蛋都分别放到了各个竹篮里,所以才会这么的复杂,谁和谁交好往来,似乎都有着一种刻意安排的痕迹。如此一来,荀彧才会迟迟没有正式表明投效刘易,为刘易效命。

除了要到许家村讨得许诸、拜访荀家正式得到荀彧之外,刘易还得要到颖川书院一趟,当初答应了那个如仙女下凡一般的司马如烟,眨眼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两年了,一直都没能成行,刘易的心里还真的怪想念的。更何况,颖川书院还有郭嘉这个一代鬼才要去说服?刘易也担心,如果时间拖得太久,那司马如烟是否还记得自己是一会事,刘易就怕郭嘉会离开颖川书院出外游学,与之相差交臂。

再说,许家村、颖阴、颖川书院,这一行是顺路的,刘易早便想动身前往了。

皇上的身体有所好转,又有华佗在看着,刘易打算,待试着断了给皇上输送元阳真气,如果皇上没事的话,刘易便决定离京一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小兵之霸途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小兵之霸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刘易试着断了给皇上输送元阳真气没几天的时候,张让等十常侍以及太尉袁隗暗害刘易、弑君之谋便悍然发动了。

四月初,春复交接,百花争艳,清爽怡人。

皇上刘宏气色大好之下,偶然也会上朝一会。

这天,他又坐到了朝常之上。

殿堂之间,一众朝官纷纷向皇上道贺,是贺皇帝身体气色好转之事。不过,当中的大将军何进,对于宦官以及太尉袁似乎日渐疏远排斥他感到有点闷闷不乐,特别是问都没问一声,便把他的心腹将领上军校尉鲍鸿弄死在监狱,并一声不响的便把原本属于他何进掌控的一支军队给夺了去。在这件事上,他和刘易一样,虽然感到有点莫明其妙,可是,一时半刻也没能想明白其中的惊天阴谋。

此时,何进看到张让等十常侍及太尉袁隗不停的向司待马日磾打眼色,这让何进看得心里一惊。猛然的醒觉,近几个月来,这司徒一职,如像走马观花一般不停的换人,看得大家都眼花缭乱。此时此刻,他才明白,原来,换来换去,最终却换成是他们的亲信做司徒。

现在,朝堂上,宦官、权官,连同三公都是张让、袁隗等的人了。这可是大大不妙啊!何进不禁要为自己的处境担忧了。再如此下去,他何进在朝中还会有说话权么?

何进在为自己的处境地位担忧的的时候,司徒马日磾一拂袖便走出了列班。

皇上刘宏也只是偶尔上朝罢了,所以,太子刘辩也在的,两父子共坐在龙椅上。而董太后,则坐回了后面的垂帘之内。

刘辩虽然在龙椅上坐的时间也有好一段时间了,但他毕竟还年幼,什么事都不懂,平时,每当有人走近龙座之下奏事,他都会无由来的一阵紧张。

皇帝刘宏可能是因为身体大有起色的问题,所以心情特别好,平时不怎么欢喜这个太子的他,竟然也探手握了一下轻颤着身子,紧紧握着拳头的太子,带着几分慈爱的对太子笑了笑,轻声说了一声:“皇儿,不用紧张,一切都有父皇,你问问司徒爱卿有何事禀奏。”

太子刘辩还真的很少会得到来自这个父皇亲切慈祥的爱护,他小小的心灵里,原本对这个父皇一直都是带着一种敬怕的态度,此刻得突如其来的得到一点父皇的亲近,他不禁有点激动,小脸儿都激动得有点红起来。

他扭头看了看父皇,看到父皇眼内鼓励的眼神,他不禁鼓起了勇气,用稚气的嗓音道:“司徒聊家,有何事要启奏?且奏来待父皇与本太子参详。”

可能是有父皇的支持,太子刘辩才不过这六、七岁的样子,这一次,居然可以把话完整的说出来,并且,还说得有点老气横秋的样子。

司徒马日磾的嘴角抽动了一下,平时这太子坐在龙座上动都不敢动一下,有事多是董太后发言的,此刻从太子的口里问出来,他竟然有一种怪异不太适应的感觉。心想,你这么一个小不点,懂得什么叫做参详?

