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微表情心理学全书(套装共3册) > 厌恶动作:不是秘密的秘密

视线是一个人心理信息的流露途径,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这个不是秘密的秘密。视线表达了一种关注感,被视线关注的人会自然地用心聆听凝视者的话。而视线还有其他的魔力,透过视线,你可以了解他人的心态和情感。

当你发现别人竭力避开你的视线或者延长眨眼时间的时候,肯定是有什么事情让他们觉得不对头。他也许是不喜欢你,或者对你不感兴趣;也许是在自我保护,或者有事隐瞒;也有可能是不知道怎么面对你,或者仅仅是害怕你。

如果对方快要跟你眼神交会时,突然避开你的视线,虽然表面上没有拒绝跟你说话,却已经散发出不想再继续交谈下去的信息了。对方既不想再听你说话,也没有认同你的意思。如果某人避开视线还故意让你看出来,这样的人比较极端,对你抱有敌意与嫌恶,而且毫不隐藏地表现出来。如果在谈话期间视线一直不肯和你有交集,恐怕是因为对方讨厌你,或者不想被你左右。

心理学家达尼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敢于与对方做眼神接触表现了一种可信和诚实;缺乏或怯于与对方进行眼神接触可以被解释为不感兴趣、无动于衷、粗蛮无礼,或者是欺诈虚伪。”事实也往往如此。一家医院在分析了收到的大约1000封患者的投诉信后归纳出,大约90%的投诉都与医生同患者缺乏眼神接触相关,而这种情况往往被认为是“缺乏人道主义精神或是同情心”。

为什么有些人说话令你感到舒服,而有些人说话却会令你感到不自在,还有一些人在说话时甚至会让你怀疑他们的诚信?这是因为眼睛能够透出人们内心的想法。会面的两个人如果彼此较多地注视对方的眼睛,那就代表他们对彼此都很感兴趣,或者对所谈的话题有热情。相反,如果话不投机,彼此之间就会尽量避免注视对方。

当然,如果他不喜欢你,也可以通过延长眨眼时间来传达讨厌你的信号。在正常的条件下,一个人眨眼的频率是1~3次/分钟,每次闭眼的时间也仅仅为1/10秒。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为了特定的目的或是为了表达特殊的情感,一个人可以故意延长眨眼的时间。如果你凑巧遇到某个人对你这样做,就得留意他此举的含义了。

这里所说的拉长时间,并非指他迅速地眨眼,再隔很长一段时间之后进行下一次的眨眼动作,而是每一次眨眼动作的时间被拉长。要实现这个目的,人们在每次眨眼时,眼睛闭上的时间就要远远长于正常情况的1/10秒。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他自己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动作,只是潜意识里这样做了。事实上是因为他对你感觉厌倦,觉得与你谈话很无趣。在谈话中如果发现对方对自己做出这样的动作,我们就需要提醒自己是否谈话内容实在不能引起他的兴趣。因为这种动作表明,他已经不想再跟你继续讨论下去,所以他每次眨眼时眼睛会闭上1~2秒甚至更长的时间,希望你从他的视线中消失。如果你发现你在讲话时,你的对谈者开始有了拉长眨眼时间的行为,甚至同时伴有呵欠,你就可以结束这次对话了。

难怪美国哲学家埃默森说:“人的眼睛比嘴巴说的话更多。不需要语句,我们就能从彼此的眼睛了解整个世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