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三国小兵之霸途 > 第四十七章 李儒献策

三国小兵之霸途 第四十七章 李儒献策

作者:一级烟枪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8:50:56 来源:9书院

赵云行军的确是非常谨慎,大军所到的方圆几十里的地方,完全在他派出的探子的监视之下,为此,他沿路留下控制线路的军士,竟然足有大大几千人马。

他的行军路线,从南阳宛城先往西行,绕过一个大圈转往西北,在洛水上游庐氏县附近,涉水过洛河,然后沿洛水几十里外的山林中往下走。因为洛水河两岸,城镇村庄极多,所以,过了洛水之后,赵云为了不暴露大军,便转为夜间行军,一晚,才走那么的四、五十里,有时,仅走三十来里便找一个隐蔽的地方藏好,待孟轲等探子斥候探好前方的情况,等到晚上才再行军。

往往,在行军之前,便要计算好接下来要走多少路,到达地方后,又如何把军士全都藏匿起来。他们有时会钻进密林里过一天,有时候,又会远走十多二十里,躲进一个山谷之中,有一天,还全体躲进了洛水河边的一片芦苇荒泽里,泡在水里一整天。

如果,赵云这一先行的一万大军,到达了离西山皇陵还有百来里的时候,他的军士就只剩下五千骑兵,别的五千军士,都留在后面接应引导典韦、许诸等人的大军秘密行军。

不过,离西山皇陵还有百来里的这段路程,却是最容易暴露的一段路程,因为再往下游不远,便是永宁县城,那儿耳目众多,并且,不论日夜,都有董卓的军队在调动,使得赵云到达那儿之后便不敢再乱动,一连躲了两三天,都没有寻到办法秘密通过。他藏兵之处,是一个叫蚂蚁沟的地方,很突兀的从一片荒野当中陷落下去的一道如夹谷一般的深沟。深沟里长满了荆棘,也积满了死水,他的军士就是躲在这样的一个环境恶劣的地方。时下虽然是春季了,但是依然还有点寒冷,不少士兵在行军的过程之中被冷倒了,主要是躲在那片芦苇荡之时被冻病的,这一部份军士,极需要一个地方休养了,再拖下去军士可能便会有损伤。

就在赵云与戏志才都无计可施,难以秘密通最后一段路程进入西山皇陵潜伏的时候,后面留下来准备给典韦、许诸等将引路的探子斥候来报,说从庐氏县城开出了一军,约有千来人,混进县城里去的细作打探到,原来是永宁县城的董卓军要渡过洛水河到宜阳县城协助守城,抵抗从宛城方向攻来的盟军,所以,为免永宁县城兵力空虚,特从庐氏县城调来了一千来兵马,进驻永宁,代替原来的董卓守军。

而探子也探听清楚了,庐氏县城调来的军士,不是董卓嫡系军马,是临时从庐氏县城征集的士兵。

听到这个消息,赵云顿生一个主意,与戏志才一合计,觉得可行。于是,赵云领着三千骑兵,秘密再回撤百多里,在一片荒无人烟,又是庐氏县到永宁县必经之路的地方埋伏。潜伏了一天,那一千庐氏县城的兵马才来到。待这一千多兵马进入了埋伏圈之后,赵云率着三千兵马齐出,一举俘虏了这一千多的军士,包括引军前来的庐氏县尉,他叫霍保,被赵云一个会合便擒住了。

庐氏县城的这一千多兵马,大多都是庐氏县地方豪族的护院家丁之类的,那些富户豪族,怕不遵从董卓的命令会祸及家族,迫于董卓的淫威才会把自己的护院家丁送给官府充军。实际他们并不是十分愿意把自己人送给董卓的,包括那些护院家丁本人,也不乐意充军的。不过,赵云也没有就放他们离开,而是把他们押到秘密之处严加看押,另外,盘问出董卓派去征兵的将领,审讯他们得知董卓在洛阳一带现下的兵力情况。

如此,赵云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马上押着原庐氏县城的县尉,分出一千来兵马换上庐氏县城来的士兵,前去永宁县城接防。

永宁县城原来的董卓军走得急,也仅只留下五百军士守城,赵云进城之后,亦没有马上发难,先派军士控制了县城,与原来的五百军士在一起,装作守城,另外,派出自己的军士,全部换防在西山皇陵至永宁县城一带的巡逻官兵,把整片地区都掌探在手里。

至此,从宛城进入西山皇陵潜伏的行军路线,总算是全部贯通了。

刘易在西山皇陵的密林营地里等了三天,终于等到了戏志才、颜良,不过,他们的先行军也仅余两千来人进入西山皇陵,赵云则在永宁县城之内,控制着庐氏县尉等人,免得他们生变。

刘易得知赵云居然连永宁县城都控制住了,不由大喜过望,多了一个县城控制在手里,这对于今后的行军更加的便利。现在,就等典韦、许诸、太史慈他们率军来了。

且说董卓在虎牢关,看到盟军势大,日夕焦虑不安。他从那天刘易搦战,吕布不敢出战之后,第二天也并没有让吕布再出战,他知道,有刘易在便可敌得住吕布,只要吕布被敌住,他的帐下众将,怕便没有人再是盟军的那几员大将之敌,轻率的出兵,只要白白折损兵力。

