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史上最强崇祯 > 第五百三十四章:国事、家事(三千字!)

“走,你他吗还不快着点,死了娘不成?”

东厂的掌刑千户方凤高,带着一票方帽的档头们,两侧护卫跟着不少尖帽的底层番子,拉着三日前被皇帝亲自送到大牢里去的管家婆。『菠-萝-小『说

若说许荣秀面相阴鸷,这方凤高生的比他更不像个好人,可人不能仅凭长相来断定,方凤高在满朝文武眼中看来,的确不是个好人。

此人用刑和抓人的手段,比他的前任许荣秀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他掌管下的番子们,对付文人士子更是用心和发狠。

相比之下,此时的西厂掌刑千户许强和内厂掌刑千户张安,就没有这位新晋上来的方凤高手段高强,这手段高强是一个说法,往不好了说,就是心眼极其狠毒。

不过姓方的狠是狠,对崇祯却格外忠心,毕竟许荣秀就是前车之鉴,在那场东厂欲吞并内行厂的厂卫争斗中,崇祯的意思很明确。

真正的英明圣主,绝对不会让三厂一卫其中任何一个做大,内厂损失很大,所以在那次得到了加强,而获利最多的则东厂遭到大清洗。

许荣秀被满门抄斩,上上下下的党羽,全部都换了个一干二净。

探听清楚了公主府内发生事上上下下的缘由,方凤高既已确定崇祯的真正意图,便不会对这管家婆有任何留手。

三日下来,被番子们押缚游街的管家婆,已经成了一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见她披头散着发,**双脚,上下皆穿着灰色的囚服,满脸都不见什么神采。

唯有听见方凤高的喝声,她才会眼睛猛地瞪大,浑身不可抑制的发抖,十分顺从的加快了脚下的步伐,就连浑身上下钻心的疼痛都顾不上了。

只因她知道,若是不听话,这位鼎鼎大名的东厂掌刑,会更让自己生不如死。

说起来,番子们折磨人的法子都是密辛,见识过的不是成了精神病,就是悄无声息的死在大牢里,所以也根本传不出来。

这位皇帝办事,看起来像是意气用事,但若细细去想,又不无道理,有明一代,其实公主和皇子之间的待遇一直都是天差地别。

崇祯皇帝在公主府搞了这么一出以后,便也无人不敢再对各公主和驸马不恭不敬,刚刚九岁的昭仁公主,因这件事也受到各方礼遇。

连带着,对于周皇后将被废的无风传闻,自是不攻而破。

看着平日颐气指使的管家婆被游街示众,特意来到路边观看的张煌言、朱媺娖及一众公主府里外的丫鬟、仆人,全都觉得出气。

更有些府内的丫鬟和仆人,上前跟百姓一齐向她扔烂菜叶、臭鸡蛋,足见这管家婆平日里的嚣张跋扈和不得人心。

“父皇对我们真好,看来从前,是错怪父皇了。”

张煌言闻言点点头,在后面挽住朱媺娖柔弱的肩膀,道:“就是不知,什么时候会有我这个驸马的用武之地啊,都快闲出毛病了。”

朱媺娖也是这么想,多年以来,她看出自己这驸马是位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能舞文弄墨,又能骑马射箭,主要是对自己足够体贴。

现在已经成家生子的她,也了解到当时崇祯为自己选驸马的良苦用心,实际上崇祯也的确是费了一番心思。

不过当时刚穿越过来还与自己这个女儿没太多感情,又忙着保命,只觉得姓周的干啥啥不行,根本配不上自己女儿。

现如今这么久过去了,自然是父女情深,没感情也培养出感情来了,就是便宜儿子朱慈烺,崇祯也有心在刻意培养。

几次御驾亲征崇祯都是让太子临朝,就是想看看这小子处事的应变能力,回来以后各方一打听,还真挺满意。

这小子有他爹的风范,对这些以下犯上的臣子,向是没什么好脸色。

听了这话,朱媺娖双眼睁得大大的,怔怔望着张煌言的侧脸,下决心问道:“真的,驸马有心为父皇建功立业么?”

“岂会有假。”张煌言毫不犹豫的说道,不过又是叹起气来,“自巩都尉因私盐一事被搁置以后,便一直都未能再任实职,父皇怕也是对此有些看法。”

try{mad1();} catch(ex){}

“这......”朱媺娖挽着张煌言的手,走在回府路上,忽然站住不走,道:“我跟你去宫中见父皇,求父皇给你个一官半职,让你大展拳脚,好不好?”

张煌言大喜,方才他一直便想这样去提,只是有些担忧公主和皇上好容易见次面培养起来的父女之情,因自己这事遭到破坏,这才一直没说。

此时听朱媺娖主动提起,他先是大喜,不过继又是皱眉起来,果断拒绝,道:“不行,这事儿再缓缓吧。”

“皇上知我才能,留京多年自有用意,再说祺儿刚刚出世,我这个做爹的,自然要留在府中照看你们母子俩。”

正说着,忽觉一双柔软的手掌握住自己左手,却是朱媺娖站到自己面前,小脸上满是肃然之色,道:

“这管家婆的下场驸马也看到了,有父皇照料,我们母子两人在京又会出什么事,我只问一句,驸马到底想不想要才施致用?”

“自然想,可......你们母子我实在放心不下,父皇那边儿......”张煌言担忧的事太多,临门一脚却有些畏畏缩缩。

“父皇那儿有我,我去找父皇说!”

朱媺娖得到答案,抱着小小的张万祺就朝宫里走去,看那样子,自然是向她便宜父皇崇祯皇帝说情去了。

正在内阁处理政务的崇祯,正在为毕懋康、焦勖等人提上来的普及遂发线列枪的事,和汤若望、南怀仁等洋人联名提上来的在京师修建基督教堂的事儿犯愁。

众人正大眼瞪小眼等着崇祯批复,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