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三国小兵之霸途 > 第二百七十九章 铁蒺藜大阵

三国小兵之霸途 第二百七十九章 铁蒺藜大阵

作者:一级烟枪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8:50:56 来源:9书院

群臣在商议,刘易在沉思。

说真的,如果不是担心引发天下群雄兔死狐悲、同仇敌忾之心,在曹操发出伪皇帝血召之间灭了上党张扬会引发天下诸侯群起攻之的可能,刘易还真的想大手一挥,率军先灭了上党张扬再与匈奴人决一死战。

只不过,在这节骨眼上,刘易还真的不好引发与天下诸侯的争战。如此,只好让上党张扬安生多几天了。

现在洛阳,已经成了天下人人关注的地方,每一个朝臣,他们都有一种担忧,都有点担心洛阳会陷于像当初董卓在洛阳时的情况,会被天下诸侯攻伐。所以,他们的话题,无非就是如何在洛阳真正安全的情况之下,再议攻伐匈奴人。

刘表不足为虑,刘易也推断曹操不可能真的会出兵来攻击洛阳,董卓也被阻在潼关,不可能再对洛阳产生威胁。可就是如此,亦有不少朝臣觉得应要小心应对,多少都要留多一些兵力在洛阳,以防万一之变,绝不可轻易的全军尽出与匈奴人一战啊。现在,这是让刘易最为难的,有一种束手束脚的感觉。

难道真的要在并州河东等到匈奴大军杀到?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在河东等着匈奴大军杀到,自己从现在开始就做好准备,与匈奴大军在河东决一死战,这也不是不可。并且,自己也有足够的时间做好周全的准备,因为自己的军队,并不像一般的军队那样惧怕匈奴骑兵的冲击。一战定乾坤,一次过解决了匈奴大军,亦能省去刘易不少的麻烦。

实际上,刘易现在并不怕与匈奴人决战,反而担心匈奴人不敢与自己的大军决战。

要知道,骑兵来去如风,想要寻之与之决战还真的有点困难。并州那么大,如果自己的大军深入并州,主动出击,反而会陷于被动。

究其原因,主要是匈奴人未必会与自己的军队决战。

这与异族人的作战方式有关,异族人的游骑,都是以偷袭为主,他们利用马快的优点,来去如风,一击不中,一般都会呼啸而去,特别是双方兵力相当,又或是自己方面的军队要远远多于他们的时候,他们肯定不会有与对手决战的念头,绝对要避战。这些都是异族人的作战风格了。

在太史慈已经回军河东,失去了占据晋阳的先机,不能把战场放在广阔的河套平原的情况之下,似乎就唯有与匈奴大军在河东决战一途了。

现在刘易要想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河东把来犯的匈奴人击败,进而如何收复整个并州。

如何才能在并州河东把匈奴大军击败,又能极大可能的保存自己的实力呢?

刘易的头脑中不禁想象出了匈奴二十多万骑兵来势汹汹,挥马冲击自己的大军的画面,自己的大军,利用无数强弓利箭、投枪长矛顶住了他们的攻击,那样的情况,与和董卓骑军决战的时候是何其相似?董卓的骑兵都没能在自己的大军身上占到便宜,匈奴人又岂能有例外?刘易想到,以匈奴人的性格,攻击不顺的时候,绝对会像董卓那样,大军会撤退,他们的骑兵要撤退,自己的步兵又能如何呢?不能在这一战中消灭大量的匈奴人,就起不到一战定乾坤的作用。那些撤走的匈奴军,将来肯定会利用他们的马快优点,驰骋在并州,不停的侵袭自己的军队或者城镇,到时候,自己又将要如何收复并州呢?后患无穷啊。

刘易现在担心的是,就怕与匈奴人在并州争战太久,不能速战速决的话,就会消耗自己大量的精力,消耗自己太多的人力物力。

有什么方法可以使得这些匈奴骑兵有来无回呢?

要对付骑兵的方法有很多,可是在河东这样的地型,实在难以找到有利的地方对匈奴大军设伏,他们打不过要逃,自己也没有办法拿他们怎么样,这才是刘易感到最为头痛的。

如果能够把上党占了就好了。若把上党占了,匈奴人对洛阳就不会有什么的威胁,他们肯定不会贸然的绕过上党率军到达河东兵指洛阳。如此,自己就有的是时间与空间和匈奴人周旋。

上党可是一个兵凶之地啊,若有办法把匈奴人引入上党地区,也必能救他们有来无回。想当年战国七国争雄的时候。上党上平之战,秦国白起就是凭着上党地利,用差不多相同的兵力,在长平坑杀了赵国的几十万大军,当年的白起可以做到,刘易相信自己也能做得到。只可惜,上党郡在张扬的手里,凭着地利,不让自己的大军进入。

骑兵!如果自己现在有十来万骑兵就好了。只可惜,刘易现在一时半刻还没能组建起一支精锐的骑兵大军。

刘易苦思冥想,忽想脑里灵光一闪,隐约的抓住了一些什么。

他念头一动,冲殿下的众臣道:“对了,我们洛阳现在有多少铁匠?”

