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史上最强崇祯 > 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战将启

史上最强崇祯 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战将启

作者:崛起的石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3 00:08:28 来源:23小说

多尔衮选择在这时候跑来大明找麻烦,而不是选择如同往常一般在冬季之时进兵,其实也算是有些不得以而为之的感觉。

首先一点,多尔衮虽然早有甚么“墨尔根戴青”的名号,十七岁就成了正白旗的旗主,可是就算如今已经成了皇父摄政王,那也比不上死这么久的皇太极的威望。

在八旗之中,自己虽然领着实力最强的正白旗,阿济格的镶白旗也对自己悉奉遵命,但是现在的正白旗还是当初的正白旗吗,现如今的满洲八旗还有努尔哈赤那个时候吹的那么牛吗?

说点掏心窝子的话,自打浑河血战之后,满洲八旗的战力就已经一落千丈,早就不比当初了。

现在的辽东,到处都是满人贵族建的庄园,庄园里养着大大小小几十个汉人阿哈,一天伺候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眼看着就连剩下这点血性都要消失不见。

多尔衮对此心知肚明,但是鞑清内部却并不是他完全一个人说了算,代善和济尔哈朗虽然看着不管大事,可一旦你做出和他们两个利益相悖的举动,马上就会和你站到对立面去。

还有豪格,明面上看是那次争继位失败以后变得老老实实,可若是有机会送上门,他也不会放过那个机会。

现如今的满洲八旗,自打浑河之后再也没有什么真正的硬仗了,完全靠着南蛮子们害怕八旗军的威名,没打就自己崩溃,来获得一场场看似碾压的胜利。

浑河血战是八旗军根本没料到的硬仗,各只有几千人的戚家军和白杆兵,硬是和数万满洲八旗打的有来有回,就连自己这边素来依仗的铁骑冲锋,对白杆兵和戚家军都没有屁用。

当时号称满万不可敌的女真铁骑,那可和现在不一样,就没有任何一支明军能承受住一波冲锋,就连当时的女真铁骑都充不垮戚家军和白杆兵,可见这两支军队已经“硬”到了何等地步。

多尔衮想想都觉得后怕,还好这两支全都被消灭在浑河了。

人家手里的家伙事儿和正常南蛮子都不一样,你冲过来,砍马腿又是戳马肚子的,反正用尽各种办法将你的精锐骑兵弄下来,一旦骑兵落了地,等着把你弄死的伎俩更多,那可和死了没区别。

历史上,多尔衮在鞑清内部的地位就并不是很稳固,在完全靠实力说话的满州八旗之中,现在不听话的苗头都已经开始显现了,尤其是上次围困明国京师徒劳无功之后。

现在想想,多尔衮还觉得实在是太丢人了。

自己被封为大将军,走的时候就连大玉儿都亲自给自己送行,满脸都是等你得胜消息传来,我就以身相许的神情。

谁能想到,自己去明国京师周围兜了一圈,甚么都没干成,反倒自家到处起火,虽然赶紧回去平定了,也能说是得胜还朝,但是就连多尔衮的脸上都火辣辣的。

这牛皮吹出去,实在不是那么回事儿。

反倒那个时候的明国,好像开始回光返照一样,获得了各种不可能的大捷,那个崇祯皇帝,御驾亲征一次竟然击败了席卷中原的大顺军,强行给明国续了一波命。、

鞑清底蕴太低,甲申年之后和明国相持了两年,如今国内已经有些动荡,再加上八旗贵族腐化严重,眼看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try{mad1();} catch(ex){}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着就要朝元代的蒙古人一个方向发展,这就是多尔衮极力促战的原因。

山海关的吴三桂挺有意思,让多尔衮气不打一处来,虽然和明国不对付,但他却也从不会正面回复多尔衮的招降,所说都是模棱两可,两头不得罪。、

多尔衮这次出兵先是试探性的大张旗鼓前往山海关,果不其然,吴三桂这吃里扒外的东西赶紧调动关宁军守城,丁点放八旗军入关的意思都没有。

不得已,多尔衮只得重走数次入关的老路。

现在八旗军听起来挺厉害,把朵颜三卫地界重新收回,击溃大顺降将蔺养成,突破了喜峰口,多铎分兵追击蔺养成,虽然人没追到,却也打破了大安口、龙井关还有洪山口。

但是别人不清楚,多尔衮自己心里还能不清楚?这种小关口在大明的边关到处都是!

这种小关口没有一千,也足有八百个,更别提像宣府镇、大同镇那种想想都让人头疼的大关了,唯一能真正算上一个鞑清占了便宜的地方,就是趁虚攻下同为九边重镇的蓟镇。

吹牛批的代价是惨重的,这个代价崇祯皇帝手中延绵了近三百年的大明帝国完全承受得起,只要大局势有改观,崇祯也是根本是不会管这些细枝末节的。

然而鞑清不行,打下这些毛用处没有的小关口,多尔衮这一行已经折损进去一万五千人了,其中大部分都是蒙八旗和汉军旗。

可是谁能想到,后头充当捡漏角色的满洲八旗,竟然也折损了快两千甲。

不过从大局上来说,从这些小关口和附近的庄子、村堡以及蓟镇抢回来的好处已经足以弥补自己此行的损失,但是毕竟几个边镇关口就折损一万五千人,其中还有满洲八旗两千甲兵,自己又有多少个一万五千能折损的起?

说破了天,还是大清立国太短,根本无法和明国相提并论,若是让崇祯皇帝就这么一年一年的拖下去,我大清怕是要迟早亡国!

每死一个八旗甲兵,多尔衮心中就是阵阵刺痛。

要知道,这些人虽然战力下滑严重,但起码也还是久经善战的旧女真八旗,各种经验都绝非一般的部队可比,新换上的虽然也是满洲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