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三国小兵之霸途 > 第三十七章 上将潘凤

三国小兵之霸途 第三十七章 上将潘凤

作者:一级烟枪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8:50:56 来源:9书院

孙坚被华雄袭营,大营陷落,将士死伤无数,悲恸莫名,悔不听刘易之劝告,但此时亦悔之晚矣。

他自己被华雄骑兵追杀,逃到了天明,身旁仅余十来亲兵,幸好,黄盖引军杀散追击他的董卓骑兵,与黄盖会合,不久,又与寻来的程普、韩当会合。

清点兵马,总共才不过五千,除了被董卓军击杀俘虏的军士之外,大部的军士都被杀散。孙坚几欲泣血,引着这几千残兵,沿着荒野收拢了一部份溃兵,但亦不过六千兵马,他一万多军士,经此一役,损失了过半,听程普、黄盖、韩当三将说了后,才知道刘易曾让他们三将有所准备,听及,孙坚更是汗如雨下,知道如果全军没有半点提防准备的话,他这一万多军士,怕真的会被华雄的伏兵一口吞了,无一能幸免。

看着士气低落的众将士,孙坚虽然还为不见祖茂而忧心,但他却自感无颜再面对刘易,派出一小部军马去寻找祖茂、刘易之后,他便引军回撤,与自己的三、四万后军会合。如今,他也自知难以再作先锋攻击汜水关,唯有等盟军来到再作打算。

刘易引军遇到了来寻的孙坚军士,得知孙坚已经脱险,引残部回撤了,也得知程普、黄盖、韩当三将无事,也就放下心来。

人无常势,水无常形,常败乃是兵家常事,孙坚如今输一仗。站在兵家的立败上来说,也不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因为他还有几万军兵,还有东山再起之日。

不过,相对于尊重生命,追求完美的刘易来说,孙坚这一败,便折损了大大几千将士,而且,本来也可以避免的损失,这样的错误是不可原谅的,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损失。可惜,刘易指挥不动孙坚,自己的进言他也听不进去,才使得有此一败。这一战,也给刘易上了一课,亲切的明白了知已知彼在两军交战之中的重要性。

孙坚摔军杀到汜水关,两眼一摸瞎,根本就不知道汜水关的兵力情况,便敢攻关击阵,并又在离关不远的地方安营扎寨,致使他有此一败。同时,刘易自己也犯了错误,在没有探知汜水关的兵力情况,便让孙坚手下三大将分兵设伏,也幸好,这三将都是作战经验丰富的将领,及时采取了正确的应敌方案,要不然,此三将也有可能湮没在华雄的大军当中。

孙坚既然已经引军回撤,刘易自然也得回军等盟军到来了。

而这时,祖茂也醒了过来。不过,他比刘易想像当中更要坚强,并没有像一般的军士那样,伤残之后便要生要死,他慎重的拜谢了刘易的救命之恩,将来必有所报,然后与前来寻找的他的孙坚军士,一起急赶孙坚大部去了。

刘易没有同行,因为知道此刻一起去见孙坚,大家见面也只会添堵,以孙坚的性格,恐怕也不想与自己就见面。要见,也要等他的情绪好一点,又或想通了,自己来拜见。

刘易命人寻了一个小山谷,把军士都藏于其中,因为,盟军击败华雄,占了汜水关之后,便会直扑虎牢关,盟军在虎牢关受挫,便会离散,刘易也要率军秘密潜去洛阳了,再率军与盟军一起行动,到时要潜走不方便。

不日,浩浩荡荡的联军终于杀到了。

孙坚被汜水关守将华雄击败的消息,也早已经报传盟主袁绍。也正因为收到了孙坚兵败,正在后撤休整的消息,盟军才会加快的了行军速度,直接进军至汜水关下安营待战。

孙坚见到了盟主袁绍,通报了敌情之后,再与袁术一翻计较争执,是因为粮草之事,索要了军粮之后,孙坚才愤然的离去,返回后面整军,没再提参与攻击汜水关之事。主要是孙坚自知新败,军中将士士气低落,余下之军,也仅有一万是精兵,别的,皆是新兵,不可再逞强邀战,反正盟军大部来到,如果盟军大部都拿不下汜水关,他孙坚也莫奈何。

