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史上最强崇祯 > 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让他们好受

史上最强崇祯 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让他们好受

作者:崛起的石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3 00:08:28 来源:23小说

在皇极殿大朝会外头,到处都是热热闹闹,庆贺新年,可朝堂上却是严肃的可怕。

一场大朝会下来,接连发布了两份诏旨,这之后又有无数大小政策的变动。

群臣们自然有高兴的也有失望的,有看笑话坐山观虎斗的,也有不遗余力表示支持皇帝的。

如果说前面的一统诏,是让群臣振奋鼓舞,那后边紧接着颁布的诏书就如同是集体被喂了一口米田共。

第二个诏书前半部分还很正常,是对辽东百姓的赦免,鼓励流民迁徙到辽东。

先不说辽东免赋和迁徙流民垦荒要牵连多少人的利益,就说后边的,却是更加耐人寻味。

大赦天下是好的,比如对那些人犯的处置,甚至对养济院一整套福利制度的改革,这都是无可厚非。

能不能别加上将无主荒地和统计全国田亩这两大条和无数将要应运而生的小条政策?

现在朝堂上的群臣个个一副人模狗样儿的,可那是崇祯不愿意也懒得去查。

只要想查,厂卫总能给你找出点什么贪腐、弄权的老把式出来,也没几个屁股是完全干净的。

天道有轮回,随着流寇和满虏一个接一个的烟消云散,国内的改革也就势在必行,成了无法阻挡的历史洪流。

崇祯皇帝毕竟是后世来的穿越者,看事情往往是穿透迷雾,一下就按到点子上。

自古以来,每个王朝自兴转衰,无不是一个土地兼并的过程。

稍微有些势力的人,除了敛财以外,最热衷的莫过于将别人家的地安排到自己名下了。

到了朝代末期,也就是各阶层的矛盾无法调和,需要重新洗牌的时候,这便是俗称的三百年一轮回。

大明至今二百八十多年,那些土地被兼并的百姓,要么被动的成了地主家的佃农,要么就是流离失所,转而加入了乱军。

十几年前,李自成被孙传庭打成只剩十八骑,但官军调走后又出山迅速壮大,甚至动摇了国本,最近几年才将其彻底平定,这就很说明问题。

眼下全国虽然一统,百姓也在归回原籍,但他们家里没有余粮,甚至大部分人连属于自己的土地都没有。

眼下迫在眉睫的是将他们安顿好,让百姓拥有自食其力,至少不被饿死的能力。

全国境内看似是一片好转,可每一个失去土地和家人的百姓,在崇祯看来,都是一个将来可能造反的潜力股。

要是不处理好田地和百姓自食其力问题,崇祯料想很快就可能再蹦出来一个张自成、王自成。

发布一统诏和大赦天下诏书以后,崇祯治下的大明重新为世人所认知,皇权自然也达到了极盛。

这两份诏书,被后世的砖家和叫兽们称之为奠定全亚霸权和全国趋于安定的第一步。

在这样的情况下,崇祯皇帝无论想要推行任何改革,全国各地的军队都会毫不犹豫地追随。

那些朝堂的文武,一是不敢与他作对,二也是根本没有能力再去阻拦改革的进程。

归根结底,这位皇帝如今是军政大权在手,全国各地又有星罗棋布的厂卫势力忠于皇权,想做什么都没有人拦得住。

朝臣在崇祯面前,就算做到了内阁首辅蒋德璟这个位子,想要撤掉或杀头,那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还有全国的地主和乡绅,他们就连厂卫都斗不过,更别提会对崇祯产生威胁了,甚至都不用人家自己动手。

try{mad1();} catch(ex){}

至于武将,现在还个个都对崇祯的文韬武略佩服不已。

要知道,遇见一个肯和他们这些大头兵同甘共苦去打仗的皇帝有多难,支持喊万岁都来不及,更别提会有其它的什么想法了。

更何况这种改革,怎么看都是对军官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他们也巴不得让文官吃吃瘪。

话说回来,现在军中的基层将官,大部分都是武学院毕业,或者战功升授大典一并提拔起来的。

除非脑子被驴踢了,不然谁会对朝廷不忠?

这个皇帝可是亲手砍了奴酋多尔衮的狗头,那是跟你闹着玩的,急眼了人家能亲自披甲上马带兵去砍了你!

如此这般,再加上多年来报社和厂卫宣扬出来的民心,崇祯皇帝一不小心就将大明的皇权推向了顶峰。

大明的皇权顶峰是什么样子?

作为当事人的崇祯皇帝觉得还是不如后世鞑清的糠稀和钱聋自在。

毕竟人家就是没事下江南去玩,都能说成体察民心,也有无数的二鞑子跪舔,说其实我大清是钱多了花不完出去消费消费。

比不了比不了......

崇祯直到现在都不敢说可以完全的随心所欲,毕竟有些底线是不能碰的。

不过话说回来,要说能压服住如今这位崇祯皇帝的,也就只有开国的朱洪武从棺材里跳出来才行。

自来到大明以来,崇祯的做派,可以说是疯狂的在死亡边缘试探。

没死成不说,眼下反倒还更活蹦乱跳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从最开始的无脑屠东林,到现在的大行改革,崇祯可以说是一个人把老朱家之前很多皇帝都不敢做的事儿给一股脑全干了。

尽管如此,看似疯狂的崇祯,在统一之前所作出的各种改革和政策,依旧还都只是点到即止的试探之举。

朝臣虽然被撸了一遍,但无论你怎么撸,毫无疑问,能站到这顶上来的也基本全都是人精。

这帮人精,最擅长从皇帝的一举一动中揣摩心思,这通篇大论的一纸诏书,能看出来的隐藏之意可再明显不过。

普通百姓看来,这诏书可能就代表着天恩浩荡,可在群臣看来,却远不止于此。

首当其中的一点,就是统一后由当朝皇帝主持的,对全国田亩的重新洗牌和分摊改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