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史上最强崇祯 > 第二百零三章:夺权之辩

史上最强崇祯 第二百零三章:夺权之辩

作者:崛起的石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3 00:08:28 来源:23小说

所谓的东林、帝党之争,实际上还是崇祯皇帝的皇权与群臣的权利争夺,但凡遇上稍有作为,不顾颜面的皇帝,这种可笑、荒唐的争端也便不会有什么悬念。

现在正是这个情况,一旦手握兵权的崇祯皇帝不顾及后世可能传来的骂名与黑历史,东林党也便如同褪去衣衫的处女一般,只能等着淫笑不已的帝党众人压将上来,却是毫无还手之力。

事实上,崇祯皇帝也是考虑到万历年间曾发生的国本之争。

东林党人津津乐道的国本之争,便是发生在万历皇帝宠爱郑贵妃,想立现在的福王为太子这样一个背景之下。

按辈分来讲,万历皇帝是崇祯皇帝的爷爷。

尽管万历皇帝贵为一朝天子,但这样的想法为自诩清正的东林党人所不许,他们认为此举有违纲常,不遵祖制,万历皇帝越是想立福王为太子,东林党人则越是与之作对,纷纷拥戴皇长子朱常洛,由此拉开了长达十五年的万历朝国本之争。

东林党的道理很简单,仍然是用道德约束和掣肘皇帝,那个年代,朝堂上国本之争愈演愈烈,东林士子则是在朝堂下不断煽风点火,说什么万历皇帝被一个女人勾去了心魄,为一个女子而误国误民。

国本之争的**是铤击案,与崇祯皇帝在暖阁外遇刺的事件如出一辙,铤击案之后,万历皇帝对朝堂上的东林党彻底失望,对你来我往的党争亦再无兴趣,结果就是福王离京就藩,皇长子朱常洛稳固了太子地位,是为明光宗。

说起来,这位光宗皇帝也是可悲的很,做了党争的牺牲者,继位仅一个月便是由于红丸一案而驾鹤西去。

东林党人称此为一次伟大的胜利,因为万历皇帝为了立福王为太子,在国本之争**逼退了四个内阁首辅,革职、充军、发配、庭杖大臣也有一百余人,自然是下足了决心。

但是最后,贵为天子的万历皇帝为了颜面却还是妥协,这个妥协,实际上相当于皇权对东林党集团的不作为。

现在的崇祯皇帝为防患于未然,便要将这个尚在萌芽之中的问题处置干净,自己可是根本不会顾虑万历皇帝顾虑到的任何问题,颜面哪有性命重要?

虽然太子朱慈烺人称年幼有位,善对且重法度,但他却是东林党一手培养起来,现在的崇祯皇帝不是历史上的那个,素来对自己这个便宜儿子没有什么感觉。

正巧今年除夕时值双喜,周皇后有孕,崇祯皇帝一方面寄希望是个儿子,想着重培养,继为大明皇太子,另一方面,却也要为日后东林党可能的行动做准备。

后世来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一山不容二虎,朝堂上有了说一不二的皇帝,那就不能再有什么“众正盈朝”的东林党,要是朕说一句他们反对一句,那还能做成什么事了?

所以,内阁次辅蒋德璟等一些有识之士都是明白,这次贪污事虽大,但却还远不至于如今这大张旗鼓行瓜蔓抄的地步,完全是皇帝借机发难,想从东林党手中拿回权利的有作为之举。

回到内宫之后,崇祯皇帝迎来一名仁寿殿女官,说是懿安皇后有请。

其实,自打穿越过来以后,崇祯皇帝一直都在刻意避免与懿安皇后接触,一方面是怕被这位皇嫂看出破绽,另一方面,也是不想让后宫沾染上什么政事。

这次懿安皇后主动传唤,想必是听闻了朝上的事,崇祯皇帝心道躲不过去,也只好点头跟随女官前往仁寿殿拜见懿安皇后张嫣。

try{mad1();} catch(ex){}

为了避嫌,崇祯皇帝一般都是在殿外隔着屏风与张嫣对话,但是这次,张嫣却移开屏风,示意崇祯皇帝单独进来,说是要好好的聊一聊。

“妾听闻皇上今日在大殿上再行株连九族、夷平十族之事,又罢黜、东林百官,命山东总兵牟文绶包围孔府,牵连甚广,可有此事?”

张嫣今年虽已年仅四十,但仍是丹眼凤眉,体态丰盈,窈窕端丽,坐在那里有一种不怒自威之感,张嫣问话时略有怒意,但神态间却尽是担忧之色,显然是在为崇祯皇帝的大动作而担心。

历史上,张嫣为崇祯皇帝的继位是出了大力的,崇祯皇帝自然明白她是在为自己考虑和着想,行礼点头说道:“有此事,正是朕所为。”

“张国维、房可壮等人欺蒙蔽圣,其罪当诛,但诛九族、夷十族等已是极重的刑法,就此断定天下所有东林士子皆同此类,大行其事,罢黜东林,皇帝是不是有些过于急躁了?”

“哼,此类数倍,就该尽诛才是。”崇祯皇帝起身之后坐在下首,冷哼一声,说道:“不知皇嫂可还记得国本之争?

贵为天子却被群臣掣肘,是何道理?

更何况,铤击、红丸、移宫三大案,哪一样和这些东林邪党脱开关系了?

皇爷之恨、皇兄之仇、蒙蔽之怨,如今这些新仇旧恨加在一起,也是时候彻底清算,让他们知道知道,这天下是我朱家的,不是他们东林党的!”

说着,崇祯皇帝在张嫣的目瞪口呆之下起身,摸了摸矗立在仁寿殿内龙头异兽,继续说道:“若皇嫂是担忧无人做官,大可不必,我大明什么时候少过要当官的人了?

国朝人才济济,岂止东林党一途?

东林不用,朕还可以用浙党,齐党,甚至可以将初年罢黜的阉党从臣尽数召回,只要他们肯为朕办事,尽心竭力的为皇家办事,又有什么区别?

正所谓‘宁用干吏而不用清流’,朕以为,干吏者,国之利器也!朝堂上没那么多重声名的所谓清流无端挑事,皇家说的话才能作数,朕这个皇帝,才真正是个一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