中军大帐之内,一众诸侯皆到,袁绍便与众人商议如何进击汜水关之事,道:“不想以孙文台之刚勇也败于华雄之手,前段时日,鲍将军之弟不遵调遣,擅自进兵,杀身丧命,折了许多军士;今者孙文台又败于华雄:挫动锐气,为之奈何?”

“先锋军受挫,影响到了全军士气,如今汜水关在前,必须要拿下才可以继续进攻董卓,并且,宜快不宜慢,时间久了,成了持久战,这于我们联军不利。此为二月间,春种才开始,将来一段时间之内,都会处于一个青黄不接的时期,然我们联军将士众多,到时候,怕粮草不继,军心便会更加不稳,我们联军也会自乱离散,不攻自破,徒增天下笑话。”曹操见诸侯皆不语,似有畏战之意,不由进言道:“唯今之计,应当再另任一先锋军,前往搦战,另一方面,全军加紧制造攻城器械,准备总攻,一举拿下汜水关。”

“也唯有如此。”袁绍听曹操所言,知道是道理,环视帐内诸候,道:“现谁愿意再作先锋,先去攻关?”

之前,联军歃血为盟之时,人人士气激昂,都有争当急先锋立功之意。可是,先有不遵命令,私自率军攻关的鲍信损兵折将,再有勇猛著称的孙坚被华雄所败,众诸侯自问比起孙坚的勇猛来都有所不及,此刻谁还敢作先锋去攻关?再说,诸侯会盟,人人怀有私心,在明知道敌军强大的情况之下,谁也不想去碰得一个头破血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小兵之霸途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小兵之霸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不说是别的储侯了,哪怕是进言献计的曹操,他自己也是兵强马壮,可也只是激起别人去应战,他自己却也没有半战率先进攻之心。几乎所有诸候,在这一刻都有保存自己实力的意思。

袁绍环顾了一会,却见无一人应答请战,他目光所过之处,也是人人皆避,怕会被他点将出战。

而唯独,他看到了公孙瓒神情自若的端坐着,并没有怯战之意,正要出言相询公孙瓒是否愿意率军先进攻汜水关之时,却又后到了公孙瓒身后站着三人,这三人容貌异常,都似在那里冷笑。而且,袁绍目光落在他三人身上的时候,他们也不躲不避,反而目光有点挑衅的样子,还似有几分嘲弄、轻蔑。

他袁绍堂堂一个联军盟主,众诸侯亦不敢对他如此轻蔑相望,区区两三个不知名的野将也敢如此轻视?

袁绍本见众诸侯无人敢应战,心头不悦,此刻,见那三人如此神情,心里更加不喜,不禁一皱眉头,冷声冷气的道:“公孙太守背后所站何人?”

袁绍是见那三人站在公孙瓒的身后,不知道是否是公孙瓒的手下将领,故先问一下公孙瓒,与免自己训斥他们之时会与公孙瓒结怨。

公孙瓒引军来参与讨伐董卓的会盟,特意去把刘备请来,主要还是看到关羽、张飞两人的武功非凡,想他们之力相助,提高自己在盟军之中的名气地位,此刻见袁绍相询,自然也巴不得把刘备推出来。因为关、张两人对他们的大哥忠心耿耿,对刘备好,便同时也得到关、张两人的好感。

公孙瓒站起,把刘备请出,正式的给帐内众诸侯介绍道:“此乃吾自幼同窗兄弟,平原县令刘备是也。”

实际上,刘备刘玄德之名,并非真的那么默默无名,当初一起参与了镇压黄巾军的人,也都曾听过刘大耳之名。特别是刘备向张钧投数十常侍之事,不少有关的人,都曾听过刘备之名的。只是,现下刘备不显山不露水,不少诸侯虽然也隐隐猜出是谁,但却没有人会刻意放低身份去与刘备相交。

哪怕是曹操,他也虚伪的装作现下才认识认出刘备的样子,实则,在讨伐黄巾军之时,他便与刘备一起战斗过,刘备与公孙瓒一起到了盟军大营的时候,曹操也亲引公孙瓒进入大营,并也与刘备说过话。

曹操状作惊呼样子,道:“莫非是破黄巾军的刘玄德?”

