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建立与对方的亲善关系,配合对方的精神状态也是很重要的。
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能够注意到对方的情绪状态。有的人在午饭时间之前情绪都会有点低落。他们从早上和同事打过招呼后,就会一直坐在椅子里,浑身散发着“不要打扰我”的气息。直到午饭时间,他们才会真正地睁开眼睛,情绪也才会好转。这并不是表示他们的工作状态不太好,而是说他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才会展开社交活动。一般人的情绪状态都会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但这类人就像慵懒的猫一样,情绪只会处于一种状态中,而且很少会表现出快节奏的肢体语言。
但是有的人却正好相反。他们常常精力充沛、坚决果断,早上笑容满面地冲进办公室,精神饱满地和其他人打招呼;即使劳累了一天后,还能一路小跑回家。
也许你正精力充沛、兴致勃勃,但是你的工作计划需要得到一个昏昏欲睡、性格内向的同事的支持与合作。这时候,你最好稍稍放慢脚步,不能一开始就试着让你们两个人都充满热情。如果你大叫一声,重重地拍一下同事的后背,把他吓得够呛,咖啡都洒了出来,甚至洒到了笔记本电脑上,那么当你要求与他合作时肯定会遭到拒绝。相反,如果你是那种行动迟缓、处处谨小慎微的人,恰好又需要与那些精力充沛、行动果断的人合作,那么你就必须想办法点燃自己的激情,否则很可能激怒你的合作者。
有生理学家指出,每90~120分钟,我们的身体会经历一个从精力充沛到精力衰竭的周期。在精力衰竭的时期,我们会注意力分散、坐立不安、打瞌睡和感到饥饿。这个时候,我们的身体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如果你恰恰在对方进入精力衰竭期时去与对方说话或者求对方办事,那么碰壁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
要记住,有时候你被对方拒绝,并不是因为你的创意不够好,而是因为你的情绪状态与对方不匹配。所以,如果知道对方在午饭过后更容易接受意见,就要把会谈约在午饭后,尽量调整自己,使自己配合对方的感受,这样沟通效率也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