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三国小兵之霸途 > 第三百二十一章 铸钱

三国小兵之霸途 第三百二十一章 铸钱

作者:一级烟枪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8:50:56 来源:9书院

家政法的制定只是一个小事,如此也只是解决一些未来的隐患罢了。

一个新汉朝的成立,一个真正和平安宁又民富国强的国度成立,要涉及到的方面实在是太多了。可以说,数不胜数,刘易平时也只能想到一个处理一个,碰到一个处理一个。也幸好,几个军师及一些朝臣都是有才干谋略的人,只要自己说一个头,定下一个大致的方略,他们就能按这个方向去实行,想出一些可以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来。这样,才不会让刘易太过抓瞎。

刘易也算是两世为人了,不管是前世今生,刘易本来都是一个普通人,哪里有什么的雄才大略?统治一个国家的事,刘易本来是想都没有想过的啊。

若不是有后世后现代文化的识见,许多事,刘易还真的不知道要如何去处置,当然,太阳能手机里的百科全书,亦给了刘易很大的帮忙。

说起来,这个古时代,与后现代有着很大的分别,治理国家、统治百姓,也没有后世那么的复杂,那么多的项目。

就这汉未时代的情况来说,一般的平民百姓要求的并不多,他们大多都是生活都难以为继的人,只要刘易有办法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能够有一个地方让他们安身立命,这些百姓就会非常的满足,就会崇拜拥护刘易,忠心耿耿。

所以,暂时来说,刘易要治理大汉,也相对比较简单。只能解决百姓的吃穿住问题,别的一切都好商量,可以慢慢的去完善新汉朝的制度。

家政法其实也就是劳动法中的一种,只要制定好一些法规法纪,可以确保那些下人侍者的相对人身安全就行了。当然,这个问题,现在并不是什么的大问题,刘易现在提出来,只是让大家有时间可以慢慢的解决。

不过,戏志才、贾诩等人,也从这件事当中,看出刘易的确是为了大汉,为了大汉百姓尽心尽力,事无大小,都非常重视,并且,还能想出一些可行的方案,让他们更加的尊崇刘易,深觉大汉若是在刘易的统治之下,大汉一定能够得到振兴。并且,将来一旦真的统一了大汉,可能并不是振兴那么简单,极有可能,将来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远超过去任何一个朝代的太平盛世。

几人聚在一起,秉烛夜谈,所涉及的,并不只是单单的将来下人使用问题了。他们又乘机提出了许多一些有关于民生的难题。

比如,盐的问题。盐的食用,华夏人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也早已经懂得用海水煮盐的方法。但是,历朝历代,民间的食盐,都是掌握在官府手里,一般人,不能私制食盐,否则,罪可抄家灭族。

虽然说,华夏有着万里海域,有用之不尽的海水,可晒或煮出无数海盐,但国人却一直缺盐。眼下,百姓用盐,都要官府配给的。

刘易夺得了洛阳之后,百姓用盐,也是一个问题。洛阳可是内陆,远离海边,难以自制食盐,现在,天下被诸侯割据,到处都是战乱,以前供应食盐的官方机构,早已经停止了运行,甚至已经没有了这个机构。然而,现在的情况,又难以从那些诸侯的手里得到食盐,必须要派人去与他们协商购买。

现在洛阳百废待兴,一时半刻还没能够完善到这方面的事。现在,天下诸侯,恐怕都对新汉朝有一种敌视的情绪,怕也不会与新汉朝有这方面的贸易往来。再说了,一路千万里,路过无数个势力地盘,别人能让运盐队伍安全通过么?没有一条可行的线路把食盐运来洛阳啊。

不过,他们拿这个出来和刘易一说,刘易借茅厕之机,拿出太阳能手机来查看了一下,发现并州河东之地有产盐之地。这里面还有一个传说。古人从河东盐池中引水至旁边的耕地,每当仲夏时节,遇到刮大南风时,一天一夜耕地中就长满了盐花,当地人把这叫“种盐”,盐的品质非常好。

其实,后人对于古人用盐有过一些误解,以为古人食盐,都是食一些粗盐,一些味道苦涩的盐巴。其实,古人对于食盐,早就很有讲究了。

这种河东的“种盐”,就是战国秦时的吕不韦的《吕氏春秋?本味篇》里的记述。

书中记述“种盐”:“和之美者,阳朴之姜,招摇之桂,越骆之菌,鳣鲔之醢,大夏之盐,宰揭之露,其色如玉,长泽之卵。”意思就是说最好的调料是四川阳朴的姜、湖南桂阳招摇山的桂、广西越骆国的竹笋、用鲟鳇鱼肉制成的酱、山西的河东盐、宰揭山颜色如玉的甘露、西方大泽里的鱼子酱。

