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史上最强崇祯 > 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

史上最强崇祯 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

作者:崛起的石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3 00:08:28 来源:23小说

“...经内阁议定,武举与文举同,设新建伯王先通等十八人为同考官,设城防军都督董琦等四人为主考官,为期九日,分先、后、末三场,每场三日...”

几天之后,开始有顺天府衙门的差役上街张贴告示,将朝廷锐意改革武举之事通告,这时候已经有不少百姓围拢在告示旁边,一些尚认得字的人便开始好心的为其他人一句句念出来。

这次武举改革,其实也是崇祯皇帝临时起意,改革不深,考试程序、办法等并无多少变化,但重视程度却大大提升,进而抬高武人的地位。

这人念完,其余人都变得有些兴奋,一个中年男子抹着眼泪道:“皇上圣明,皇上圣明啊!老头子我这辈子没赶上,但是我家那浑小子赶上了。”

“是啊是啊,考武举能做官,还能光宗耀祖哩!”又一个妇人说道。

这时候,周围腾起的议论声让不少关注武举的人有些烦躁,一闲着屁事儿没有路过的精壮汉子听闻武举二字当即过来旁观,扯着嗓子喊道:

“别吵别吵,听他继续念!”

摄于此人浑身的大肉块头,旁人都有些惧怕,不再出生,却又开始小声议论。

那人清清嗓子,一字一字的道:“...此次武举为先例,规定期限内赶至京师者,皆可参试,三年后再行举办,便要由院试、乡试中举者才可来京参加会试、殿试...”

实际上,由于改革仓促,并且原先并没有武举的院试和乡试,让这些武人按照文举的规定来,显然是强人所难,也看不见自己的诚意。

所以崇祯皇帝特准此次武举为先例,但凡入京者皆可参加,这样以来,虽然想混进来的杂鱼多了,可很多心存顾虑的人却可以来大展拳脚,保不齐会出一个霍去病那样的人才。

正当众人感慨议论之时,那人又继续念道:“武科童试,在县、州、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武科乡试,在省城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武科会试,在京城进行,考中者为武进士。”

“会试后已取得武进士资格者,再通过殿试分出等次,定制三等,称为‘武三甲’,一甲是前三名,头名为武状元,二名为武榜眼,三名为武探花。”

“前三名世称为“鼎甲”,获赐‘武进士及第’资格;二甲十二名,获赐‘武进士出身’资格;二甲以下的都属三甲,获赐‘同武进士出身’资格。”

自有明以来,朝廷如此详尽的规定武举制度还是头一次,许多人得知后都是雀跃欢呼不已,他们中不乏那些大字不识一个,却浑身力气的糙汉。

对于这种人而言,考文举显然不可能,参军从最底层干起又因为种种原因不想去,唯一的出路,便是武举。

按这上面所写,殿试的规格应当很高,而且是由当今皇帝亲自主考。

武科殿试成绩揭晓后,在养心殿唱名,紫禁城西门外挂榜,并赐给武状元盔甲,然后由城防军兵士组织护送武状元归第,炫耀恩荣。

殿试结束后第二天,将在兵部举行盛大的“会试宴”,由兵部尚书朱大典亲自将崇祯皇帝赏给武状元盔甲、腰刀等交予其手,并且还会赏给众进士银两和称号殊荣等。

就从此次朝廷改革武举上看来,虽然都是武科,但等级差别依旧甚大。

武进士一、二、三甲的等级和荣誉大不相同,自然万中挑一的武状元将会出尽了风头,登第后的三天内,更可以披红挂彩,上街夸官,真所谓春风得意、风光十足了。

听到这里,周围众人都是咽了下口水,照这么看来,当今陛下重视武人那传闻是真的了,那么自己要是去参加,能达到什么地步?

try{mad1();} catch(ex){}

殿试以后,通常立即由兵部授予将职,但这正是到了此次丙戍武举改革与历代武举的不同之处。

大明在去年增设了类似军校的学院,如今已经筹建完毕,更名为“顺天皇家武学院”,静待第一批学员的到来。

有一段时间,崇祯皇帝曾对学员从哪里招生煞费苦心,这次总算是找到了好生源。

在殿试结束之后,三甲之内的武进士们都可以进入学院就读,因为他们的武艺在武举上已经得到考证,接下来要学习的,便是谋略与兵法,还有一些简单的识字、写字。

当然了,毕竟是武学院,最基本的武艺还是每月都要大试,以便综合评定,为各学员定级。

而且朝廷这次吊足了胃口,说但凡是经过武举出身,又在顺天皇家武学院就读研习毕业出来的,都可以直接授予从六品到从五品不等的武勋。

注意,从第一名到最后一名,每人都有。

除此之外,毕业生将按照学院中综合成绩,授予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卫所等各级实权军职,外出统兵,为朝廷效力。

武举各级考试,通常每三年举行一次,每科录取人数也有定额。

考虑到武人多不能文,历朝所考策、论多不合格,而不少外场成绩突出者又往往败于内场,于是崇祯皇帝干脆直接下旨废除策、论和默写《武经七书》的成规。

崇祯皇帝明旨规定,武举只“试武”,也就是说,本朝之后的武举,就算你大字不识一个,只要其它方面都有过人的才能,一样可以成为武进士,甚至是武状元。

当然,到了学院里你若是想正常毕业,起码出来以后自己名字还是要会写的,不过如今社会上歧视武人之风很盛,经此一改,自然是有好有坏。

武人觉得弊政已除,纷纷锐意进取,想要参加武举,可文士们却冷笑不止,彻底将武者看成纤纤武夫,粗鄙俗气。

毕竟有明至今,文人骨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