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史上最强崇祯 > 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隐患

史上最强崇祯 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隐患

作者:崛起的石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3 00:08:28 来源:23小说

?崇祯二十年七月,明廷首置留守司。

永平陵园留守司,是全国两京十三省境内第一处率先兴建的陵园留守司,不隶永平府,直隶顺天府及五军都督府。

所谓永平陵园留守司,顾名思义,主要是负责永平府所有陵园的承建、维护工作。

这第一处设立的留守司衙门位于山海关城以东二里,第一批的留守人员有两百余人,这里既是如今朝廷收复山海关之战的战场,又是日后永平留守司的总署所在之处。

崇祯皇帝设置一名曾在山海关战争中失去右臂的老兵千总为正留守,众人推举另外两人分别任左右副留守,这三人同时也是永平府所有日后陵园留守司的总责者。

崇祯皇帝已经打定主意,将留守司这种事尽快摊派到整个京畿,继而便是向山东、山西,江南等处推广。

回京之后,京师也将成立京师留守司衙门,总责全国上下各处陵园的防护和新建工作,尽快形成一整套的陵园留守制度。

当然,这种制度并非单一,需要各种福利、选拔、任职及官位品阶方面的规定,这些事崇祯皇帝自然不会去想,这都是内阁和六部的工作。

崇祯皇帝需要做的,只是在他们讨论结果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当然,若是对他们的结果不甚满意,全盘否定自己从头再设也是未尝不可。

本处留守司的增置还只是小事,并没有多少人关注,这项日后炙手可热的差事,如今也并没有多少人去争抢,因为此时他们的目光全都集中在两件事上。

一是战后附近均需物资的收缴,因为战场过大,许多人都可以趁机藏掖一些小玩意儿,这些小玩意儿对他们来说很可能是极其珍贵的。

这种事崇祯皇帝和下面的督抚大臣,以及那些各处的总兵将帅们全都睁只眼闭只眼,只要不是太过分,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这些战士们肯为国朝舍生忘死的厮杀,战后拿一点东西犒劳自己和家人,于情于理都不应该再去阻止。

不过崇祯心里也有了个想法,回京之后要尽快对此事规定出一套军法,墨以成规,以免日后助长此风。

大家所关注的第二件事,便是战后的叙功升授事宜。

众所周知,自崇祯十七年以来,国朝每场战后都会进行大规模的叙功和升赏授官,规模大一些的战斗,更是会举行浩大的升授典礼,亦如去年持续了许久的平定诸藩战役。

这种既有牌面又有实际惠利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全国上下各州府县的三军将士耳中,至今更是快几乎成了全体将士为之拼死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显而易见提高战斗力的好处以外,一个弊端至今也已显露出来,那就是距京师比较偏远的战场,很容易造成将士瞒报、夸报和杀良冒功的事。

这就需要兵部和户部的整体协调,幸运的是,大明如今的兵部尚书朱大典和户部尚书倪元璐,都是为此事殚精竭虑,任事求实之人。

熟知历史上这两人各自能耐的崇祯皇帝,对他们也是极为放心,至于对那些犯事将官的惩处,崇祯皇帝也不再和历史上那位一样,是该怎么惩处就怎么惩处。

在崇祯看来,除却实际控制下的山东、山西和京畿等处以外,如今许多地方多只是遥奉朝廷名义,实际却根本不听指挥。

趁早和他们断了关系也好,省得这些无德军将用官军名义到处兴风作浪。

此时自己手中并非无兵,就算逼反了这些人,早晚也都是可以剿灭的,再者说了,下面将士谁又愿意跟着他们去为了这事造反。

try{mad1();} catch(ex){}

......

经过一日一夜的大战过后,山海关,这座屹立在边境的雄关上面总算又高高飘起了大明朝的旗帜,无数战后余生的将士们爬到城头,挥舞着刀枪在奋力欢呼。

战场上仍旧有不少横七竖八软在地上的兵士,他们也是用手拄在身体后面,仰着脸看向城头正迎风猎猎作响的大明旗帜。

在旗帜下面,正是无数已经整队的禁军兵士在排成队列有秩序的入城,崇祯皇帝骑着高头大马在最前面,英国公张世泽等人紧随其后。

他们刚进城不久,便迎面见到了几个披着旧式朝廷盔甲的将领前来,这些人既有生面孔也有熟面孔,最熟悉的那个,还是已经显得有些狼狈的唐通。

“臣唐通,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唐通此时已经灰头土脸,方才听闻皇帝临阵杀敌后已经入城,便兴高采烈提着一颗人头前来邀功请赏。

崇祯皇帝下马扶他起身,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现在知道朕将你安排到山海关做参将,到底是为什么了吧?”

“知道了知道了,皇上未卜先知,臣下敬服。臣下在这山海关内被吴贼关押了三年,如今总算是出了一口恶气,这颗死人头献给皇上,聊表心意!”

唐通腼腆地一笑,赶紧双手将一颗首级奉上。

“这是......”张世泽赶紧上前接过人头,见有些面熟,心道这唐通总不会把一般鞑子的人头拿过来,便是问道:

“唐通,这是何人首级?”

“嘿,说起这个鞑子,那来头可就大了!”唐通等的就是此问,用手一边比划一边有些夸张的说道:“这是那建奴伪王阿济格的人头,臣下阵斩了他,那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众人听到,纷纷吃惊,一下子议论开来。

这阿济格是老奴酋努尔哈赤第十二个儿子,据说端是骁勇善战,无数英雄好汉都死在他手里,如今被唐通斩了,倒真令人意想不到。

“好,这贼虏杀了多少我汉家儿女,此番也终是得了恶报,杀得好!”崇祯皇帝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