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史上最强崇祯 > 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儿还得倒贴?

史上最强崇祯 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儿还得倒贴?

作者:崛起的石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3 00:08:28 来源:23小说

“所谓美名,不过是沽名钓誉而已,朕不在乎这些,也就不怕你们在后面嚼舌根。再者说了,如今这大明有了报社,尔等死后究竟如何,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这些都由朕说了算,还是未知之数!””

崇祯皇帝说着,转头慢慢走回上面,换了副笑颜,说道:“阁老,继续吧。”

“臣...谨遵皇命。”魏藻德本以为崇祯皇帝这段时间不怎么杀人,是开始重视名声了,但现在才发现自己错了,而且是打错特错,当下,他也是赶紧清清嗓子,继续喊道:

“皇帝次女媺娖。媺,美也;娖,谨也。初年受封坤兴公主,现年为长平公主,驸马亲迎、大礼——”

群臣都是惶恐的点头,再也不敢说什么。

这位皇帝方才还是满脸的杀气,不过是转了个头,看眼群臣眼里却和玩变脸一样,立马变得晴空万里,根本看不出来前不久发生了将两名官员打入诏狱的事儿。

实际上,所谓古婚六礼,无论皇家还是普通百姓,都是要遵行的。

虽然皇帝钦定了驸马,但也绝不可能在形式上敷衍了事,一般的小家百姓在成婚时都要按部就班,尽量显得庄重,以此来给女性更好的尊重和体验。

世称尊贵的皇家除六礼之外,还在接近三百年的时间之中,向其中掺加了其余大大小小的各种礼节,便是更加复杂了。

这些东西崇祯皇帝虽然不怎么懂,但是所幸,礼部和司礼监那些人在这件事上都十分重视,礼节方面,没有人比文官更加了解。

当然,不是说非要用那些东林党不可,帝党之中,除了户部尚书倪元璐等人以外,就连冯铨和魏藻德这种没什么大能力的,都对此事颇有研究。

这次公主大婚,在崇祯皇帝的刻意要求之下,其实还是相当简化的,许多繁琐的步骤都被删去,半天不到就已经完成的差不多。

经过前面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五项大礼以后,最后也是最为隆重的,便是身为驸马的张煌言“亲迎”公主进门。

本来亲迎这个步骤是要挑选黄道吉日另外进行,但是崇祯皇帝为了今早结束此事,也是降旨将六礼在同日之内一并完成,算又是开了个先例。

到了这个地步,就全要看张煌言自己的表现,因为皇家这边已经把该做的全都置备齐全了。

长平公主大婚之前,报社和各地衙门就已经宣传了几个月,这天更是闹的全城人尽皆知,街上每隔几步距离就要被差役们挂上大红灯笼,张煌言一行亲迎队伍前往太庙告礼的一路上,更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整个皇宫中都洋溢着喜气,无数的太监、宫女们拿着各种把式进进出出,一边布置一边又在谈天说笑,给平日威严整肃的大内增添了不少生机与活泼。

实际上,许多宫女和太监在这一天,于公于私都会是最高兴和兴奋的时刻。

来到庙前,按照惯例,张煌言已经换上一身大红色公服,正色行大礼参拜,朗声告曰:“国恩贶室于儿臣,以大明崇祯十八年平六月二日亲迎,敢告,诸祖皇帝圣安。”

说完,张煌言站在原地不动,又是继续向庙内行大礼参拜。

try{mad1();} catch(ex){}

在他参拜的时候,穿着大红色服饰的太监们便是赶紧在几个大太监的带领下鱼贯进入主殿,一行身着华丽盔甲的大汉将军紧随其后侍立在殿外,太监们则是在将手中捧着吿祭所用的鸿雁及各种物件陈列在主殿庭上后陆续退出,大汉将军亦是跟在太监们身后,不会在殿外多做停留。

与此同时,穿着大红色并带有金丝纹饰礼服的长平公主,在宫中女官秀梅等人的带领下前往奉先殿,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已经和周皇后稳稳坐在北位,就等着公主来辞拜。

看着款款而来的长平公主,崇祯皇帝看得愣了,这还真是人靠衣装,平日看多了没发现怎么样,这时候再一看,这特么简直就是人间仙女啊!

崇祯皇帝有些后悔了,把自己女儿送给张煌言,自己还倒贴了不少物件和银两,是不是太便宜这小子了?

周皇后还以为崇祯是因为即将与女儿分别而过度伤心,心中不免也是忧伤,轻轻抬起左袖,用袖子上的凤饰替崇祯皇帝掩面,以免失了君王的体统和威严。

看着面上已经有些泪花的周皇后,崇祯皇帝虽然知道她会错了自己的意思,但也是象征性的抽几下鼻子,握住周皇后的手,伤心说道:

“皇后不必担忧,女大哪儿能不嫁人?媺娖不过是出宫居住,朕早已命人在宫外建好公主府,气派的很,若是皇后想念长平了,只消和朕说一声,便是随时可以去看她了。”

“臣妾谢过皇上。”周皇后紧紧握着崇祯皇帝的手,方才还是深情款款的眼神,回头看向殿下的时候,却已经充满了一国之母的威严。

“自今日起,儿臣便是要下嫁于张家。宫墙高深,亦不能阻拦父女、母女之情,儿臣还会定期入宫拜见父皇、母后。”说着,长平公主也是潸然泪下,哽咽道:

“父皇,从前您是最疼爱儿臣的,但是儿臣全然不解,事到如今,方是幡然悔悟,父皇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我朱家江山着想,儿臣以您为荣。

父皇,今后儿臣不能在您身边提醒您早睡了,您就不要再批阅奏折到太晚了,万事以保重龙体为先,大明社稷和黎民百姓的安康,还要靠儿臣的父皇才行啊。

母后,您是刀子嘴豆腐心,平素为儿臣操劳最多的就是您,今后儿臣走了,母后不要过于挂念儿臣,儿臣还是会尽量入宫陪伴在母后和父皇的身边。”

按理来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