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史上最强崇祯 > 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

此时大明国内军事方面的两个大事,一是引进仿造欧洲火器,一就是发展航海贸易和海军实力。

自从武力拿下澳门以后,远东第一铸炮厂“卜加劳铸炮厂”被收归大明国有,这使得葡萄牙荷兰等国的先进火炮,先后被引入明军,大量改装生产。

但这些佛郎机、红夷炮的火炮放在欧洲人眼里,大明改装版大炮的杀伤力如何?

无数次贬低过大明天文,又赞过明朝手工业的西班牙教会红衣传教士拉达,对此时明军的军火水平,也是很不屑。

他出使福建的时候还是崇祯二年,当时他见过明朝卫所军装备的火炮,认为这些玩意儿中看不中用,而且制作粗劣,款式也太老,只能发射石,威力不高。

其实这小子说的没错,别说他了,就是很多当时的卫所军士卒都不愿意用那些火器。

但拉达来的时候毕竟是几十年前,在崇祯十八年真正和明军打过仗的一些驻守澳门西班牙军官,却不这样看。

按当时澳门某皇家舰队的舰长写给腓力四世信里的说法,明军的部队都很精锐,大炮的性能都非常出色,而且战斗力和战斗意识都是极强。

谁让他遇见的是崇祯亲手改组后的明军呢。

西班牙历史学家门多萨,曾经登上过明朝战船,见过明军战船上的弗朗机,评价也中肯,一句话:比我们的造得好,更有威力。

除了火器方面的引进,欧洲人介绍大明最多的,还要属是四大发明中的一大绝活印刷术。

虽说现在欧洲也有了造纸和印刷,但大明在这事儿上毕竟是有专利的,独家优势,欧洲人也不得不认账。

以利玛窦的说法,大明的印刷术比起欧洲人至少早五百年,技术更十分巧妙,出错易修改,速度更是快。

一块木版一天能印一千五百多份,你敢信?

看看人家的印刷术,就知道为什么大明的民间有那么多书,价格还比欧洲便宜得多。

对于这些书,崇祯皇帝表示这不是个好事儿,方便了东林猴子们制造舆论,朕还得费劲巴力三令五申的去禁那些书院和书局。

这种坏处欧洲人看不到,他们只是觉得这技术太牛逼,不光能单面印刷,去年六局还琢磨出双面印刷的技术。

都说西方人瞧不起大明,大明民间又何曾瞧得起西方?

这个时候的民间和后世崇洋媚外上赶着倒贴是两码事儿,见着洋毛子就跟见到猴子似的,大部分女子没觉得帅,反倒觉得难看。

尤其令欧洲人受打击的是:一开始大明的人根本不信欧洲人自己会印刷,气的有老外专程回家一趟,运一大堆印好的圣经过来。

瞧瞧,我们也会!

照多年前去世的太医院御医王肯堂的说法,欧洲圣经不光两面都有字,而且还能防水,真是甚异之。

除了印刷术,大明的农业,也是叫欧洲传教士们都似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啥都新鲜。

现在大明的整体农业水平,以钦天监监士汤若望的一句话总结,“远比欧洲富裕得多”。

一些农民生产场面,都叫欧洲人开眼,好像这压根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一样。

水稻一年三熟,稻田里还养鱼防疟疾,门多萨的大中华帝国志里还详细记录,大明农民用竹料包好鸭蛋,点稻草加热,严冬竟也能孵蛋。

欧洲人:是不是吹过了???

try{mad1();} catch(ex){}

吹的还不只是这家伙一个,很多知名传教士也开始集体吹大明,还是往上天了吹。

在杭州城居住过的传教士曾德昭说:“西湖水极其清澈,我甚至能看到湖底的细沙了,杭州城也相当干净,因为那里的明朝人民勤劳,还有成熟的卫生管理体制和垃圾回收制度,他们的身体素质非常好,都对生活非常积极。”

然后这货一住就是十几年,现在都没走。

曾对崇祯二年大明军队火器情况不以为然的西班牙教会传教士拉达回去之后也对腓力四世有一说一,盛赞大明的农业:

“中国土地的肥沃、美丽,富有和中国人的智识与能力,真是卓越异常,太高太大了。如把他详细写出,那就需要几大册。”

好些常见农具,欧洲人更是称奇。

福建地区能灌溉到山坡的大型水车,曾被传教士们称赞,而真在欧洲引起热潮的,却是东南农村扬谷常用的农具扬谷扇车。

这种老农具出现在西汉时期,发展到明代,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改装成了闭合式,还有轮轴和摇手,两个人就能快速操纵。

这种民间非常常见的玩意儿,却因其强大的生产效率,引来欧洲人哄抢。

很多百姓上报,说是有洋毛子老外趁自己不注意偷偷运走了自家的扇车。

这事儿怎么办?

这帮不靠谱的老外可是让地方衙门操碎了心,三令五申没用,不得已下达了禁止他们偷扇车的禁令,还专门派人到田里守着。

原来防黄鼠狼夜里偷鸡,现在是防老外偷扇车。

偷不成就买,荷兰和瑞典的船员,多次从大明官员手上购买农具走私到欧洲,每次都卖高价,还引来纷纷仿制。

往后十八世纪的欧洲农村,出来多种改装版,结束了扬谷只能靠簸箕的苦力史。

欧洲人开始重视中医,是读了利玛窦的著作后才知道的。

利玛窦告诉欧洲人,别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了,大明就是强,大明就是好,都来大明淘金吧!

按利玛窦所说,中医不但能治疗多种疾病,而且大明看病比欧洲方便廉价,医院很多,甚至朝廷还有惠民药局免费放药和看病。

这种好事,欧洲哪儿有?

好些中医典籍都被翻译到欧洲,而且不同国家,版本也不同,总有老外到京师取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