别看董卓暴戾蛮横,但实则却也是一个老谋深算的家伙,他知道出战没有胜算,还不如保存实力寻机再战。他一生当中,都不知道试过多少次为了保存实力而装孙子了。这一次,他亦已经没有了与天下诸侯决战的心,只是一心的想着如何可退了盟军,保住他现在的荣华富贵。要不是他担心守为住虎牢关,怕他早已经返回洛阳去享福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小兵之霸途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小兵之霸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知董卓者,莫过于李儒也,他见董卓终日心神不宁的样子,便向董卓进言。

他知道董卓担心什么以及想要什么。无非就是担心盟军攻破了虎牢关,直逼洛阳,然后逼得他不得不与盟军在洛阳城下决一死战。但是这个决不是董卓想看到的,他李儒追随董卓这么久,从来都没有见过董卓孤注一掷,把自己的底牌全都打出,与人决死战的。他知道董卓这个人,绝对是最为惜命保身的,许多时候,看到情况有点不对,他都会马上逃离,再图报复。董卓可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小人,一个凶狠又诡计多端的小人。也正因为如此,董卓才可以把乱成一团的西凉平定,他才可以把西凉那么多的势力收服,尽为他所用,把西凉变成为他的地盘。

不过,事过境迁,董卓离开西凉之时,几乎把他所有的兵马都带到了洛阳,因此而使得西凉脱离了他的掌控,如今的西凉马腾参加了盟军,与他反目,使得董卓退往西凉的后路被断,董卓担心,一旦虎牢关失守,逼得他要与盟军决军,到时候,哪怕董卓军打胜了,怕也是惨胜,实力损失严重,那时候,就算他退回西凉,怕也难以是马腾的敌手。

李儒便是看透了董卓的这点心思,心里便有了一个想法。

他向董卓献策道:“岳父大人,近日看你心神不宁,要保重啊,今小婿有一策,或许可解岳父大人之忧。”

“哦?文优可真是咱家肚子里的蛔虫,唯有贤婿你才能真正为咱家解忧,那你说说,咱家又有何忧?”董卓卧在卧榻,装出一副镇静又悠闲的样子,懒洋洋的问。

“一忧盟军势力太大,不可与战,但又在此对持,让岳父大人心焦。怕久守必失,因为盟军可以灵活调动,万一秘密调军从别路进击洛阳京都,那么到时候我们便穷于应付。”

“二忧虎牢失守,以盟军现在的势力,哪怕是强攻,也有可能攻下虎牢关,近日他们在关前,未见大型攻城器械,怕他们是在赶制,万一他们要强攻,我看这胜负是五五之数,实属难料。而以小婿之见,岳父大人也绝不想看到与盟军决战导致实力大减。”

“三忧,西凉马腾,他是岳父大人反目,今已经占西凉,断了岳父大人万一兵败之后的后路。”

“四忧……”

“嗯,这些,咱家近段时间的确在想,也算是咱家的烦忧吧。”董卓见李儒还真的一一把他的忧心之事说出来,便摆手止住了李儒,道:“那你说说看吧,有何良策解我之忧?”

李儒施了一礼,道:“岳父大人之忧,主要是因为这天下诸侯的联军,这一策,便是离间盟军诸侯,让他们自己不攻而破,自己撤退,只要盟军一退,那么岳父大人便可以高枕无忧。”

“文优啊,这个,咱家又岂有不知道?可是这天下诸侯,歃血为盟,一心想我咱家的命,岂是那么容易离间得了?想让他们撤军,我看难啊!”董卓有点头疼的道。

“非也,岳父有所不知,前段时日,孙坚军作急先锋攻击我们,后被华雄所败,现正在盟军之后休整。而孙坚之所以败,听李肃李将军所说,他当初与华雄将军偷袭孙坚军的时候,是掌握到孙坚军粮草不继,军心不稳,如此才让华雄、李肃有可乘之机,才敢率军出关袭营。要不然,与孙坚这头江东猛虎的威名,李肃未必敢去偷袭孙坚军的大营。”

“哦?那你的意思是说……”董卓一听,觉得有戏。

“嘿嘿,岳父大人请想,天下诸侯会盟,天下支援,军士岂会缺粮?细作探知,盟主袁绍,为了能够坐稳盟主之位,号令天下诸侯,他特意收缴了诸侯的粮草,由他盟军总部统一分配盟军军粮,便是袁绍心怀私心,竟然任命自己的兄弟袁术做督粮,而孙坚之所以缺军粮,是因为袁术与孙坚素来有所不和,袁术公报私仇,扣压了孙坚的军粮所至。试想,如今孙坚因为袁术的暗害而损兵折将,孙坚的心里对袁术、袁绍兄弟岂会没有怨念?只要我们……”

董卓到了这里,猛然的坐了起来,眼中精光闪闪,想了想道:“你是说离间策反孙坚?这个……”

董卓说着又摇了摇头道:“这恐怕有点困难,其实,咱家与孙坚这竖子,早在西凉的时候便结怨了,想孙坚与我的怨念颇深,再说,天下诸侯十多路,孙坚本已经是我们的败军之将,哪怕是离间策反了他,怕也影响不到大局吧?”

