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史上最强崇祯 > 第六百二十八章:飞跃

史上最强崇祯 第六百二十八章:飞跃

作者:崛起的石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3 00:08:28 来源:23小说

“各位大人,好消息,澳门卜加劳铸炮厂的第一批葡萄牙人和器械到了!”

就在众人苦思冥想之时,后方跑来一个匠头,带来了令他们激动不已的消息。

澳门的卜加劳铸炮厂,自当年收归澳门之后,就和圣宝禄学院一同被朝廷强行征归位大明所有。

据说这卜加劳铸炮厂,乃是远东技术最好的铸炮厂,就连汤若望和南怀仁等洋人都对其拥有的先进技术赞不绝口,这第一批洋人来了,对大明可能是个机遇。

“快请他们过来,别忘了脚上汤若望和南怀仁。”毕懋康赶紧说道。

不多时,一批十几个此行领头的老练澳门洋人来到了大明六局精英们的面前。

很快汤若望和南怀仁也各从厂中赶来,有了他们两个半洋半汉,双方倒也可以愉快的开展中西方交流。

六局汇聚了大明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这些洋人则是来自远东第一铸炮厂的老技工,两方相见恨晚,一谈就是半宿。

对于目前所有的疑问,这些老外几乎都能对答如流,说出的方法很多都是六局精英们一听就懂,但又不轻易敢放手去做的。

按毕懋康他们所保证的,澳门的洋人可以到六局供职,从大明这里获得庇护和较高的薪俸。

而他们要做的很简单,就是将现如今大明六局仍不足西方的技术加以改进,指导六局的匠户们进行技术革新。

对葡萄牙人来说,他们并没有此时中国传统的忠君一人思想,给谁干活不是干。

从洋人口中,很早以前,西方就不再用人力了,就算是他们那比较落后的小地方,都已经普及了钻床工艺。

现在六局赶制火枪进度跟不上军队扩充步伐,原因之一就是人力太慢,而且很吃手艺。

这些葡萄牙人从六局官员口中得知大明此时有些问题,可能不会很容易获得钻床所需的全部材料,但他们很快提了一个适用的点子。

首先,卜加劳铸炮厂的先进钻床可以直接向京师这边调运,但路途毕竟艰远,等过来时起码也要是几个月乃至半年以后,远水救不了近火。

其次,他们又提出大明可以套用西方如今正在普遍使用的一种水力轧辊机。

这种机器以水流发力,可以同时压数块熟铁板,洋人们称可以指导六局的工匠,先行试验制作个样品出来。

葡萄牙人也把形势看得很明白,卜加劳铸炮厂如今虽然还是他们在运营,但就和圣宝禄学院一样,整个都是大明的军队在控制。

就算你不去主动提,崇祯得到六局上疏之后,也会想到将那里的先进器械运往京师。

如果可行,就可以用这种机器暂时代替人力,出产火枪的速度起码也会是几倍的差距,所幸的是,京畿一带似乎并不缺少河流。

很快,这个方法被六局的官员们采纳。

按照葡萄牙人的要求,他们需要六局最出色的工匠当助手,而且汤若望和南怀仁等精通汉语的传教士,也需要他们全程负责翻译。

这些根本不是问题,这个机器很有用,据说还能用于制铜钱,以后就算不用于制造火枪,也可能会用得到。

try{mad1();} catch(ex){}

看过如今大明的遂发枪之后,来自卜加劳铸炮厂的葡萄牙技工们有些惊讶,不过这些洋毛子很快还是提出不足。

照他们来看,这个遂发枪还缺少一样东西——“刺刀”。

十三世纪中叶,火枪由中国率先发明出来,此后逐渐流传到西方。

奥斯曼土耳其利用火炮彻底击溃了曾经打败蒙古人的马穆鲁克骑兵,叶尔马克只靠八百四十名哥萨克,运用火器轻松灭掉西伯利亚汗国,而欧洲的骑士们更是在长矛加火枪的战术下,慢慢变成了百无一用的废物。

这么多年以来,火枪成为了西方战争的主流,在发源地中国却发展缓慢,大明虽然不是很完善,但起码在尽力追赶。

历史上,发展火器的大明被鞑清取代,彻底中断了这一历史进程,可以说奠定了日后的丧权辱国。

洋人们提出来的刺刀,其雏形最早也是永乐年间就有,西方甚至是几年前才出现了第一把刺刀。

六年前,也就是崇祯皇帝穿越过来的两年前,处于三十年战争期间的欧洲,出现了第一支装配了刺刀的近代线列步兵。

刺刀技术,如今即便是西方也并非很完善,大明就更别提了,永乐年间出现雏形以后一直都没有任何发展。

不过在这方面倒是不急,历史上刺刀火枪兵成为主流,那更是近半个世纪以后的事。

照这看来,大明在近代步兵方面,倒也并没有落后于西方很多。

鞑清就别提了,历史上就是从他们入关开始,中国的火器进程彻底中断,骑射代替火器成为主流。

最可笑的是,晚晴八旗骑兵面对八国联军的线列步兵,仍然傻不拉几的用骑兵集群冲锋。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野战无敌的八旗铁骑,以全军覆没却未伤敌毫毛的战绩,向世人宣告了它到底是有多么愚昧无知。

话说回来,洋人们也只是象征性的建议了一下,其实刺刀这个玩意儿他们也才发现,并不太信任它的作战能力。

因为前不久的比利时战争期间,使用刺刀的西方军队作战效果并不理想,他们发现,刺刀这玩意儿不仅连接不牢靠,而且十分妨碍射击。

洋人们建议刺刀方面要慎重,但其实,六局早就在这东西上下了心思。

刺刀连接不牢,妨碍射击。这他娘的也算是个事儿?

你搞个套式的从上面进去不就完了,当初永乐年间的枪头就是强套进去的,效果比现在西方的刺刀还好。

那种虽然看起来粗糙了点儿,但能刚好装到枪上,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