由此可见,古人早就知道一些精盐,也食用精盐,只是,可能这些盐只是被一些富裕的人所食用,一般的平民百姓没能够接触到罢了。

不管怎么说,既然河东郡有产盐的地方,那么就可解决了百姓食用盐的问题。

不过,河东的盐场,可能早已经成为历史,这个,只有派人去调查一下,看看哪里有盐矿。要知道,黄河之水是淡水,不太可能产出食盐的,但是在河东流过一些地方,放水灌田,田地就能产出“种盐”那就证明,河东的地方有盐矿,河水流过,浴解了一些分子,经过日晒后,成了盐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小兵之霸途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小兵之霸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河东郡也不是太大,只要花时间,就肯定可以找得到盐矿。

嗯,食盐的问题,其实也只是暂时的,只要刘易控制了长江流域,就可以打通航道,将来,可以直接在海边建起盐场,制盐运回内陆。

除了这此类种种的大小问题,还有一个极待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新汉朝缺钱的问题。

贾诩这个财政大臣说道:“主公,我们现在所管治的洛阳、并州之地,此两地的百姓数以百万计,这些百姓,现在几乎都是一穷二白,我们要谈国富民强谈何容易啊。”

原来洛阳的数百万百姓,被董卓纵军抢掠一空,几乎所有的钱财,都落入了董卓之手。而并州的百姓,他们本来就贫苦,根本没有什么的钱财,再加上,异族人也常常入侵劫掠,原来的官府,又层层剥夺,可以说,一般的百姓人家,能够搜得出几十个铜板就相当不错了。

如今,已经不只是一些普通百姓的问题,就是一些原来的富户人家,也没有多少钱财。

而新成立的新汉朝,国库等于零。要不是打了几场大胜仗,得到一些战利品,新汉朝可能会更加的贫穷。还有,如果不是一南一北的两个基地的支持,现在的新汉朝也难以维持下去。

可是,两个基地的钱财都是从哪里来的?这个,是要靠两个基地不停的生产出一些特产,拿到别的地方去售买而得到的钱财。如果没有一下子增多这么多百姓,可能也不用出现缺钱的问题,但是,现在可不同了,单单的靠两个基地的收入,根本就不可能再支持得了一个汉廷的运转。还有,洞庭湖新洲被刘表经济封封了这么久,等于长达一年两年没有什么的收入,这就使得刘易现在一穷二白。嗯,总之就一个字,穷!没钱。

虽然说,暂时来说,新汉朝洛阳、并州之地的百姓并不需要用到太多的钱,可是,如果连新汉朝廷都没钱,那就不好办了。

百姓没钱,他们暂时用到钱的时候并不会太多。因为,官府暂时还会援助着他们。

嗯,现在的百姓,他们只需要专心生产就可。粮食,官府暂时还会配给,他们所产出的粮食,都会交纳给官府由官府来分配,这些都是百姓们自主发起的动作行为。不过,刘易早已经让荀文若等推行了今后只按田地的情况收取一定粮税的政策,虽然一时半刻还没能够全都如此,但相当一部份地区,已经开始实行这样的政策了。这是百姓吃的问题。

百姓用具,亦有百姓进行统一的安排调配,他们的穿着问题,也有新汉朝的坊织工房解决,住房方面,也有官府派人协助帮忙他们解决。

可以说,百姓现在需要用钱的方面,还真的不会太多。可这仅只是一般百姓的问题。那些不务生产的人,如果没钱,那就不行了,比如,新汉朝各级的官员,如果没钱给他们,他们平时吃穿什么?嗯,虽然也有官府配给,可是,他们还有家人啊。没钱给他们家人用度,他们的家人又怎么样过活?时间长了,谁还有心思再为新汉朝工作?

这些都还是暂时的。将来,当官府不再统一配给百姓用度,让他们独立生活的时候,那时候,他们要用到钱的方面就多了。

随着发展,一般人都不会满足于仅能吃饱饭、有衣穿、有房住的。有了条件的话,谁不想吃好点?穿好点?住好点?但是,如果没钱,能吃好穿好住好么?

比如,百姓领了田地种粮,今后只交纳一定的粮税就可,他们所种的粮食,有了更多的余粮。这些吃不完的余粮怎么办?他们就会想卖了,然后用卖粮的钱来购置一些他们需要的东西。可是,如今大汉新朝都没钱,有钱的人很少,谁有钱买他们手上的余粮?

若到了那个时候,官府也总不能白白要了他们的粮食吧?也更不可能同意百姓把他们的余粮卖到别处去。

刘易了解到了这些情况,又很是抓头,不过,脑里灵光一闪,马上就想到了堂堂一个朝廷,怎么能没有一个银行?新汉朝没钱,难道就不会自己铸造么?既然是新汉朝,就等于不同于旧汉朝,现在,也应该是时候成立一个钱币发行机构了。

刘易想了一会,才说道:“我看可以这样,我们成立一个钱帛发行机构吧,我们新汉朝,不能没有自己的钱帛,现在,也是时候搞起来的,我们自己铸造铜钱。”

“铸造铜钱?”戏志才等人一听,全都瞪大眼睛。

特别是荀文若,他脸色有点灰白的道:“这、这不太好吧?私自铸钱,罪可抄家……呃……”

不管是后现代或是古时代,钱币的发行,都是非常严格的,除了朝廷,谁敢私自铸造钱币?

