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24节气养生法 > 每个节气中您必须避开的外邪

24节气养生法 每个节气中您必须避开的外邪

作者:迷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3 00:31:49 来源:23小说

前面说到了“五运六气”这个概念。“五运”是指木、火、土、金、水这五行的运动,而“六气”是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气候的变化。根据“五运六气”这个理论来划分,一年可以分为气候鲜明的六个季节,即风季、暖季、热季、雨季、干季、寒季。

每个季节都由一种气来主导,正常情况下,这些气都是养人的。但如果它们变化太过,超出了我们人体的承受范围,人就容易生病,这时六气被称为“六邪”或者“六淫”。

大寒、立春、雨水、惊蛰要避风邪

《黄帝内经》说“风为百病之长”。因为其他几种邪气是借助于风侵入人体的,像寒邪、热邪、湿邪等。

风邪在大寒、立春、雨水、惊蛰这四个节气最猖狂,它能通过侵犯体表使毛孔大开而进入人体,特别会攻击人体阳气聚集的部位,像背部、头部、上肢等。

而人一旦受风邪侵袭就会表现出头痛、头晕、肩背酸痛、怕风、鼻塞等症状。所以在这段时间里,您千万要做好防风的准备。

风邪有个绝招,就是跑。它不会老老实实地待在一个地方,一旦进入人体,就打起了“游击战”,医书上形容叫“善行而数变”。它跑到人体表面就会引起荨麻疹、皮疹、皮肤瘙痒一类的问题,跑到关节上就会引发关节疼痛,跑到肌肉里就会导致肌肉酸痛,跑到筋脉里就会导致抽搐、痉挛等等,可见风邪发无定处,不好对付。

春分、清明、谷雨、立夏要避火邪

什么是火邪呢?比如,辣的东西吃多了,不仅脸上长痘痘,甚至还会口腔溃疡、牙痛,这就是火邪伤身的表现。在春分、清明、谷雨、立夏这四个节气上,天地阳气上升,正是人体火气最旺的时候,您如果在饮食起居方面稍不注意,很容易就会“惹火上身”。

火的特点是上炎,比如火苗都是向上的,所以人一上火往往首先表现在头面部,像口舌生疮、牙痛、眼睛红肿、脸长痘痘等。

小满、芒种、夏至、小暑时要避结伴作恶的暑邪和湿邪天气炎热的时候,您会看到柏油马路上冒着热气,这就是暑气。暑是火的极致,比火邪还要厉害,人一旦中暑就会出现高热、面色红赤、眼睛红肿、心中烦乱、脉象洪大等症状。

暑邪容易升散,它一旦侵入人体,体内就会变得很热,这些热火留在体内,是会把内脏烧伤的,所以人体要通过大量出汗来散热。如果您体内没有多余的水分,那散到一定程度就要调用人体内宝贵的津液和气血了。

身体内的水分少了,人就容易口渴,特别想喝水,还小便短少、黄赤。再加上消耗过大,容易气短、无力,甚至晕倒,所以暑邪的魔力不可小视。

另外,暑邪伤人的时候还喜欢拉上一个同伙,就是湿邪,这叫“暑多挟湿”。

热季不仅天气炎热,而且多雨,天空中弥漫着又热又潮的湿气,所以暑、湿这两个邪魔常会合伙侵犯人体。这个季节,您就要做好双重防范准备。

大暑、立秋、处暑、白露要避催生肿瘤的湿邪

什么是湿呢?简单地说,就是您洗完热水澡后浴室的墙壁上蒙着的那一层水汽。

湿属于阴邪,特别伤人体的阳气。而人一旦受湿,经脉的运行速度就慢了,消化吸收的功能也弱了,大便也不清爽了。要知道,脾是最怕湿的,所以湿气一上身,首先伤到的是脾胃。

湿有两大特点,一是粘滞,二是趋下。什么叫粘滞呢?人受湿以后,大便会粘马桶,汗也比较黏糊,而且味重,小便会发涩不畅,这就是粘滞的表现。

趋下就是往下跑。体内湿气重了,下肢就会浮肿,女性也容易出现像妇科炎症、带下一类的问题。住地下室的人,一到夏天会明显感觉湿气很大,因为衣服被子总是潮呼呼的。在这种环境里住久了,人就容易犯关节炎、风湿、内分泌紊乱等毛病。

在中医看来,湿性体质等于肿瘤体质。为什么呢?木头放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时间久了就会腐朽变质,长木耳、蘑菇。您的身体也是这样,如果湿气在体内逗留太久,就容易生炎症、肿瘤、息肉一类的东西,所以必须引起重视。

秋分、寒露、霜降、立冬要避催人快老的燥邪

秋分一到,您的皮肤常会起屑,眼睛、鼻子、头发都感到发干,这就是燥邪出来活动了。

体内燥邪重了,首先就会表现在皮肤上。为什么原本水水嫩嫩的植物一到这段时间都干枯萎黄了,就是因为燥邪吸走了它们的水分。所以缺水是保养皮肤的最大障碍,因此,这段时间您一定要抓紧做好润肤的功课,否则,您的皮肤也会像植物一样被燥邪吸干水分而变得皱巴巴的。

五脏里面最怕燥的那就是肺了。肺为娇脏,凉点不行,热点也不行,最受不了的就是燥。本来经历了热季的闷热,您的肺能量已消耗不少。如果这时不做好滋阴润肺的功课,肺就很容易成了燥邪的“俘虏”,然后出现口干、咽痛、咳嗽、全身发干、毛孔粗大、皮肤粗糙等症状。另外,和肺相表里的大肠也会跟着遭殃,出现大便干燥、排便不畅的毛病。

小雪、大雪、冬至、小寒这几个节气要防寒邪

寒属阴邪,一到小雪、大雪、冬至、小寒这几个节气,它很容易就把人体的阳气伤了,表现出来就是全身发冷、关节疼痛、不出汗等症状,中医管这叫“阴盛则阳病”。

寒邪有两个特点,一是凝滞,二是收引。比如,水一到冬天就会结成冰,这就是凝滞。同样的道理,人体的气血一受寒就容易淤堵,结果气也不通,血也流动缓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