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史上最强崇祯 > 第四百三十五章:乱世太子朱慈烺

史上最强崇祯 第四百三十五章:乱世太子朱慈烺

作者:崛起的石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3 00:08:28 来源:23小说

崇祯二十年上半年的天下形势,又是风云突变。

朝廷在山西刚刚转好的形势,随着刘宗敏率领大顺军出潼关而又变得危急起来,李自成同样在陕西西安汇聚更多的兵马,但他还没有所动作。

高一功、刘宗敏率领大顺军在山西一带的攻势节节胜利,大明朝廷又开始不断失利,官军被不断击溃、歼灭,各地相继陷落的消息不断传回。

这使得没有崇祯坐镇的大明朝堂,变得人言可畏起来。

很多文官都看得出来,陈奇瑜的方略似乎在初期并没能体现应有的效果,而张献忠在取得了重庆之后,很快就第二次拿下了忠州城。

相比第一次与守备刘道贞的血战而言,这次显得极其轻松,不仅守城的明军大部分都直接投降,而且大西军几乎没有伤亡,再度将大西的旗帜插到了忠州城头。

张献忠现在的野心已经不止于游走各地,他要建立一个足以取代大明,和大顺相足而立,甚至最终统一天下的新政权。

这样一个政权,不能和原本那样,攻破一个城池抢光就转向它处,需要新型的官员团队,正巧,张献忠有自己大西的官员团队。

正在张献忠忙于置官备地的时候,重庆失守,游击李占春与贼将冯双礼双双战死的消息传到了石柱。

秦良玉心中十分吃惊,但长久的戎马生涯,却使这位老将军显得异常平静。

正是秦良玉一成不变的镇定自若,让白杆军与其余撤退到石柱的四川官军都逐渐放下心来,紧接着,她下达了重庆、忠州相继失守后的第一道总督檄令。

这道檄令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让曾英放弃保宁府,带着所能带的所有兵士与物资,用最快的速度赶回石柱。

很多人都看不明白,辛辛苦苦夺回来的保定府,为何要直接让给西贼,但秦良玉的职责不是向他们解释自己做事缘由。

由于重庆已经失陷,朝廷刚刚派到四川的一批重庆府官员没了上任地点,只好临时被安排到石柱,巡抚陈良谟也就只能留在石柱。

对于秦良玉的檄令,四川巡抚陈良谟和东厂带队的郑千户都十分支持。

在这之后,秦良玉亲自挑选了三名久经善战的白杆军骑兵,为防消息传不到,她又让这三名骑兵分走三个方向,连夜向京师递送急呈。

......

京师现在颇有些崇祯十七年时的感觉,这几天从西北和四川传回的没有一个是好消息。

各地相继失陷,无数官军英勇战死,抚恤轮番发放下去,但却丝毫不能阻止到贼军的前进脚步,这更使得朝臣们又惊又怕。

实际上,身在抚宁卫一带的崇祯皇帝,就已经不止一次的接到厂卫密奏,说是某某朝堂大官,已经秘密的将家产和家人向江南转移。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免有人就要调转矛头,将目光从贼军转移到自己人的身上,一些六科廊言官和御史,已经开始激烈的抨击五省总督陈奇瑜。

皇极大殿,太子临朝,皇后坐朝,一场特殊的朝议正在举行,因为就在前不久,四川总督秦良玉和武昌的左良玉一齐传来告急文书。

两人一个声称石柱难守,一个声称武昌告急,这更加剧了近日以来京师的紧张气氛,实际上,作为大明朝廷的权利中心,京师往往都不会是最安稳的。

“启奏太子、皇后,臣要弹劾五省总督陈奇瑜十二条大罪!”

寂静的朝堂之上,陡然出现一道雷霆霹雳般的喊声,却见是已晋为礼部侍郎的高尔俨,他将连夜拟成的折子递送到王德化手中,喊道:

“第一条大罪,陈奇瑜纵容下属,扰民辱民!官军乃护民之用,陈奇瑜却百般纵容如宣镇高杰、大同白广恩等部劫掠乡里,坏事做尽,实为国朝毒瘤!”

“第二条大罪,陈奇瑜枉顾圣恩,与贼寇互通有无!这陈奇瑜早年曾失计车厢峡,至今吾等仍存不解,请太子明察。”

try{mad1();} catch(ex){}

“是时,贼人已尽数被围,只需一声令下,便可还天下安宁,而陈奇瑜却与贼党顾君恩私通,置国家大局与不顾,专横招抚,以致日后群贼降而复反。若非当日他放走了闯、献二贼,我大明又何至于今日之祸!”

“其三,臣要弹劾陈奇瑜通虏卖国,法理难容!其四,臣要弹劾陈奇瑜仍遵虚荣北孔,不循正派南宗,视当今圣上明旨严令于无物!”

“......”

高尔俨的嗓音颇为洪亮,回荡在殿上,久久不绝,这让第一次临朝的皇太子朱慈烺有些畏惧,还不等他回复什么,却见下列的御史和言官交章相出。

这些人的口吻出奇地一致,那就是建议撤掉陈奇瑜,另用贤能之人。

上头的周皇后虽然坐朝,但按大明祖制,她一个皇后,虽然掌管后宫,但是却不能过问任何政事,此时临朝已是逾制,更别提说什么话了。

更何况,当今的崇祯皇帝对后宫干政早有训诫,就算是周皇后,也不敢无故妄议。

第一次站在大殿之上,面对群臣的朱慈烺,实际上比刚穿越过来面对“众正盈朝”东林党的崇祯,更要显得手足无措。

不仅周皇后看着揪心,就连一旁侍立的王德化都为这位皇太子捏了把汗。

不过他是太监,属宦官内侍,别说现在区区一个秉笔,就算是掌印太监高时明站在这里,插上一句话,都是足以问罪杀头的罪名。

下面群臣见到朱慈烺竟是这种唯唯诺诺的模样,皆显得有些兴奋,因为他们赌对了,这位皇太子可没有他父亲那乾纲独断的手腕。

按高尔俨设想,只消稍微一吓,朱慈烺必定会按着自己说的行事。

“高卿所言,本宫觉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