“正是!”公孙瓒也暗暗鄙视了一下作伪的曹操应道。

不过,既然是把刘备正式介绍给天下诸侯认识,功夫也得做全套一点,公孙瓒便让刘备一一拜见众诸侯,并一面把刘备当初击败黄巾军的功劳,以及刘备的出身细说了一遍,顺便也把刘备是汉室宗亲的事说了出来。

众人都想不到刘备竟然也是汉室宗亲,虽然众人都不知道刘备这汉室宗亲的身份是真是假,但此刻,袁绍一时也不好再计较刘备对他冷眼之事,见诸侯座位上,因为刘易没来而空出一椅,便请刘备于未位空椅上坐下听议。

当然,袁绍还是心有不甘,很是不以为然的对刘备低声说了一句:“吾非敬汝名爵,吾敬汝是帝室之胄耳。”

此话有羞辱之意,但刘备的忍隐功夫也是一流的,心里暗恨,但脸上却依然是一脸和善之色,就似袁绍所说的话是在称瓒他似的,连连点头应是。

当下,刘易也推迟一翻,然后才就坐,关羽、张飞两人便理所当然的,转而一左一右站到了刘备的身后。当然,张飞见秘书大哥终于可以在中军大帐里有一个座位,脸上也终见一丝喜色,尽管是占坐了刘易之位。事实,在他这大老粗的心里,也没有想太多什么的弯弯绕绕之事,自始至终,也都把刘易当作是自家兄弟一样来看待,刘易的座位,被自己的大哥刘备坐坐又有什么关系?如果刘易那娃不同意有意见,自己就揍他的屁股……

没有人主动请战,袁绍也自得再议,看看如何攻下汜水关。但众说纷纭,却没有一个可行的计较。

此刻,忽有探子揭帐而入,大声禀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坚太守赤盔,来到营寨之前大骂搦战!”

这一下,不用他们商议如何去进攻汜水关了,人家都打上门来了。袁绍也不用再头痛派谁先去攻打汜水关了,当下喝道:“敌军骂营,谁敢去战?”

不是去攻关,而是去迎战,诸侯还是敢的,如果董卓主动前来挑战都不敢应战的话,那么这联军还是散了各自回家去抱孩子算了。

当下,督粮袁术猛对自己手下部将打眼色,此次随袁术前来会盟的大将,有俞涉、乐就等人,都是仅次于头号大将纪灵的猛将。袁术与孙坚互看不对眼,已经多翻争执了,现下孙坚被华雄所败,如果他自己的部将却可斩杀华雄夺回孙坚的那赤盔的话,也可以以此来恶心恶心一下孙坚,嘿嘿,看你能?你再能再强,都被华雄击败,你那被华雄夺走的头盔,还不是我夺回来的?今后,见着俺你都要低着头给老子走远一点。

嗯,袁术心思不纯的想着。

俞涉见到了袁术的眼色,没有太多犹豫,即刻从袁术背后转出,道:“未将愿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小兵之霸途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小兵之霸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袁绍与袁术手下诸将自然也认识,也知道他们的武功深浅,知俞涉武功也仅在他手下头号大将张合之下,有俞涉出战,斩华雄应该不在话下,当下大喜,命俞涉出战,并传令让将士金鼓助威。

俞涉出,帐外战鼓齐起,军士嚣喊,可是,众人伸长耳朵,想听听帐外喊杀声的情况之时,战鼓嚣喊却突然嘎然而止。

“报……”

在帐内诸侯不明所以之时,一探子跄踉扑入,惊慌跪地,结结巴巴的禀道:“俞、俞涉将军出战,与华雄战、战不三合,被华雄一刀斩于马下……此、此华雄现正挑着俞涉将军之首在营寨前来回疾驰显威挑战。”

“什么?”

