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史上最强崇祯 > 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锡死守临汾

史上最强崇祯 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锡死守临汾

作者:崛起的石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3 00:08:28 来源:23小说

说起来,崇祯皇帝还挺有成就感的,这玩意虽说还是借用西方那一套改过来的,不过好歹也是普及线列的开始,意义肯定重大。ω菠●萝●小ω说

别管后世怎么想朕如今搞的这些事儿,管这叫改革也好,管这叫重大转折也罢,反正朕决定要改的,肯定就是要改的。

这种大明版的线列阵型,不仅有西方线列步兵灵活高效的特点,最主要的是适合如今明军,理论上说,能大幅提升野战的作战能力。

在近距离内,明军遂发火枪手的准确度能够相对地提高,加上密集而又趋近于松散的阵型,可以发挥出最猛的火力。

以松散阵型排列的火枪手,能够寻找掩护,而且相对地灵活,但是,在对抗骑兵时十分脆弱,也不能守住阵地,这就是西方式的线列弱点。

如何规避这一弱点,这就是《大明步军操典》存在的意义之一。

针对建奴以八旗骑兵为主力的特点,步军操典列出了最理想的应对方式,在遭到建奴骑兵包围时,线列火枪手将迅速转变为方阵,撤出缠斗。

每逢战时,明军要额外安排步兵纵阵,线列步兵变为方阵撤退,将由纵阵之内的散兵与骑兵提供支持、掩护。

这种方阵是兵部尚书朱大典当时灵机一动提出来的,崇祯皇帝很意外,随即采纳用于军中。

按朱大典所述,这种专用于火枪手撤出战斗的方阵中间是空心,不同于长枪手、刀盾手与明军中旧式火枪手常用的方阵,极其灵活可变。

汤若望提出,在西方即使是训练有素的步兵,以线列阵型行进时,速度仍然会非常缓慢。

而且南怀仁也补充,说在行进时,如今西方普遍的线列阵型很容易裂开,特别是在通过灌木、森林地形时,他想明军应该也不能无视这一点。

因此,在以固定阵型前进时,崇祯皇帝规定明军步兵将会采用头牌刀盾手而后长枪兵的传统方阵,而在以线列阵型行进时,明军又会采用纵阵。

在冲锋、近战时,明军则会在纵阵和方阵中来回变换,这已经足以应对任何战场中的突发状况。

不过汤若望也提出,这三种阵型虽然全面,但弊端就是对士兵要求很严格。

方阵、纵阵和线列,三种阵型几乎可以应付所有战斗中的任何状况,但其中的变换需要士兵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甚至需要能做到随时随时听见口令便下意识发动,才能发挥出战斗力。

如今的禁军虽说经过了良乡之役、平定诸王之战、东征山海关之战等许多大大小小的战役,士兵也都见过血,算得上如今明军中少有的精锐。

但这种新式阵型改革属于从头再来,从前的顶多算是基础好,练得轻松练得快,但想要熟悉,仍然需要操练和战斗经验的累积。

《步军操典》的出台,标志着大明拉近甚至赶超西方的重大军事改革正式拉开帷幕。

可想而知,这份操典,将会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伴随张世泽、董琦等禁军上下大大小小每一名军将和基层军官。

这也是日后禁军的操练指南,不会再有那种以将官为主的训练方式,无论将官怎么变,只要朝廷政策不改,军队的训练方式再也不会变。

“抬枪!”

“收枪、换药!”

“放——”

“纵阵!”

“火器营,空心方阵!”

张世泽走到一个禁军小兵身后,猛地踹了他一脚,唾沫横飞的吼道:

try{mad1();} catch(ex){}

“速度要快,这么慢,战场上你还没变过去,人家就冲过来了,到时候是不是全军都要和你一起死?”

“到那边儿去,端枪一个时辰再回来!”

这兵士也知道是自己拖了后腿,根本不敢去看站在点将台上的皇帝一眼,灰溜溜跑到张世泽指着的方向,和几列一同被罚的兵士老老实实端枪认罚。

这兵士咬紧牙关,任凭汗水顺着脸颊流淌而下,他在心中暗下决心,下次被罚的一定不能再有自己,不能给老婆孩子和火器营丢人了。

不远处隶属禁军序列的京师城防军演武场,城防军总督董琦正站在点将台上面,张大嘴朝下面正在操练的各营喊道:

“练时多流汗,战时不流血,皇上说的话你们忘了?”

“没忘,那就给本老子好好练,练好了好吃肉!哪天拉出去干几仗,叫英国公麾下那帮浑小子们看看,咱们城防军也能野战!”

“练!练!练!”

场中一下子爆发出了震天的喊声。

看着眼前密密麻麻聚齐在校场上挥洒汗水操练的禁军将士,听着他们声嘶力竭的喊杀声,崇祯皇帝就好像见证了一支真正的强军从自己手上诞生。

演武场的左侧,正有无数火枪骑兵手中持着转轮短铳呼啸而过。

他们在前方一员将官的带领下,一边向前奔袭,一边朝立在左右两侧的草人发射出整齐的弹丸,随之冒出刺鼻的大股白烟。

“砰砰砰——”

“换刀!”

震耳欲聋的齐射声还没消退,前方却忽然传来几声喝令,只见跟在后面的火枪骑兵没有半分犹豫,纷纷抽出腰间佩刀,余速不减的迂回过来,将一个又一个草人砍翻在地。

“杀!杀!杀!”

早年陈奇瑜总筹建立的西北大营,缇骑慢后几日将步军操典颁布,随之也整日都充斥着嘹亮的操练声。

......

崇祯皇帝在京师改革军队,建立第一支新型明军,在遥远的西北,刘宗敏率领大顺军攻陷浮山,进围临汾。

在新总督堵胤锡率领下的五省明军同仇敌忾,誓死守城,打响了自一六四四年之后,中原官军与流寇规模最大的临汾保卫战。

“大顺军必胜!”

“大顺军必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