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史上最强崇祯 > 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总督

史上最强崇祯 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总督

作者:崛起的石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3 00:08:28 来源:23小说

在回宫的路上,崇祯皇帝走的很快,因为心里实在窝火。

本来这次出来是打算和陈奇瑜换个地方边走边谈,谁成想出去之后正事是一句话没说,却发现了自己脚下一堆见不得光的烂事儿。

走回暖阁之后,王承恩、李若链、魏藻德还有几个人早已经收到消息等在这里,崇祯皇帝一屁股坐在位子上,说道:

“王承恩,拟旨。把那个成国公府的管家还有什么叫朱桢的所谓皇亲国戚,一块儿给朕拉到菜市场砍头,让老百姓看清楚,就算皇亲国戚犯了法,朕也是一视同仁!”

“真是狗屁的皇亲国戚。”说到这里,崇祯皇帝轻蔑的笑了笑,挥手又道:

“立即传话给方正化,就说晚宴的人身份验明之后,那两条街的掌柜和东家就放了吧,他们也不容易。”

“只要是发现官员,一律打入锦衣卫诏狱严刑拷问,兵部侍郎金之俊、顺天府的知府宋兴武那头儿,你们三厂一卫就可以开始逐一抄家了。现在银子用的紧,有点进账总是好的!”

言罢,崇祯皇帝看向魏藻德,恶狠狠道:

“上头的不敢闹事,下面的倒依然我行我素,日子逍遥快活!魏藻德,你回去之后赶紧叫那些官员到你府里谈一谈,就说是朕叫他们去的,让他们管管下面的门生故吏。”

“今后朕也会时不时会下去走走,但凡再发现有什么小吏在下面作威作福,上头给他们当大树乘凉的,一个都不会放过!”

魏藻德面色惶恐,心道皇帝这次忽然跑出去可真是所有人都没料到的事,定然发现了不少事情,如今可能正在气头上,他自然不敢多说什么,赶紧接旨回府去叫人了。

魏藻德跑出去没多久,王承恩便是问道:

“皇上,听说今夜晚宴成国公府给他们出头了,那边儿要不要派番子处理一下?”

闻言,崇祯皇帝沉吟半晌,摇头说道:

“暂时不必!明日一早,你亲自登门去敲打敲打,最好让这老家伙派个直系的子弟去国子监,要是他装疯卖傻,你就把话说的明白点,这样朕和他都放心!”

“老奴明白了。”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转头说道:

“李若链,今夜就带着锦衣卫上街巡查,把京城物价给朕一条街不差的摸清楚,尤其是朕今日去的那两条街!还有你,新建伯王先通,速带乙子营上街巡夜,配合锦衣卫行事。”

“你们二人听好了,巡查过程中如遇恶奴阻挠,青皮滋事,商户卖傻,都给朕当成乱贼剿了!”

“臣等这就去办。”李若链和王先通互相对视一眼,点点头退了出去。

安排完今夜的事情之后,崇祯皇帝松了口气,对着面色复杂的陈奇瑜问道:

“陈爱卿,现在你该明白这大明已经乱成什么样子了吧?”

“臣明白了。”

陈奇瑜本来是被充军戍边,很多消息都没有跟得上潮流,若不是听说李自成已经建国大顺,自称永昌皇帝,他还一直以为这伙人仍然流寇这种乌合之众。

若不是今夜和皇帝肩并肩出去走走,陈奇瑜还真就不能发现皇帝拯救大明的决心有多么坚定,也不会对天下间糜乱的状况有什么了解。

此刻的他,已然是不再托大,觉得事情有些棘手难办,似乎已经在思虑整体的对策献给崇祯皇帝。

看陈奇瑜眼光数变,崇祯皇帝自然明白他在想些什么,开门见山的道:

“朕此次召爱卿回来,就是为托付重用,本来想和爱卿仔细说说剿贼事宜,但时局紧迫,容不得多说了。陈奇瑜听诏。”

陈奇瑜浑身一震,赶紧跪在地上山呼万岁。

“即日起,官复原职,以东阁大学士兼领兵部尚书衔,加太子太保,擢为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五省军务,赐尚方宝剑,专办流贼。”

try{mad1();} catch(ex){}

崇祯皇帝见陈奇瑜久久不能起身,便是亲自将他扶起来,说道:

“爱卿什么都不必和朕说,此次剿贼不必着急,朕明白,流贼已成气候,今时不同往日,你可先了解清楚如今形势,再行出京。”

......

入夜,陈奇瑜在驿馆之中辗转反侧良久,一直未能入眠。

这次和皇帝出去之后,他已经对皇帝非常信任,并且对天下间糜烂的现状有了清晰认知,闯贼做大,而献贼尚在四川。

想到这里,陈奇瑜忽然起身点起油灯,在桌上画出宁武关地形图,沉思半晌,又是拿出本子开始写写画画,已经达到忘我的地步。

这一夜谁都不好过,陈奇瑜再受皇恩,又可以大展身手,但时局却比之前败坏了数倍有余,不敢托大的他自然是在驿馆想了一晚上剿贼方略。

崇祯皇帝无心春事,对不久前在自己脚下发生的事耿耿于怀,正负手站在暖阁门前细细思虑着什么。

宁武关大战仍在继续,先前无往不利的大顺军在这里劳师动众、折损数万却被不得存进,李自成此刻已经有些精神失常,在营中大兴杀伐,接连杀了几个攻关不利的大顺将领,搞的人心惶惶。

还有清军大营之中的多尔衮也是气不打一处来,愁容满面,对大清能否取得京师仍是深有疑虑。

甚至在其心中,已经有了些不战而退的想法。

崇祯十七年,对于鞑清来说就是顺治元年,对于大顺来说,便是永昌元年,对谁都算不上是好过的一年。

这一年,崇祯皇帝忽然英明起来,下坡路走了几十年的大明王朝总算是借机往上爬了爬,先后对大顺军和清军取得两次大捷,就连饶余郡王阿巴泰的首级都挂在了北京城头。

不过话说回来,谁又能知道崇祯皇帝这英明会不会像最初那样转瞬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