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史上最强崇祯 > 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

史上最强崇祯 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

作者:崛起的石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3 00:08:28 来源:23小说

蔺养成,陕西延安人,号争世王,革左五营首领之一,此人战败归降,在如今的形势上无疑是里程碑式的。

对他来说,朝廷大军南下的速度实在太快,大顺军此时还沉浸在开朝的喜悦之中,根本没料到去年还堪堪只有自保之力的大明朝廷,会选择在这个时候挥军南下。

蔺养成和牛万才都是久经善战之辈,革左五营时期,也算是在各路农民军之中响当当的人物,可经此一战,牛万才授首,蔺养成迫不得已而降,实在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之事。

战后统计,此战官军伤亡微乎其微,只有打头阵的朵颜部伤亡较重,前前后后约有一百余骑。

紧接着的便是牟文绶所部山东兵,由于他们是第一支登上城头的和进行巷战的官军,遭受了大顺军激烈的抵抗,损失约有一千三百余人。

高杰所部伤亡五百余人,邱磊所部两百余人,白广恩所部最后入城,只有一百人不到,其余军将各自只有零星伤亡,大部分都是因作战时军伍逃亡或不慎跌伤、误伤所致。

此战总计成果统计在两日后才完全统计出来,由赶来太原赴任的知府向上呈文,官军各部伤亡两千五百人左右,守城的七八万大顺军死伤惨重,光战死的就有一万五千多人。

除此之外,投降的又要有两三万人,其余那些则是不知所踪,至于到底是藏匿在民居之中,还是趁乱潜逃出城,这些还未可知。

入城之后,陈奇瑜发布严令,禁止军将欺扰民众,使形势稍稍安定。

战后,为安抚朵颜部众和将各部军将,陈奇瑜连夜将伤亡将士的抚恤和奏请入奉忠烈祠之事分两份奏折递送京师,请崇祯皇帝御批。

无论陈奇瑜如何严加约束,这些各地嚣张惯了的兵痞子们入城之后也还是很快就发生了不小的动乱。

先是官军为争相物资大打出手,紧接着又是白广恩部下闯入民居奸女,致一死数伤之事,影响极其恶劣,太原城内的百姓已经开始风声鹤唳。

但是几日之后,大同总兵白广恩首先表示遵从军令,亲自将犯事的百总拎到校场砍头,并且将跟随犯事的部下全部处以军法。

高杰继之颁布军规,严令宣镇各部兵马不得违反军纪。

其实说起来,白广恩这个人陈奇瑜也觉得很有意思,作战时该奋勇的地方不会含糊,平日又总是一副吊儿郎当、贪生怕死的模样。

可真到了该表现的时候,白广恩又总是比高杰快一步。

各部之中,唯一没有出过任何差错的是牟文绶与邱磊的部下,陈奇瑜为正法纪,吩咐诸军以山东兵为式,并向朝廷请封牟文绶所部山东兵成军,便是后世著名的山东军。

没过几日,城中传来消息,那些为争抢物资的军将之中两边带头的千总都已经被正法,其余几个百总和数十名军士亦是得到相应惩处,这才使得城内逐渐安定下来。

安定之后的第二天,新到任的太原知府接到陈奇瑜授意,在城内各处张榜缉拿大顺逃犯,百姓每找到一个有凭证的大顺逃犯送到知府衙门的,便可获得一两二钱银子补贴,即便没有凭证的逃犯,也会有一钱银子的奖赏。

try{mad1();} catch(ex){}

当然,一钱银子不是个小数目,百姓们也都是乐于把银子拿到手。

这样做法虽然很快就能让城内藏匿的大顺军余孽肃清,但却也造成了一个后果,那就是会抓到不少与此无关的人,很多人为了赚取银子,往往都是不断往知府衙门送人。

对于这种事,陈奇瑜早有预料,但凡被查出来的,一概都是处以抄没家产,本人流放的处罚。

入城之后,陈奇瑜借着余威,将城内有名有姓的大地主和富户全部叫到一起开了个军议,在不断的恐吓之中,这些人不得已交出了大量的地契和田产。

拿到地契和田产的陈奇瑜,立即利用太原府衙在本地清丈田亩,并且发布告示,说是但凡回到城内定居的百姓,单人独户但却可以提供曾有亲人存活于世凭证的,都可以获得官府补贴。

若有亲人,但不超过三人的,可以获得五十亩田地和相应的农具补充,若户中超过三人的,则需要另入户籍,按人头分给一百亩以上的田地,甚至一些人数过多的,官府还会发放耕牛,以此保证他们可以过活。

按陈奇瑜的估算,现在朝廷正处于免赋的国策当众,税收也是历朝最低,只要没有百年一遇的大汗大难,但凡是这次定居稳定下来的,日后都可以过上正常的日子。

在陈奇瑜软硬兼施的手段之下,刚刚回到大明治内的太原城立即呈现出一派繁荣安定的局面,各地的流民听到消息以后纷纷归家,就连不少窜逃在外的大顺余孽都是带着家人来定居。

大约是官军收复太原的八日之后,一名司礼太监带着朝廷的旨意来到城中。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自十七年甲申任总督以来,陈奇瑜兢兢业业,克真保、战固关、复太原,每战皆捷,朝野闻之,称之为中兴气象。然朕意,此军民万众一心所致,亦有爱卿诸将之功。

着晋五省总督陈奇瑜为东阁大学士、加太傅,望卿仍能尽忠职守,为国朝添砖加瓦,若能再复失地,朕又何吝赏赐!钦此。”

陈奇瑜老泪纵横,双手结过圣旨,颤抖着声音喊道“臣陈奇瑜,接旨谢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太傅快起来,咱家临走的时候,陛下也曾特意吩咐过,说是陈总督劳苦功高,乃是国朝柱石,万望保重身体才是。”那司礼太监自然知道陈奇瑜,微笑着将他扶起来。

陈奇瑜点点头,说道“此行劳烦公公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