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史上最强崇祯 > 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盐矿为首

史上最强崇祯 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盐矿为首

作者:崛起的石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3 00:08:28 来源:23小说

“都坐吧,拘着做什么,你们站的累,朕看的也累。壊ぁ新堋行々壦怠

冬暖阁内,崇祯皇帝看着面前紧挨着站在一起的几名大臣与将领,挥手示意他们坐在直殿监安置的座椅上,待他们面面相觑的坐下,才是笑笑说道:

“这次召你们来,是要商量扩军的事。”

“陛下的意思是,要招募新军?”首先站起来的,是新建伯王先通。

王先通掌通州卫兵权,自刚穿越过来后便一直是崇祯皇帝赖以信任的大将,通州卫兵马虽说不是很精锐,但毕竟距京师较近,而且忠诚可用。

“可是陛下,我朝每年的军费开支已有数百万之巨,若在增兵,又刚定下了与建奴的战策,若再扩军备训,只怕国库力有不逮啊。”

户部尚书倪元璐有些担忧,兵部尚书朱大典也是点头,站起来道:“皇上,臣觉得倪大人说的不错。”

“山东军有正兵四万余,邱磊部也有一万八千余人,还有新戚家军,自去年开始从一千多人扩军到了四千有余。”

“还有左良玉的二十余万兵马,宣大两镇的兵马,西北大营的兵马,五省联军用于剿匪的兵马,再扩军便是穷兵黩武,入不敷出,长此以往,臣怕先撑不住的,是我大明啊。”

王先通虽然支持扩军,但却也不得不为了国朝考虑,“皇上,两位大人说的有道理。”

“京畿一带施行正兵、辅兵、守兵以后,虽说战斗力有了提高,也裁撤掉大批无用的卫所军,但军费开支每年却多了二十余万两,各地的辅兵和守兵都是一大笔开销。”

“还有各地用来更换的军械和衣甲,都需要六局采购原料去重新打制,这样以来,就又是几十万两的开销,扩军的事,臣建议还是缓一缓。”

崇祯皇帝听后笑了笑,“你看看,怎么又都站起来了,都坐下,坐下说话,你们站起来朕看着也累,不用拘束。”

“陛下,若您非要扩军,臣还是先和说说如今国朝财政的来源和去处。”倪元璐忽然说道。

“哦?”崇祯皇帝来了兴趣,“倪爱卿来说说看。”

“如今已经四年,国朝最初三年不加赋的政策时限已经过去,这三年来,朝廷都在用查抄各地的商户、贪腐官员家财以用,至今实不可行。”

自前年开始,崇祯皇帝接管了山东登莱以及南京沿海一带的所有盐务。

对那些盐商,不服从朝廷的全部替换,所有无论官办还是民办的盐场盐田,全都强制性收归国有,正是看中了盐务这一块巨大的利润。

当然,盐场盐田不仅给朝廷带来了每年近两千万两的巨额收入,也提供了让各地流民和降卒前去劳务安置的机会。

去年的时候,崇祯皇帝又下旨针对曹氏和全国地主、商户,出台了一整套的商税和土地税法,这套税法,每年提供的银两更多。

这些收入已经很多,每年加在一起都要都四五千万两,可大明是如此庞大的一个帝国,到处都需要用钱,很多银子到手里甚至还没捂热乎,就要流水一般的花出去。

身为户部尚书,倪元璐对国库还剩下银两不是很看重,他要做的是未雨绸缪,防止再出现多年以前财政告急却毫无办法的事。

“皇上,国库眼下看还剩下许多银两,但这些银两,大部要用在下发俸禄和军费开支上,每年养济院、惠民药局和太医院培养新人的收入也是不菲。”

try{mad1();} catch(ex){}

“今年大选秀女,上下都是朝廷在打点,至少又是几百万两的出账,如果再行扩军,以臣的估算,如今国库存银,再加上每年的收入,最多也就维持三到五年。”

“况且谁能保证这三到五年之间,国朝不会再有新的事情,比如每场战后的抚恤,小战几十万两,大战更是几百万两,如果不未雨绸缪,臣只怕明年大明的财政,就又会入不敷出了。”

“这就是在烧钱呀,陛下慎重。”王先通眉头紧皱,长叹说道。

实际上,崇祯皇帝在召他们来之前,就已经充分了解过大明如今的财政了。

因为免赋,大明少了每年几百万从百姓身上压榨来的银两,现在主要收入来源是两点,一是去年开始施行的商税和土地税,二就是沿海一带的盐务收入。

这两样加在一起的收入,是从百姓身上收赋的五到六倍,可收入虽多,国家需要用钱的地方却更多。

现在的财政可以说是刚好能入出持平,一旦扩军,军费开支大增,今年最开始倒还看不出什么,可就如倪元璐方才所说,到明年的这个时候,自己可能就养不起这么多兵了。

如今大明需要用钱的地方有很多,只要手上有足够的银子,那么崇祯就可以去做很多准备去做却一时半会做不了的事,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没有银子,大明的进步就会停滞,就算灭了满清和流贼,也只会逐步落后,追赶不上世界的步伐。

弄银子有很多办法,抄家灭族又或是勒索富绅豪商只能是竭泽而渔,一开始的时候崇祯皇帝是保命要紧,没办法才那么干。

可若是老这么干,搞的人人自危,那效果只会适得而反,经过几次御驾亲征打的大胜仗,崇祯在军中与民间的威望已经极高,兵权在握,朝政在手。

天下巨商太多了,论罪杀几万人都够了,杀了他们抄出个七八千万两银子绝不存在任何问题,可以后呢?

这样的巨商诞生是必然,只要有商业,就会有他们存在,杀是杀不完的,就算全杀了,那么对整个大明来说,究竟是得还是失?

没有商人如何推动商业的发展,看见前面那些人的下场,恐怕日后的富商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