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史上最强崇祯 > 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礼 南征诏

史上最强崇祯 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礼 南征诏

作者:崛起的石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3 00:08:28 来源:23小说

顺天府武学院,于两年前正式更名为大明皇家武学院,与书香阁同样都是崇祯皇帝钦定的士子、武人的最高学府。

武学院的大明如今吗早已传遍了大江南北,是武人学子进修的天府之地,天下习武之人,无不以入选武学院为荣。

甚至于,就是一些来中原留学的东瀛、西方、安南等国家的学子,也都是挤破了头想要到武学院中学习上等的知识。

原本士子、武生参加科举是唯一出路,但如今从武学院和书香阁顺利毕业出来的,起步点和各种资源就普遍要比这些没有入选的举人、秀才们要高得多。

从武学院和书香阁出来的学生,都会实打实的被授予“天子门生”这一称号,都是大明顶尖的文武之才,吏部、兵部会严格按照特甲乙丙四个等级,分别授予他们基层军官和文吏的职务。

崇祯二十年,乃是顺天武学院首批学员陆续毕业分派入军的一年,最近几届的武学院之中都可以称得上是藏龙卧虎。

当届的武科状元徐彦琦是正儿八经靠武举上来的,入选武学院之后,本领更是一骑绝尘,早在去年中旬就已经晋升为特等武生。

又要有曾伟、李万两二人,从前不过是农户、流民出身,却在武学院中大放异彩,被加重培养,今年初也顺利的晋升为甲等武生。

除了这些底层出身的,各地将门之中也是英杰辈出,发现了许许多多在历史上不怎么有名气,但却十分有才能的后辈。

又要以戚家的长子戚元功最为出类拔萃,在去年中旬和徐彦琦同批晋升为特等武生。

实际上,戚元功在武学院中进修这几年,戚家另外两个小辈戚元辅和戚元弼,就已经凭借一身过硬的本领连续建功,最近的汾南大捷,他们也有出色表现。

除此之外,高杰之子许元爵、山东总兵牟文绶长子牟国俊也均位列武生甲等,在各地将门子弟中位列前茅。

勋戚之内,同样出了一些将才。

新建伯王先通之子王业泰文武双全,在去年的全员比武当中,与徐彦琦、戚元功三人首批晋列特等武生,乃是所有勋戚子弟中的独一份,自是风光无限。

说起来,这王业泰才能强的简直不像是个勋戚,武力稍逊徐彦琦,战策却强于戚元功。

每逢战策演练,就仿佛到了王业泰的主场,那些变幻莫测的战策,使得戚元功和徐彦琦都是敬服不已,乃是武学院当之无愧的第二人。

除他之外,又要有英国公张世泽之子张戎等位列甲等,硕大个武学院之内,真可谓将才云集,群星闪耀了。

不过若是真的去比,还是各处底层出身的人之中,有才能者更多,现如今还留在武学院当中的,十有七成都是各地的底层百姓出身。

其次便是各地将门之后,出彩最少的就是现如今南北两地的勋戚子弟了,只有王业泰一人在苦苦支撑着勋戚的门面。

若是将晋列特等的王业泰等三人抛出不算,整个勋戚一派,也就只有英国公张世泽之子张戎在一个月前的全院复试当中,勉强垫底成为甲等武生。

余者那些家,乙等只有十几人,大部分都在丙等,三年来因各种成绩不合格而被剔除武学院的,竟有六成都是勋戚子弟。

如今勋戚子弟才能的薄弱,就是张世泽都时常嗟叹不已,但又无可奈何。

看着这些底层出身的大放异彩,几乎连年都包揽了武学院半数以上的奖项,将门和勋戚子弟,都是既嫉妒又无奈。

毕竟人家是真的有实力,这些东西是嫉妒不来的,只有在武学院中全力提升自己,出去以后又有世家的帮扶,应该也不会比这些底层出身的差到哪去。

......

崇祯二十年九月初一,崇祯皇帝率领朝堂文武百官,以及近日奉诏调集来京师的七八万各处将士,在郊外举行大规模的祭礼仪式。

这次祭礼,主要是针对陈奇瑜、孙传庭、卢象升三人,其余还有曹文昭、曹变蛟等一些历年战死在剿匪事业中的文官武将。

崇祯皇帝实际上在前两年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追赠,但这次是用王侯等级的祭礼,为他们彻底翻案昭雪,将他们的功绩昭告世人。

try{mad1();} catch(ex){}

祭礼之后,这些人将全数入奉刚建好不久的中兴阁,崇祯又责令史官,让他们为这些人全都编录自己的传记。

崇祯皇帝先前命人编撰名臣名将典录,也会有他们所有人的名字,主持此次祭礼的礼部尚书黄锦在众官面前走出,顿了顿,昂首肃声道:

“陈奇瑜,字玉炫,系山西保德州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政绩突出,剿匪亦常有奇功...”

“...先督五省时,楚中屡捷,一时大盗几尽,其窜伏深山者,便督乡兵为导,无穴不搜,无林不寻,平定贼首数十,依计迫贼入晋,楚中渐有宁宇...”

“...及本朝崇祯年时,钦命复用为总督五省军务,其以宣镇高杰、大同白广恩等总制诸将,使西北剿抚事权终属归一,诸将无不信服...”

“...奇瑜总督三年来,先后奏大捷者四,累败李闯,复山西全境,迫贼入陕,兵压潼关,一时乱象勘定,群贼皆平,争相归朝,以成我朝中兴之局,叙定当属首功...”

“...圣命:当以王礼祭之,赐文荣候,宜谥文正,赠上柱国,太子太师,入阁中兴,荫其一子为文荣伯,三代袭封...”

黄锦说完陈奇瑜,紧接着便继续说孙传庭、卢象升、曹文昭、曹变蛟四人,言罢,崇祯皇帝便率领群臣亲自登坛祭奠。

陈奇瑜曾受平台召见,已是人臣最高殊荣,死后又得皇帝亲自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