帐内诸侯大惊,相顾不信。

“这华雄竟然强横如斯?可恨!竟然敢斩盟军大将,竟然敢如此羞辱我们盟军?还真的以为我们天下英雄无人?谁可出战斩了华雄那贼?”袁绍拍案而起怒喝道。

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

韩馥也有自己的打算,他是冀州刺史,按理,袁绍这个渤海太守只是他的部属,可是,现在袁绍却为联军盟主,高出他一头。如今,袁绍的声名已显,似已不把他这个冀州太守看在眼内。如此下去,将来他在冀州也难以再立足。现在,他见无人可斩华雄,便想到,如果自己的部将斩杀了华雄,那么就等于在盟军面前扬了威风,今后谁人不识他韩馥?纵是袁绍知自己手下有大将,也不敢再轻视自己。

袁绍见是韩馥,心里有点歪腻,亦能隐隐的猜到一点韩馥的心思,但是他却还真的不怎么把韩馥看在眼内。如今他主动请战,袁绍却也不好公然拒绝,只好令其手下大将出将。

话说潘凤,说起来还真的相当有来头。在后世,凡是喜欢三国的人,都知道三将有一个无双上将潘凤。只不过,许多人仅只是拿来谈笑,说其虚有其名而无实际。

可是,实际如何?

潘凤,字无双。青州泰安人,高九尺,腰大十二围,使一百八十斤开山大斧。野史介绍,潘凤自幼熟读诗书,畅晓兵法,有经天纬地之才,包藏宇宙之志。每自比于姜尚、张良,许邵评价为“乱世之能臣,治世之英雄”。于此,众人莫能解。

要知道,曹操便被许邵许子将评价为“盛世之贤臣。乱世之奸雄。”而给予潘凤的评价,却要比曹操的更加正面更加高。这是何故?如果潘凤真的只是一个虚有其名的人,那么他又如何当得许邵如此高评?

许邵,相当于一个古时候的职业点评人。看人评物,非常有远见独到,也相当有远见。天下人莫不想得其一评之语,而曹操得到的评价,是带着威迫让许邵评价的,而这潘凤,却是许邵自己评价出来的。由此可见,这潘凤纵然是水货,但应当也不会水到哪里去。嗯,一百八十斤的大斧,纵有点夸张,但也比关羽的青龙揠月刀重了吧?最少,其人有一身蛮力应该能够肯定的。

刘易从小谷藏兵之处来到盟军大营,正好远远的看到了华雄斩杀了俞涉。

俞涉与刘易几翻战斗,好几次都想置刘易于死地,互相是敌非友,刘易自然是不会在乎俞涉的死活,但是对于这传说中的上将潘凤,刘易倒有点好奇,想看看这个被当世评价这么高的人是一个如何的人。

盟军众诸侯,其手下之中的确是颇多能人异士,不过,刘易都还未曾一一去认识。并且,刘易初到盟军大营便与众诸侯闹得不愉快,人人都顾忌刘易的情态,刘易也心知肚明,所以,刘易也没有专门去拜访过任何人。在陈留,也仅只是与关羽、张飞两人会过一次面罢了。

俞涉被斩,应该便潘凤出战了。

现在,华雄的大军陈列于盟军大营之前,刘易自然也不能现身前去叩开大营的寨门,刘易自问可没有那个本事独力面对华雄及他的大军。所以,也只好在营寨旁边的一片树林里等着,等潘凤出阵,看看潘凤与华雄一战是如何被斩的。

当然,如果潘凤真是传说中那样有真本事的话,刘易也想着,是否可以救下潘凤一命。(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喜欢三国小兵之霸途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小兵之霸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