不过,他没有想太多,他是袁隗的心腹,一切,都是奉命行事,等的,就是皇帝也在朝堂上才说。如果皇上不上朝,他们怕就要到皇上寝宫里去表奏了。当然,前提是要得到董太后的支持。

司徒马日磾没有多想,按原定计划,先对皇帝跪拜,待叫平身后,他才站起来拱手道:“皇上、太后、太子。臣有一事禀奏。”

“直说吧,朕和太后、太子都在听着。”皇上颔首道。

“皇上,近一年多来,大汉各地时有叛乱之事发生,臣觉得,归究其因,是各地官府管治不力,而最重要的,是我们大汉军兵军威不足,不足以震慑那些心怀异人的反贼。”马日磾说到这,停了一下,抬头望着皇上。

“嗯……”皇上刘宏似是思索了一下,似有点不太认同的道:“马卿家何出此言?据各地发回来的情报,还有以往的事件,何有大汉军兵军威不足?声势猖獗的黄巾暴乱,不也被军兵镇压下去了吗?西凉叛乱,不也被董卓将军平定了?还有幽州、并州等地,不管是黄巾暴乱,还是外敌入侵,都被我们打败了。”

“皇上说的极是。”待皇上说完,司徒马日磾紧接着说道:“可是,那些乱贼,就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虽然其规模并没有黄巾暴乱那么大的声势,可是,大汉各地时有黄巾余孽暴乱,闹得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前不及,西凉贼王国不也暴乱了吗?还有,青、徐两州、益州、并州,时有黄巾暴乱发生。皇上!长此以往,可不是办法啊!”

司徒马日磾一付忧国忧民的神情。

“这个……这些情况的确存在,这几天,朕也看了不少奏折,了解到的确有这样的情况存在,怎么?司徒卿家你有办法解决这样的情况?”刘宏垂问。

“禀皇上!办法是有,但却不知道能不能解决问题,所以,臣想说出来让皇上拿一个主意。”

“哦?那速速禀来!”皇上刘宏原来因为自己命不久矣,所以对于朝政的事不太想去再多管,但是,现在因为自己的病症似乎又有了转机,所以,他便又想主政了。当然,这一次,他立心要做一个明君,因为,现在他的身后,有刘易支持,只要有刘易在皇宫之内领着新羽林军保护好他,他便觉得有了底气,想做什么事,也不再考虑到张让等宦官的想法,也不用再顾虑那些权臣、外戚是否同意,只要他以为是对的,那么便无论如何都要推行。若推行不了,便请出刘易来帮助,让刘易来执行。他相信,没有什么事是刘易做不到的。所以,现在他特别的想把大汉治理好,不管是谁,只要提出的意见有利于大汉,他都会依从推行治国良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小兵之霸途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小兵之霸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司徒马日磾见皇上已经上套,当下凝着声音,一脸义正的道:“皇上!想当年光武帝立国的时候,我们大汉军士声威赫赫,威震四海,凡是与大汉为敌的乱军,汉军龙旗所到之处,莫不望风而降,抑或逃之夭夭。特别是光武帝所亲率的两千羽林军,那可真的是当之无愧的国之羽翼,如林之盛啊!”

马日磾先是感叹了一下,才接着道:“所以,我们大汉想重振军威,重现当年光武帝汉军之盛,那么就必须着重打造如今由太子太傅、驸马所组建的新羽林军,我们大汉军威的核心,就在新羽林军!”

皇上刘宏一听,当下也有点兴奋激动的道:“不错!马卿家说的极是,新羽林军,的确是扬我大汉军威的核心所在。”

新羽林军可是刘易组建的啊,又是他大力扶持促成组建起来的,是他这个皇帝的亲军。可是说,皇帝这一辈子,做皇帝也有二十来年了,新羽林军才算是他这个皇帝唯一可以指挥得了的军队,如今这马日磾在朝堂这么说,岂不是当着朝臣的面,大赞他的功绩?得到朝臣的称赞,那就表明他所行之事是正确的,当初一众宦官权臣都反对着的,现在,大家都没话可说了吧?这就证明自己离明君又近了一步。所以,皇上刘宏此刻的心里是相当高兴的。

“不过……新羽林军自从组建成军,然后就进宫服役,却没有向天下展示其军士的英勇啊!臣这不是怀疑新羽林军的战力,而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啊,就好比一块璞玉,还藏在石中,还没有打磨出来啊!”马日磾再说道:“几乎是与新羽林军同时组建的西校八校尉,其中有两个校尉,已经率军在陈仓一战向天下展示了其英勇,臣是想,新羽林军也不能落后,得要拉出去立威啊!”

“立威?”皇帝不禁有点动容,觉得这司徒所说的,似乎也有几分道理,不由问道:“那马爱卿的意思是……让驸马率着新羽林军去作战?可是……此时并无太大的战事,要把新羽林军拉去哪里作战立威好呢?”