“禀主公,当初从洞庭湖新洲调来了十个铁匠师傅,上百个铁匠学徒,近大半年来,我们几乎就没有停止过征战,军械消耗量太大,单单是打造箭头这一项,人手都不够,后来,就大量从民间招募了上千人,对他们进行培训,两个月前,这批人差不多都可以独立打造一些军器了。后来,为了给民间打造农用工具,又招了一批人手……”荀文若当初曾亲自处理这些事,所以他还记得很清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小兵之霸途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小兵之霸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刘易一听大喜,没有想到自己的铁匠人居然有这么多了。

其实,想想也不奇怪,刘易的军队,箭矢的需求量可是一个天文数字,还有刀剑、长矛等等,如果没有大量的铁匠参与打制,又岂能保证得了几十万大军的装备?这点铁匠,数起来还真的不多,现在也只是堪可维持罢了。

“那铁矿方面呢?够用吗?现在都是从洞庭湖新洲运来的吗?”刘易打断了荀文若的说话问。

贾诩这时用奇怪的目光看了刘易一眼,代荀文若道:“主公,你不知道就在我们洛阳地区都有一个铁矿吗?”

“呃,有这样的事?”

“额,主公还真的不知道啊?”贾诩拍拍额头道:“其实,早在几百年前,这个铁矿就已经存在了,当年七国的时候,是属于韩国的国矿,韩国就是凭这个铁矿打造出精锐的铁器装备军士,才能在强国林立的战国之间存活下来,要不然,以韩国孱弱的国力,早被别国所灭了。”

“哦?这是我孤陋寡闻。”刘易对这些典故还真的知道不多。

“这就是宜阳铁矿。”贾诩掳了一把胡须道:“在几十年前,宜阳铁矿一直是官矿,但在恒帝之后,铁矿差不多就被荒废了,主要是经过几百年的开挖,铁矿似乎被挖完了,近几十年来,几乎没有怎么再开挖。我们从洞庭湖调来的探测人员,经过探测之后,发现在宜阳原来的矿山附近,还有一个矿山,只是不象原来的矿山那样露在外面的,现在,早已经开挖出铁矿石,现在我们用来打造军器的铁绽,就是从宜阳矿山的铁矿里冶炼出来的。所以,现在已经不用再从洞庭湖新洲调运铁绽来了。”

“这太好了!”刘易重重的以拳击掌,站了起来道:“我有了歼灭匈奴二十万骑兵的方法了,宜阳矿山?哈哈,真是天助我也!”

刘易急不住大笑起来。

看着刘易在大笑,殿堂内的群臣全都有点儿犯呆。主要是他们的这个主公的思维太过跳脱了。大家好好的在商议如何应付眼下的天下局势,如何与匈奴大军作战的事,刘易却突然说到了什么的铁匠,从铁匠说到矿山,再突然的跳回来直言说有办法歼灭二十多万的匈奴骑兵。

呃,这可不是对抗,不是击败,而是歼灭啊。众臣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

“主公,主公,这、这如何?哎呀,还请主公快点说出来吧。”

堂下的几个军师,都有点按耐不住了。

“不忙,今天的议事就到这吧,几位军师留下一起用膳。”刘易却止住了笑,挥手退朝,对众臣道:“不是信不过大家,而是这个是军事秘密,暂时不宜广而宣之,诸位大人请见谅。”

“无妨无妨,既然主公已经胸有成竹,我等岂会见怪?再说了,我们只是文员,军事上的事,懂得不多,我们还是去忙自己的事吧。”杨彪带头,引一众朝臣退朝。

众臣议事,仅只是议事,集思广益,如果有办法了,他们这些文官只要去做好他们自己的事就可以了,不用过于担心或过问军事上的事。大汉基本国法上就明确的规定,军政分开,没有特别的准许,一般的文官,不能过问军事上的事。

刘易带着贾诩、荀文若、郭嘉,还有卢植、陈群等人,一起到了皇宫之内的一所宫殿,命人设宴,请他们一一坐下。

“主公,用膳先不忙,还是先跟我们大家说说主公你的计划吧。”贾诩有点迫不及待的说道。

“我的计划很简单,我们就在河东等着匈奴人来,以逸待劳,一举歼灭这一次进犯我们大汉的匈奴二十多万骑军。”

“呃,主公,那可是二十多万骑军啊,以我们大军的战力,要战胜他们估计不是问题,可是主公你是说歼灭?”贾诩不得不抓头道:“要歼灭二十多万的军队可不容易啊,特别是骑兵,现说了,河东地区,多是平野地带,要在那样的平野地区歼灭二十多万骑兵?有可能吗?匈奴人哪怕是打不过我们,他们不会逃跑啊?”

