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微表情心理学全书(套装共3册) > 烦躁动作:点头如捣蒜,表示他听烦了

点头是最常见的身体语言之一,它可以表达自己肯定的态度,从而激发对方的肯定态度,还可以增进彼此的情感交流。点头能够表达顺从、同意和赞赏的含义,但并非所有类型的点头姿势都能准确传达出这一含义。点头的频率不同,所代表的含义就有可能不同。

缓慢的点头动作表示聆听者对谈话内容很感兴趣。当你表达观点时,你的听众偶尔慢慢地点两下头,这样的动作表达了对谈话内容的重视。同时因为每次点头间隔时间较长,还表现出一种若有所思的情态。如果你在发言时发现你的听众很频繁地快速点头,不要得意,因为对方并非赞同你的观点。他很可能是已经听得不耐烦了,只是想为自己争取发言权,继而结束谈话。

刚刚大学毕业的明宇去一家单位面试,负责面试的是一个年轻女孩。问了几个常规问题后,她话锋一转问起明宇的兴趣爱好。明宇随便聊了几句法国小说,张口雨果闭口巴尔扎克地和她聊了起来。年轻考官好像很感兴趣,对他不住地点头。明宇受到了鼓舞。话题轻松,聊的又是明宇的“强项”,他有些有恃无恐。刚进大学那阵子猛啃过一阵欧洲小说,还真帮上大忙。见考官大人这么有兴致,明宇当然奉陪。

眼看临近中午,年轻的面试官不住地点头,不停地看表,明宇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原定半小时的面试,他们谈了一个多钟头。面试结束,考官乐呵呵地说:“回去等消息吧。”明宇也乐呵呵地说:“希望以后有机会再聊。”明宇回去笃悠悠地等,最终也没有等到复试的通知。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听众在你发言的时候不停地点头,往往不是对你十分赞同,而是觉得你说话太啰唆,只是想借助这个动作让你不要再多说。明宇在表达的时候不顾及他人的肢体语言传达出的感受,一厢情愿地侃侃而谈,如此会错意又怎么会有好的谈话效果?

同时,经过心理学家的实验证实,当对方做“点头如小鸡啄米”这个动作时,他其实很难听清你在说什么。在小孩子身上也能经常见到这样的动作。当父母唠叨“你不能……”的时候,孩子会频频点头,嘴里念叨着“知道了,知道了”。这样的动作暗示的恐怕是答应得快,忘记得更快。

如果对方是真正赞同地点头,他会在你说完话后,缓慢地点头一下到两下,表示他是在用心听你说话。如果他希望你继续提供信息,会在你谈话停顿时,缓慢而连续地点头,鼓励你继续说下去。点头的动作具有相当的感染力,能对人的心理形成积极的暗示。因为身体语言是人们的内在情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所做出的外在反应,所以,如果他怀有积极或者肯定的态度,那么在你说话的时候就会适度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