不过,荀文若说着,一下子闭起嘴,没再说下去。

刘易接口笑道:“哈哈,你们都不会忘了吧?我们现在可是新汉朝,不再是旧朝了。我们铸钱,可不是我们私自铸钱谋取私利,而是新汉朝铸钱罢了。”

“可、可是……这样行不行?我们私自铸铜钱,会不会造成通货膨胀?”贾诩还真的没有想到要铸造铜钱的问题。

“还有,这个银行又是什么?”

“对了,就算是我们铸造了铜钱,又要如何发行出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小兵之霸途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小兵之霸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房内的人,七嘴八舌的问刘易。

“这个,我们一条一条来说。”刘易道:“首先呢,我们新汉朝要成立铸钱部门是必须的,我们新汉朝现在一穷二白,没有钱,根本就不能谈得上发展。”

“我倒赞同主公,怎么说,我们新汉朝就是一个国家,怎么能没有自己的铸钱部门呢?”戏志才同意道。

刘易一边想着,一边慢慢的道:“而且,我们要铸的钱,可不是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旧朝铜钱那么简单。我们要铸银币。”

“银币?我们大汉的银很缺少啊。”贾诩一听,马上道:“而且,银币也太过金贵了,一两银可以换一千个铜钱,谁能用得起银币?”

“呃,我说的银币并不是真正的银,不是全都是银的。”刘易挥挥手道:“我说的渡银……”

刘易说着,突然住了嘴,抓抓头道:“算了,这个和你们说不通,还是等我和铁匠他们研究过再说吧。反正,那些银币看起来是和银一行,是白的,但其实不全是银,也只是铜钱罢了。”

“哦,那我们倒要拭目以待了。”

“可是,这不同于铜钱,别人会认可这些钱币么?”

他们又有疑问。

刘易道:“我们所铸出来的钱币,肯定不同以前的铜钱,而且暂时只会在我们能够统治的地方发行,还会有不同的币值的。不再是以往只有一种铜钱。我们的铜钱,也会有一些防伪的标志,别人的防造不出来的。”

刘易想过了,眼下的铜钱,用起来实在是麻烦,一千个铜钱才值一两银,而银呢,其实也是用称的,每一次稍为大笔一些的购物,都得要携带大量的铜钱或银,还要带着称,而称呢,也有着不同的标准。虽然说秦皇统一天下的时候,已经统一了度量,大汉的度量单位,也是统一的,可是,古人所说的一斤,不同地方,还是存在着不少差别的,也不是后世标准的一斤或一公斤。还好,刘易有太阳能手机,有一个重力压计,可以定下标准的重量单位。

刘易觉得,要趁这个机会,把后世的市斤及公斤确定下来,让汉人可以从现在开始,能够使用标准的一些度量单位。

钱币方面,刘易计划这样,一个渡银银币,就相于对后世的一元钱。发行的时候,朝廷用一个银币换回三个铜钱。毕竟,用后世的度量来算,这个时代的一个铜钱就相当于后世的三毛多。这样换,谁也不吃亏。另外,也发行一些铜钱,每一个,相当于半元钱,也就是五毛,至于一毛两毛的,就不要了。

银币,也要弄一些含银量高的或者是纯银的,作为一些大币来使用,比如,有十元的、二十、五十、一百元的。再大币值的,可以用金币来代替了。

如此,可以实现与后世一样的价值观。

银行呢,就是朝廷与百姓之间的一个中介,朝廷铸好钱币之后,就通过银行发行,百姓可以通过银行来交换新汉朝发行的钱币。将来,银行也会起到一个信托的作用。等条件成熟之后,会发行银票,若大汉统一之后,刘易甚至还会考虑要发行一些纸币来代替钱币,但是现在还不可能这样弄的。百姓也不会接受纸币。也只有统一大汉之后,社会稳定了,再有可能再那样。

不过,要真正发行自己的钱币,也不会这么简单,还有许多问题要考虑到。所以,现在只是让他们开始着手准备,并不是马上就要开始。

但一些道理,刘易还是要和他们说清楚一点的。

刘易道:“我们新汉朝穷,百姓也穷。国富民强,说白了,就是要让百姓也富裕起来,但如何让百姓们也富裕起来呢?如何能让百姓永远忠诚于我们新汉朝呢?我想,只要让我们的百姓不但有吃有穿有住,还能让百姓们获得财富,如此,百姓们才会永远的忠诚支持我们的新汉朝。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得到真正的振兴大汉,如此,我们所做的事,才会有实质性的意义。”

“可是,我们现在这么穷,哪怕是铸造出钱币来了,我们也不可能凭这些钱币就国富民强了吧?如果真的是这么简单,历朝历代拼命铸钱就可以了。”贾诩不太理解的问。(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喜欢三国小兵之霸途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小兵之霸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