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史上最强崇祯 > 第四百零五章:两京之争(上)

史上最强崇祯 第四百零五章:两京之争(上)

作者:崛起的石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3 00:08:28 来源:23小说

?“马爱卿,国朝之南北两京制,你以为如何?”

忽然间,一直没怎么吭声的崇祯皇帝看向吏部尚书马士英,淡淡询问道。

“回皇上,臣以为...”马士英心中一惊,面上浑然不动,说道:“南北两京制,乃是成祖皇帝定下的成规祖制,臣不敢妄自揣测。”

这话说的很中肯,崇祯皇帝明白是马士英不肯多说,怕惹上一身骚,倒是也理解,当下还决定把话彻底挑明,点头又道:

“朕有意废除南京陪都,改成金陵,设省同制,撤销南京六部,由京师统一管理全国政务,上通下达,马爱卿又觉得如何?”

“这...”马士英闻言有些震惊,一时竟是无从说起,犹豫半晌才道:“陛下,非是臣不遵陛下之命,而是天下之大,若不设两京,当不能共御啊!”

“此言有理,但若朕非要废了南京六部呢,又该如何?”崇祯皇帝点点头,话锋一转,又道。

群臣听见这两人的对话,许多人都是面色大惊,废了南京陪都地位,再撤了南京六部,那他们去做什么,回家种地不成?

这可不行!

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陈洪成出班道:“启奏陛下,万万不可!”

“南京为我朝龙兴之地,龙脉在此,又是太祖皇帝钦定国都,根不可断,臣以为不仅不该如此,更应该迁都于南京,以北京为陪都。”

“如此,国事大有可为!”

又一侍郎站出来说道:“龙兴之地在凤阳,哪里是金陵?陛下,臣建议将凤阳立为新都,南北两京为陪都!”

看了陈洪成和一眼,崇祯皇帝没有说话,这时候礼部尚书,皇子座师张尔岐出班道:“启奏陛下,臣觉得可行!”

“两京制不可废,臣来南京日久,见六部及各官署鲜有实事可为,然则权柄愈大,肥硕流油,百姓却日益困乏,便深感不安。”

“京师政令不得主南,南方之民以南京为主,不尊京师,长此以往,必国将不国!”

“所以,臣提议,不仅要撤销南京六部,那些职权甚大但却无甚实务的官署,都要统统撤销,设立新的官署取而代之,但两京制不可废,仍要以南京为陪都!”

紧接着,工部尚书高弘图出班表示赞同,说道:“启奏陛下,两京制使国朝安兴至今,不可轻言废之,否则,江南一带必然再起动乱!”

“何况,历鉴前朝,两汉以洛阳、长安为两京,繁荣兴盛了四百余年!唐先是两京,后甚至增加为五京制,我大明国土辽阔,不下于汉唐,若不设南北两京,百姓不知朝廷,又如何上通下达?”

“臣恳请圣上三思!”

崇祯皇帝转念一想,高弘图和张尔岐两个人说的倒也有些道理,心下有些沉吟,听着下面群臣激烈的讨论,摆手说道:

“今日就到这里吧。”

......

关于南北两京制的争端,实际上从成祖迁都开始,就一直持续,正因为这种无法决定下来的争端,才使得大明直到英宗六年才正式定都北京,之前一直都称其为“行在”。

意思自然就是皇帝率文武群臣暂时驻扎的临时首度,自英宗六年正式定都北京之后,一直都没有取消南京作为首度的合法性,朝廷将其称为“留都”,即“置官留守的首都”,时人也称“南都”。

因为南京是太祖所定之都,它名义上的政治地位重于唐代事实上的“东京”洛阳,但实际的地位却不如唐代的洛阳。

因为唐代洛阳和长安相距不远,一些皇帝曾长期住在洛阳,洛阳因此成为实际上的京师。

设两个都城,皇帝可以朝发夕至,其实所谓“山高皇帝远”对唐代的两京制度不大。

留都南京对大明朝而言,更具象征意义,然而实际意义不大,崇祯从朱棣在皇明卷宗上的密辛得知,当时成祖皇帝选择北京的原因很多,两京制不过是他的借口罢了。

首先一个,明朝南、北“两京制”形成后,北京作为政治、军事中心,南京作为经济和文化中心,很长一段时间,南北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

其实崇祯皇帝也觉得该有第二个都城,以备后患,不过六部和那么多无用的官署只是为了留一个备份的朝廷,实在是弊端大而用处小。

并且这最大的一个用处,在历史上的明末却也根本没有用得上。

设想一下,如果大明在只在南京设立一个都城,那么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都在南京,中国北方将持续凋敝下去,很不利于一个大帝国的统一与稳定。

try{mad1();} catch(ex){}

若只设在北京,道理也是一样。

朱温灭唐,经五代十国大乱后,中国的政治格局从东、西竞争变成了南、北竞争。

无论是周武王东征灭商,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还是刘邦以汉中为根据地取得天下,或是隋、唐两朝依据关陇集团统一中国,关中一直是统治者的根本重地。

这些历朝历代的帝王,他们针对西北要重点防范的是游牧民族,即依靠函谷关,进可谋东部富饶之地,退可“一丸泥封”,保持根本之地。

唐代长安、洛阳的两京关系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

从赵宋开始,东西关系转为南北关系,南面的汉族政权面对最大的威胁往往是来自北部崛起的游牧民族。

因此渤海之滨、燕山之麓的北京成为了“南北竞争”中最重要的重镇,汉人政权失去它,必然只能偏安南方,且国祚不会长久,游牧民族若抢占到手中,则可挥鞭南下,兴盛一时。

朱元璋并非不想用北京做都城,因为北京做都城最具战略价值,然而当时大明军队刚刚从伪元手里收复大都,城池和周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