“逃跑?他们只要来了,就别想再逃跑了。定要叫他们有来无回!”刘易目中寒光闪闪的道。

“主公是说要给匈奴人设伏?河东有那么大的一个设伏的有利地型么?”郭嘉都猜不透刘易是在打着什么的主意。

“地型是死的,人是活的,没有那样的设伏地型,我们就不能创造出一个那样的有利地型么?”刘易含笑看着众人道。

“地型也可以创造么?”殿内的众人更加的糊涂了。

“主公,你就别吊我们胃口了,到底有什么的主意,还请主公明示。”陈群这个律法大家也坐不住了,一脸正经的向刘易恳求道。

刘易没再隐瞒,对他们说道:“说起来很简单,我突然想起有一种东西叫铁蒺藜。”

“铁蒺藜,也叫四角钉,只要随便扔在地上,都会有一刺朝上。”刘易不太清楚在汉代是不是已经有了这些东西,所以,便顺便解释了一下。

其实,这种东西,只是一种障碍物,早在战国的时候就有了。

在座的几个军师,他们自然也知道这种东西,他们一听就知道是什么东西了。

“铁蒺藜?主公说这个干什么?”一时还不太明白的众人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小兵之霸途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小兵之霸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呵呵,大家可别小看了这种小东西,这铁蒺藜的用处可大了。”刘易笑了笑道:“我打算,用这种铁蒺藜布置一个大阵,把匈奴大军困在一个固定的地域里,如此一来,他们来了,就逃不了。是生是死,还不是任由我们说了算?”

“铁蒺藜大阵?”贾诩与郭嘉等人面面相觑。

“这、这不大可能吧?就凭铁蒺藜就能困得住二十万的匈奴骑兵?”荀文若也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单单是一颗铁蒺藜肯定是不行,但是如果我们有很多呢?”刘易语气有点阴阴的道:“我的计划是这样的,我们就在一个相对平整的平原地带屯兵待敌,正面,我们只需要用少量的军队敌与之对抗就可以了,然后,两个侧面,一面隐藏着我们的陷阵将士及长枪兵,另一面、长枪兵加弓箭兵一部分骑兵。这主要是堵住匈奴大军向一旁败退,防止他们突围退走。然后,我们就用一部份的骑兵,人人带着大量的铁蒺藜,在匈奴骑兵的背后抛下铁蒺藜,利用铁蒺藜断了匈奴大军的退路。”

“不对啊,主公,正面只用少量的兵力就可以了?那匈奴大军的二十多万骑兵可不是闻着玩的,他们杀过来我们如何抗击?还有,铁蒺藜断其退路?那可是二十多万的大军啊,他们军阵会有多大?有可能是几里、十多里,我们又怎么可能用铁蒺藜断了他们的退路呢?”连郭嘉都觉得不太可能。

“十多里?哪怕是二十里,我想也有可能的。”刘易大气的道:“大家算算看吧,用铁蒺藜,一步方圆之内,扔下十颗铁蒺藜,按这个基数来算,算算二十里得用多少颗铁蒺藜。不管要用多少,我们就打造多少,到时候,我们布下一道长达十多里、宽达几里的……不,或者不用这么远,有一两里都可以了,这样的一个宏大的铁蒺藜大阵,你们想想,匈奴人的骑兵逃得了吗?”

雪……

众人一听,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这可还真的是大手笔啊,真要布下了那样的一道人造障碍,还真的有可能断了匈奴人的退路啊。

一平方之内,其实也不用扔下十颗铁蒺藜那么多,有五颗左右也足够了,就按每平方扔下十颗铁蒺藜来算,十多里长,三四里宽阔的区域,估计要铺满铁蒺藜得要几十上百万颗的铁蒺藜。真要做到,还真的是一个惊人的壮举了。

刘易见众人面面相觑,自己自顾的道:“现在,让我们洛阳所有的铁匠开始打造铁蒺藜,不够人手,就从军队里调用,先按现在的人来说吧,两千铁匠总会有吧?每人一天打造十颗,那么一天就能打造出两万铁蒺藜,十天就有二十万,但是,他们一天就仅只能打造出十颗吗?所以,只要铁绽能跟得上,让铁匠们从现在开始打造,十天下来,便能打造出百万铁蒺藜来。所以,这并不是不能采用的办法,也不是不可能实现的办法。”

众人一听刘易如此计算下来,亦不禁暗暗的点头,觉得如此,还真的不是不可能。最重要的,这种铁蒺藜的布阵太方便了,只要随便扔到地上,不管怎么扔,都会有一根刺是朝上的,不用事先布置,就只等匈奴大军与自己方面的军队交战了,再派出骑兵用大麻袋装着铁蒺藜,打开袋口,一路驰过,让铁蒺藜自己撤在后面,这个铁蒺藜大阵就可以布置完毕。方便快捷。

“妙啊!真是妙,主公,我等虽然自持智计过人,可是,比起主公的妙计来,我们还真的拍马不及啊!”一众军师还真的对刘易这个奇妙的计划感到佩服。

刘易摆摆手道:“这个不算什么,毕竟,要实行这个方法断匈奴骑兵的退路,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布铁蒺藜大阵是非常简单方便,可是如果我们没有大量的铁匠,没有一个就在附近不远的铁矿可以供应大量的铁矿,我们也没有办法实行这个方案。”

“现在不知道匈奴人大军什么时候全杀到河东来,主公,咱现在就去命令铁匠开始打造铁蒺藜。”卢植霍地跳起来,准备出去下令。(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喜欢三国小兵之霸途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小兵之霸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