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上古神话(全四册) > 第六十五回 仓颉、佉卢、梵三人造字舜小杖则受,大杖则走舜兄得狂疾

自此之后,舜每天起来和他的阿兄做些家务工作,过了一回,才往秦老家,牵了牛,到务成先生室旁去放草。务成先生教他识字读书,又和他讲各种天文地理及治国平天下的大道。晚上归家,就寝时,他就将日间所听所学的,间接的教授阿兄,这亦是舜的弟道。因为他自己有得求学,阿兄没得求学,他心中非常难过,所以如此。

一日,舜正在务成先生处学写字,忽然问务成先生道:“弟子识字,学字,有好多日了,但不知这种字是哪一位圣人创造的。请先生教诲。”务成先生道:“这种字,是古时一位仓帝史皇氏,名叫颉的,创造出来。”舜道:“他姓什么?”务成先生道:“他姓侯冈,有人说他是黄帝时的人。但是黄帝以前,早有文字,所以这句话是靠不住的。”

舜道:“仓帝以前,没有文字么?”务成先生道:“没有。起初是用绳子做记号,大事打一个大结,小事打一个小结,特别的事则打一个特别的结,相连之事则打一个连环之结。后来文明渐进,人事越繁,结绳的记号万万不够用,于是用刀在木上或竹上刻一种形状,以为符号。

这种符号,大概都是象形的,就是现在图画的创始。到了后来,人事越繁,名物越多,有些可以画得出,有些万万画不出,那么单靠这象形的符号又不够用了,所以仓帝颉造出这种字,以供世人之用。自从这种文字创造之后,文明进步越速,真是一件极可宝贵之灵物呢。”

舜道:“仓颉造字,还是全凭自己的理想造的,还是有所取法的?”务成先生道:“当然有所取法。自古圣人创造一种事物,虽则天纵聪明,亦绝不能凭空创造,这是一定之理。如同渔佃所用的网罟,便是取法于蜘蛛;打仗所用行阵,就是取法于战蚁,这都是显然的事迹。

仓颉氏造字,所取法的有两种:一种就是以前刻在竹木上的各种象形符号,一种是从天文地理、各种物象上去体察出来,而尤其得力的,是天赐的灵龟。有一年,仓帝到南方去巡守,登到一座阳虚之山(现在陕西省洛南县),临于玄扈、洛汭之水,忽然看见一个大龟,龟背的颜色是丹的,上面却有许多青色的花纹。仓颉看了,觉得稀奇,取来细细研究,恍然悟到,它背上的并不是花纹,是文字,有意义可通的,于是他就发生了创造文字之志愿。后来又仰观天上奎星圆曲之势,又俯观山川脉络之象,又旁观鸟兽虫鱼之迹、草木器具之形,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形状,这就是他所取法的物件了。”

伯阳在旁问道:“弟子看见古书上说,仓颉氏有四只眼睛,真的么?”务成先生道:“也许真的,也许是后人佩服他的聪圣,故神其说,亦未可知。”秦不虚道:“弟子听见说,仓颉氏造字之时,天雨粟,鬼夜哭,有这种事么?”务成先生道:“这事可信。因为文字这项东西,有利有害。利的地方,就是能够增进文明。古人发明之事理,可以传与后人,后人得了这个基础,可以继长增高的上去,不必再另起炉灶,这是个最大的利益,所以天要雨粟了。天雨粟,是庆贺的意思。但是有了文字之后,民智日开,民德日漓,欺伪狡诈,种种以起,争夺杀戮,由此而生,大同之世,不能复见于天下,世界永无宁日,所以鬼要夜哭了。鬼夜哭,是悲伤的意思。当时情形,虽不知道究竟如何,但是这个道理,却很不错,所以我说可信。”

雒陶道:“文字既然有这种害处,那么正应该将文字废去,为什么国家还要注重学校,圣贤还要教人求学读书呢?”务成先生道:“未有文字以前,要使文字不发生,这已是很难之事;既然有了文字之后,忽然要废去它,简直是不可能之事。比如字是仓颉氏造的,你未知道之前,我可以告诉你,使你知道,亦可以不告诉你,使你永远不知道。如今你已经知道了,我再要使你不知道,有这个方法么?圣贤君相,知道这个文字之害,但是没有方法去废弃它,使百姓复返于浑浑噩噩之天。

不得已,只能想出种种教育的方法来,要想补偏救弊,但是劳多功少,不但大同不能期,就是小康之世亦不易得到。这位仓颉氏,真所谓天下万世功之首、罪之魁呢!”

舜问道:“我们中国有文字,外国亦有文字么?”务成先生道:“外国亦有文字。”舜道:“外国文字怎样写的?”务成先生道:“你要问它做什么?”舜道:“弟子想拿他们的文字和中国的文字来比较比较,哪一个优,哪一个劣。”务成先生道:“原来如此。你听我说,当仓颉氏的时候,竹木符号的用处早穷,文字有创造的必要,所以那时想创造新文字的人很多。最著名的有三个:一个名字叫梵,他造了一种字,是从左而右横写的;一个叫佉卢,他造的一种字,是从右而左,亦是横写的;一个就是仓颉,他造的字,每个字的写法,大半从左而右,但是连贯起来,每行的写法,又是由右而左,可以说是兼有他们两个之所长了。后来三个之中,仓颉氏的字最先造成,所以现在通行于全中国。佉卢和梵的字后造成,知道在中国已无推行之余地,所以都跑到外国去。梵的字现在听说在三危(现在西藏)之南,一个身毒之国,颇有势力。那边的国王,不久就要宣布,承认它是个国家之字了(梵字在虞舜时通行于印度)。佉卢的字,听说传布到西方去,现在成绩亦颇不差。大约这三种字,将来都是能够流传久远的。究竟哪一个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