“此一时彼一时,岳父大人难道忘了奉先?”李儒说着,扭头四下看了看,没有看到吕布才压低声音道:“吕布比孙坚更加勇猛吧?还不是一样被我们策反成功投了岳父大人?难道岳父大人觉得孙坚比吕布更厉害?不试一试又怎么知道不能?再说了,能不能策反孙坚不是重要的,只要能说服他退兵,那么天下诸侯必然离心,只要有一个人开了头,日后便会有更多的诸侯退兵,到时候,只剩下袁绍这个光杆盟主,又岂能再威胁利得了岳父?”

董卓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道:“好吧,那你说说看,要如何离间策反孙坚?”

“岳父,三妹董华已二八年华,是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小兵之霸途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小兵之霸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董三妹?”董卓听得眼睛一亮,一拍大腿,啪的一声道:“对对,哈哈,若收得江东猛虎孙坚为婿,更添咱家声威,好好好,那你快快去办吧,可惜没把三丫一起带来,否则,直接把她带去与孙坚联姻,怕孙坚一见便同意了。可惜啊!”

“禀岳父,三妹她……她现在就在虎牢。”

“什么?她怎么会在这里?”董卓惊讶的问,但即又转为一脸喜色的道:“在这就好,快快,你把她带去见孙坚,一定要把此事促成了。”

“呃,岳父大人先别急,这只是一策,而且,此事哪有女婿给自己小姨子去说媒的道理?这事怕要另派一人前去才可以。”李儒见董卓有点迫不及待的样子,不禁心里有点歪腻,丫的,送女啊,急得就似是他自己取媳妇似的,就好似这个女儿不是他的女儿似的。

“哈,对,是我太急了一些,那你说,派谁去好一点?”董卓自己也失笑的道,有李儒之策,他的心情马上便好了许多。

“这个人,要有一定份量,才能彰显得出岳父大人对孙坚的重视,而且还得要能说会道的人才可以。”

“嗯……那就让李傕去吧。平时,李傕也最懂拍马奉承之道。”

“呃,好吧。”李儒有点无语,要是李傕在这里的话,听到董卓如此说他,还真的不知道李傕会不会有别的想法了。

“你说还有别的解我烦忧之策?先一并说来吧。”董卓示意李儒继续。

“二策,是想岳父应该要早有准备,万一真的被盟军击破虎牢关,兵进洛阳,而岳父又不想与盟军决战的后路去处。”

“后路?准备?这个如何准备?现在西凉马腾反咱,你说咱家的后路在哪里?”董卓不解的道。

“关中!”李儒大有深意的道:“关中,便是昔年秦皇起兵统一天下之地,某觉得,万一盟军兵逼洛阳,岳父大人又不想与之决战,那么,为何不先退兵关中长安?再图天下?关中沃原千里,旧都长安,东有崇山峻岭,函谷关、潼关等关隘阻盟军追击,抗盟军于大山之外,北有黄河天险,西有天水城、散关等险要关隘可保长安无优。在长安,岳父退可坐地称王,进可一统天下。”

“长安……长安……”董卓念了两声,又有点疑惑的道:“可是自从大汉从西都长安迁到东都洛阳后,长安都城便荒废经年,现在那里地广人稀,我们若退回长安……这个,怕也难有作为吧?”

“呵呵,这个,为婿也早便想过了,洛阳京城方圆几百里,岳父大人何不早作准备?万一盟军真的不可抗,我们不如……”李儒的眼里闪着一股让人心寒的光芒,道:“不如,尽迁洛阳百姓数百万,如此一来,岂不解决了关中地广人稀的问题了?”

“好!不错,迁都!迁百姓。”董卓一点即明,大叫一声好。

“不过,这迁都迁百姓的事宜,也不能操之过急,突然间要迁徙进姓到长安,怕百姓也不愿意。不过,小婿日前在京,曾听街市童谣曰: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臣思此言‘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今亦传一十二帝。天运合回。丞相迁回长安,方可无虞。今后岳父真要撤兵长安,便得迁帝于长安,以应童谣。”

“东头一个汉?西头一个汉?这……额,咱家明白了,有劳贤婿费心了,不如,你择日便回洛阳京师,负责此事如何?”董卓知道,这恐怕又是自己这个女婿弄出来的玄机。

“好,那小婿马上启程回洛阳,暗中散布这个消息,如果孙坚之事成功,盟军不可虑,到时候迁不迁都也没关系,小婿如此,只是先作准备罢了。”李儒听董卓采用了他的策略,心里也高兴,拜退。(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喜欢三国小兵之霸途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小兵之霸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