“不可!”袁隗适时的站出来,参道:“皇上,新羽林军才成立一年,还没有正式上过战场撕杀,这打仗不比吃饭,随时都有可能丢掉性命的。再说了,新羽林军最主要的任务职责,便是保护好皇上,护卫皇宫的安全,这外战立威,只有西园八校尉以及何进大将军、还有皇甫嵩将军等等,用不着把新羽林军拉上战场啊!”

太尉袁隗的话,让皇上刘宏也深以为然,才成军不过一年的时候,能寄予新羽林军太高的期望么?还有,最让皇上刘宏要三思的是,他的内心里,也不想把新羽林军调离京城太远,身边有着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哪怕是睡觉心里都踏实啊。

“呃……太尉所言也是的,可是……新羽林军如果不立威,不向天下人展示其武勇无畏,那么又如何能宏扬我们大汉军威呢?西园八校尉是西园八校尉,新羽林军代表的可是皇上的龙威啊!除了让新羽林军出征之外,臣还真的想不出如何让我们汉军扬威,镇慑海内的办法了。”马日磾像是有点词穷的低头道。

“呵呵,皇上,如果只是想扬我军军威的话,臣听司徒大人及太尉大人说的话,心里倒有一个想法。”张让这时也出列来道。

皇帝现在对太尉也好,还是对张让等侍候了自己几十年的宦官也好,好感真的有点欠奉,再加上他现在已经有了一点凭借,神色之间,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对张让等宦官太过小心兢兢。但是听到他说有办法,倒也不妨一听。

刘宏神情转来一脸平淡,淡淡的道:“原来张卿家也懂军事?那你说说,你又能有什么扬我大汉军威的好办法。”

张让的神情颇为恭谨的跪下,装有点惶然的样子道:“皇上……臣、臣也只是从为万年公主比武招亲的盛况之中联想到的。一个比武招亲,便可让天下人知道我们汉人勇士的英勇,太子太傅、吕布,还有那关羽、张飞、赵云,包括现在的新羽林军副统领太史慈等等,现在,天下莫不知他们的威名,因此……因此……”

“嗯?”皇上皱了一下眉,道:“因此怎么样?”

“因此臣就想,西园八校尉的将士,在陈仓一战中表现良好,也可以说打出了一点小小的威风。不如,我们就公开搞一个汉军联合军演对抗比武,看看我们汉军里,到底是西园八校尉的将士,还是新羽林军的将士谁更厉害一点,还有,城守军、禁军、何进大将军、边军等等,都可以派人来参加。就以新羽林军的编制不基准,每支军队,就两千人,就在京城外举行这个兵演比武。到最后,不管是哪支军队赢了,都能向天下展示了我们大汉军士的强盛。”张让初时小心翼翼的说,说到后面,便有点激奋的起来。

“联合军演对抗比武?”皇帝现在虽然不太喜张让这些宦官,但是,张让所说的这个办法,他所描绘这么一个情况,倒还真的让皇帝心动。

几个小小擂台的比武,都可以让那些壮士名传海内,如果是一支军队一支军队的比武呢?那场面是何其之大?是如何的震憾?到时候,汉军的英姿威名。怕便能够传到天下人每一个人的耳中。

“此法好啊!此乃天下第一盛事也!相信举办了这样的一个盛事,天下必然为之注目,大汉军威得以宣扬!”太尉袁隗拍掌道:“真是愧疚啊,我这个统管天下兵马的太尉,竟然不及常侍,居然没能早一点想到这个扬我大汉军威的办法!”

“额……臣其实也只是刚刚灵光一现想到的,臣其实对军事之事,历来不关心,也不懂。一切,还是要皇上、太后作主。”张让和袁隗眉来眼看,但隐藏得很好,除了知情人之外,谁也没有想得到为何这本来不太对路的宦官权臣会这么好说话,居然都想到了一处去。

“皇上,张常侍所说的,也是一个好办法,臣觉得可行!”

“臣附议!”

“臣也觉得有必要举办这样的一件盛事,以振大汉军威,震慑天下有反心的贼人,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

朝堂上,除了何进这外戚党派的人搞不明白张让、袁隗等人奏请搞一个联合军演到底有何目的而没有附议之外,就连那些宗亲党派、清流党派的官员,都纷纷附仪,觉得此举的确是有利于宣扬大汉军威的好事儿。(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喜欢三国小兵之霸途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小兵之霸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