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史上最强崇祯 > 第四百章:没有胜者

史上最强崇祯 第四百章:没有胜者

作者:崛起的石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3 00:08:28 来源:23小说

这次大典没有任何意外之事,全程都异常顺利。

三屯营之战,除三明首功直接获取爵位赏赐之外,其余军将没有任何一人得到爵位封赐,其中佼佼者同样不少。

例如归降前来三屯营助战的前大顺武威将军张鼐,这次就得立甲例一等功,因功被升授为永平总兵,常驻距山海关城几十里外的永平卫城。

虽然永平总兵不过是个杂号,但胜在位置重要,比之一般的各地诸多杂号而言,却也是在上等之列,崇祯皇帝的用意,实则在用他来牵制吴三桂。

张鼐的永平府隔在山海关和蓟镇、三屯营之间,若吴三桂有什么不善之举,此地首当其冲,换一个方向来看,这也正表明了崇祯皇帝的用人不疑。

这次叙功大典,崇祯皇帝对蔺养成、张鼐这些投降流贼将领不计前嫌,只要立功,一概重用,使得大部分归降后立新功的流贼将领,都十分拥戴。

至此以后,起码在名义上,整个永平府都归张鼐统管,当然兀良哈镇不算在内,不知身在山海关的吴三桂得知这个消息,又会作何感想。

又有战死王光恩之弟王光泰、王昌二人,分立甲例一等功、三等功。

王光泰先前为杂号,此次升授为朝廷正选太原总兵,率部西进,移镇太原城,加封卫指挥使,五军都督府右都督。

王昌比其兄略有不及,升授为居庸关参将,率部北上,镇守居庸关。

崇祯皇帝将刚刚光复的重镇太原和要地居庸关交给这两位,一是考虑到后世历史上这两个都是夔东十三家之一,从历史上投清都肯为自己挡刀去死的王光恩这一点来看,只要自己用好了,这两兄弟绝对都值得信任。

另外有汉阳总兵马进忠,三屯营战中立甲例一等功,平定诸藩中又立乙例二等功,前功并叙,升授朝廷正选密云总兵,兼管渤海千户所,加封卫指挥使,五军都督府右都督。

大典过后,马进忠将率部北上,镇守古北口,加固边卫。

马进忠同样是投降后归降的农民军,起初他聚众十万,号称“混十万”,自从被招抚后,先是隶于左良玉部,是左部少有不扰民的队伍。

此战马进忠毅然率部北上援剿,其实也和张鼐一样,有背水一战,脱离左良玉那股贼军的意思,所幸崇祯没有让他失望,这次的加封,足以令他感恩戴德。

这些是投降农民军中表现突出者,其余前来援剿的朝廷军将,立大功者同样不少,其中要属四川参将秦翼明、新戚家军游击戚元辅、戚元弼还有常德总兵马爌为主。

秦翼明立甲例一等功,升授四川副总兵,卫指挥使,率所部白杆军回石柱协助秦良玉对抗西贼。

秦良玉之孙游击马万年,立丙例一等功,升授四川参将,加封卫指挥佥事,率部跟随秦翼明回四川。

戚家小将戚元辅、戚元弼二人,各立甲例一等功、二等功,又在平定藩王的战斗中表现突出,擒斩叛军六百余级,分立甲例三等功、五等功。

戚元辅升授参将,加封神武右卫指挥佥事,戚元弼则升授游击将军,兄弟二人同驻灵寿城,由戚元辅协领真定府西路兵马、粮饷、军械等事。

这个时候的戚家三兄弟大哥戚元功,中了武举人以后,正在跟状元徐彦琦一同在京师进修,据说现在的他,已经和从前有着天差地别,说起话来,颇有些儒将风范。

常德总兵马爌,本为杂号,名将马芳之后,三屯营战中,身先士卒,奋勇当先,生擒鞑清镶白旗贝勒一员,阵斩正蓝旗、正红旗贝勒两人,军中直呼为“小庞德”,添立甲例一等功两次。

朝廷议后,决意升授马爌为正选保定总兵,节制保定府各路兵马钱粮,驻保定府城,考虑到从前诸多功勋与祖宗勋德,特加封太子少保,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兼领中屯卫指挥使。

大典过后,马爌率本部随崇祯一同北上回京,顺道前往保定府城赴任。

try{mad1();} catch(ex){}

除了三屯营之战以外,在大典的第二天和第三天,主要宣布了藩王之乱期间,各地留守军将奉公守法,为朝廷平定叛乱的佼佼者。

蓟镇总兵黄得功,奉旨南下平乱,先后平定潞王、秦王、庆王等多王之乱,率部南北转战,功勋卓著,议定平乱之首功,加封靖南候,太子太傅,仍驻蓟镇。

宣镇总兵高杰,但使贼一见宣府军“高”字旗号,尽皆闻风丧胆,一路望风披靡,逼降叛贼六万余众,议定平乱之次功,加封兴平候,仍驻蓟镇。

神武军都督周经武,率先南下平乱,稳定局势,功不可没,为此战从功,加封平南伯,太子太保,五军都督府左都督。

考虑到神武军多数为南直隶人士,崇祯皇帝命周经武充任南京守备,率神武军长期屯驻南京。

除以上三人之外,各地军将中也有表现突出者。

例如大同总兵白广恩,大同军此战多是跟在蓟镇和宣镇军的后面不断捡漏,竟也立得甲子一等功,白广恩因此而加封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

又有天津海防都督张名振,第一时间率天津水师赶到南京,加固水城,起到了安定人心的作用,立甲子三等功,加封天津海防总督,太子少保。

京师禁军三大总兵吴启华、常世隆、胡海龙,从周经武南下与杭州叛军作战,是第一支投入平乱的官兵,同样立下不少功劳。

三人按功勋高低,分别加封为卫指挥佥事,卫指挥使和卫指挥同知。

京师禁军六名坐营官表现同样突出,李逍遥更是激斩叛军千总一员,添立丙例一等功,被总兵吴启华点名提功。

兵部议定,升授李逍遥为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