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史上最强崇祯 > 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风邪气

史上最强崇祯 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风邪气

作者:崛起的石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3 00:08:28 来源:23小说

那东厂档头听到这些话就乐了,这些日从东林士子们嘴里听到冠冕堂皇的话可不少,但是到头来没几个人能把说出去的话切实做到,结果还不是在牢里痛苦的求饶。

“既然如此,那就休怪我等不尊孔孟之礼了,动手!”

档头眼见周围的人越来越多,心道不能再继续拖延,喊了一句后第一个抽出刀,其余的厂役们眼看着就要跟着动手,看架势要来真格的了。

正在这时,旁边的人群传来一阵喧哗声,一队披挂着红色皮甲的巡城兵丁赶来,为首的是个巡城御史。

“兵马司办事,在城中动刀,你等难道是不想活命了不成!”

“五城兵马司办事,闲杂人等,速速退避!”

巡城御史身后跟着一队五城兵马司的巡城兵丁,将东厂和锦衣卫的人团团围在里面,生员们好像商量好的一样成片跪倒在地,口中高呼:

“看来这天下还是有废己为公的明白人,刘御史不惧厂卫,我等后辈当效仿之!”

“民心所向,民心所向啊!我等今日就要替天行道,为民请命,向君死谏,做那忠君为国之事!”

“说的不错!你等东厂的阉奴爪牙还不快松开手,难道要造反不成!”

生员和巡城御史里里外外将东厂和锦衣卫围在里面,本来一个小事却闹得愈发大了起来,东厂档头和锦衣卫百户连连后退几步,根本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

那档头脸色阴晴不定,良久才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上前想要拉着巡城御史走到一旁说点私话,周围这么多人看着,五城兵马司的面子还是要给,未成想却被那刘御史毫不留情的推开。

刘御史满口唾沫的开始正义执言:

“放肆!拿开你的脏手,本官身为巡城御史,自然要为民做主,你等爪牙当街动刀,眼中全然没有王法道义,还不快束手就擒!”

生员们大声叫好:“束手就擒!”

“好,好样儿的!”

东厂的档头脸色突变,自己这些人倒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了,他咬牙切齿的看着巡城御史和生员们,良久,面色阴毒的道:

“刘御史,还有你们这些生员阻挠厂卫办差,万望你等在我东厂大牢里时还能这般嘴硬,我们走!”

事情的发展出乎所有人意料,巡城兵丁和士人联合在一起,硬生生把前来抄家的东厂和锦衣卫人员挤兑回去,的的确确是一桩奇闻。

不过很显然这事还没有完,生员们趁热打铁的汇聚在一起,形成一股人流朝承天门方向蜂拥而去。

远处的酒楼二层雅间,工部尚书薛凤翔看着人流离去,啧啧称赞道:

“好个龚鼎孳,今日给咱们上演了一出好戏啊!”

可见龚鼎孳是老早就安排好了这一切,就知道厂卫回来抄家,攥住崇祯皇帝不敢亲自出面的把柄,用大义之名逼走厂卫,紧跟着顺势来一招进逼宫禁。

然而从始至终,这个龚鼎孳都没有任何一次露面。

“老爷,这东厂和锦衣卫是奉了皇命办事,他们如此顶撞过去,会不会......”听到管家担忧的话,薛凤翔冷哼一声:

“你管他那么多,反正这事儿和咱们没关系,顾好自己就行了!”

“不过话说回来,本部堂还真是想看看当今圣上面对这种场景会不会吓坏,要是一次性再把东厂给关了那可再好不过。”

“好一个龚鼎孳,这小手段可是耍的滴水不漏啊,佩服,佩服啊”

try{mad1();} catch(ex){}

......

坤宁宫内,崇祯皇帝听到李若链的奏报是勃然大怒:

“饭桶,这么点事儿都办不明白,朕要你们何用!”

气出完了,崇祯皇帝就要想一想解决的方法了,孝陵卫在南京,就算轻装前来,速度再快也要十天半个月,不过以眼下京城的形势来看,已经等不起这十天半个月了。

要是再等下去,这些东林党甚至有可能聚齐一堆生员来逼宫,这些猴子占着大义之名,暗地里的勾当却比谁都阴,就连东厂番子都比之不及!

“朕还就不信了,这龚鼎孳区区一个侍郎,难道比国丈府还难抄?李若链,你再派人去抄!传司礼监拟旨,把那个巡城御史给朕撤了,闹事的生员通通押到东厂大牢,一个也别放过,直接动刑,死一个少一个!”

皇帝震怒,宫内的人连大气都不敢出,可偏偏此时李春从外面匆忙跑来,跪在地上喊道:

“不好了皇上,生员们跪在成天门外要见驾,还说......”

“说什么?”崇祯皇帝皱了皱眉,“他们都说了什么,朕要一字不落的听完,说!”

李春跪在地上,惶恐万分的说道:“他们说如果皇上不让他们进宫,就是万民唾骂的昏君!”

“好啊,好得很哪!”崇祯皇帝怒极反笑:

“既然他们这么想见朕,朕就跟他们见见,有些事儿,朕若是不亲自下旨,他们能一直闹下去,摆驾!”

承天门外,董琦和一应京营兵将正在尽忠职守的拦着那些生员和士子,没想到聚过来的文人越来越多,推推搡搡的想要强闯进去。

“咚、咚、咚......”

忽然间,一阵鼓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原来是一名芝麓书院的生员还有国子监的监生一起敲响了登闻鼓。

登闻鼓旁边聚满了生员和士子,人人都想上去敲两下。

“来来来,赵兄下来,在下也上去敲一敲!”

“到我了到我了!”

明朝设立登闻鼓之初,就是鼓励百姓有“大冤及机密重情”可以敲鼓直面皇帝,而且专门安排有值班的御史,只要敲,就必定立即受理上报皇帝。

所谓“击即引奏”,而一旦皇帝对此有批示,锦衣卫的军官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