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史上最强崇祯 > 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检纪

史上最强崇祯 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检纪

作者:崛起的石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3 00:08:28 来源:23小说

厂卫们的统计结果还没有出来,此时刚回到宫中的崇祯皇帝却又陷入另一件令人毛骨悚然之事,鞑子来了,而且是忽然间出现在自己眼皮子低下来了!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总算是明白被自己附身那位在历史上经受的感觉,京城里到处都有人想要自己的命,一不小心就可能这在上吊之前一命呜呼。

几个月以来,崇祯皇帝在后世一向乐观的心性都快被吓出心脏病来了。

崇祯皇帝听番子汇报之后不由觉得自己命大,好不容易下决心御驾亲征一次,这边还在聚拢兵力还没等动作的时候,千里之外的盛京居然立马就知道了。

将厂卫探报和唐通的捷报结合起来,崇祯皇帝心里就出现了一个根本不敢相信的结果,那就是在自己出城御驾亲征前后几天的时间,这个消息就已经被建奴忠诚的奴才们送往盛京。

自己动身和多尔衮知晓这两者之间前后相差不会有太久,甚至可能只在几天之内,不然就算鞑子动作再快,也不可能直接出现在千里之遥的京师郊外。

想想自己努力几个月才有的这点儿家底差点被多尔衮随手来个一锅烩,崇祯皇帝心中顿时一股无名火起。

“方正化,先把大内里里外外查上一遍!”

“曹化淳,这事你不用管,带着西厂的番子继续帮吴又可和袁班治瘟。”

本以为这京城被自己里里外外杀了几遍,又有三厂一卫的番役们日夜监视,起码也会安稳一些,不用再继续提心吊胆的活着。

可现在想来,却是自己把北京城的情况想简单了。

明面上那些东林党是老实了,也没有人敢和如日中天的厂卫叫板,可暗地里做了什么勾当却是不得而知,居然连自己手下那些机警的番子们都没发觉。

“传朕旨意,将所有首级在承天门外筑为京观,以儆效尤!”

堆叠京观,向来都是要传扬成四海皆知的大胜才行,这可是个大事,朝堂的百官听到了都是极力反对,但崇祯皇帝压根不管你这些,转头直接去问内阁首辅魏藻德。

经过上次‘魏青天’的事,魏藻德觉得自己此前都是为民请命,到现在也换了副心态,一条道走到黑就是,实际上除了崇祯皇帝也没什么其它的选择。

况且这‘良乡大捷’乃是国朝百年未有而实实在在的大胜,据内库大使所说,这些首级搁在内库都堆不下了,此时不拿出去好好的吹一波,难道还留着等下崽儿不成。

魏藻德这次同意的时候也留了个心眼,居然出来说要和内阁大学士冯铨共同主持此次筑京观事宜,显然是和昔日仇敌阉党开始摒弃前嫌、同仇敌忾,成立了一个新的党派——保皇党。

崇祯皇帝哪能不知道这两人的小算盘,魏藻德和冯铨想要好名声,自己也不吝啬,给他们就是了。

保皇党在朝中的形成正是有利于自己皇权的稳固,崇祯皇帝后世那九年的义务教育还是没白读的,没多说什么便欣然接受,促成‘皆大欢喜’的局面。

当然了,这个皆大欢喜是相对而言的,东林党官员们再次反对无效,只能是回家继续憋着生气,说是不敢说的,就连路上谈论几句都不敢。

因为这么做的,官职小一些的在第二天基本都被番子直接抓到大牢严刑拷打,官职稍大些的也别想幸免于难,崇祯皇帝人家金口玉言,往往都是直接找个由头给抄了。

try{mad1();} catch(ex){}

没错,反正撕破脸皮了,崇祯皇帝现在就是这么狠。

三日之后,崇祯皇帝摆驾来到承天门外,看着聚齐好的将士们,也是当众流下了喜极而泣的泪水,哽咽着说了一句“将士们辛苦了。”

这话在后世都听出茧子来了,乃是领导人阅兵必须要走的程序,但现在这年头从皇帝嘴里亲自说出来,就好像拍到兵士们的心窝子上去了,感觉暖暖的,很贴心。

天啊,这么好的皇帝哪里去找!

更别提崇祯皇帝还是流泪哽咽着说出来的,让所有人都觉得没有白为大明奋战效死,如果苍天再给他们一次重来的机会,他们还会选择为崇祯皇帝死战。

如果非要加个期限,他们希望是一百年。

这个时候京观也筑得差不多了,崇祯皇帝走下城楼从将士们中间穿过,特意看了看这些黝黑憨厚的面容,和其中几个人含笑对视,来到石碑前,亲自挥笔写下一段小字,说道:

“承恩,将这些话拓于碑上,教天下人知晓朕之心意!”

王承恩先是山呼万岁接旨,而后上前一看,当即觉得胸中涌起一阵难以名状的自豪感,若自己不是个太监,还真要和唐通、黄得功他们上阵杀敌才痛快。

“良乡一役,我各路王师并驾齐驱,正奇互用,并协一心,累败来犯之贼。有如鸿雁来归,箕子之提封如故,亦如熊罴振旅,汉家之德威播闻。除所获功级,封为京观,弃尸稿街,传首天下,永垂凶逆之鉴戒,大泄神人之愤心。”

除此之外,崇祯皇帝还在最后加了一行小字:

“皇明混一海宇,文治武功之盛,虽已不及汉唐,然丹心犹存。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十七年闰五月甲申,大明皇帝朱由检以平贼纪。”

当碑文上的内容被传达下去之后,下面的人都是脸色各异。

对于东林文官们而言,崇祯皇帝这杀气腾腾、唯恐天下不乱的碑文正是昏君的最好凭证,事实证明,此桀纣之君根本不会管黎民百姓的死活!

东林党的文人们已经在心中酝酿好要如何声讨崇祯皇帝,而在场的明军将士们却是个个面色涨红,人人紧握着手中刀枪,恨不能再上战场与贼虏拼他个你死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