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道医馆笔记 > 第335章 龋齿

道医馆笔记 第335章 龋齿

作者:苓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3 00:39:18 来源:23小说

苏子阳手里神效的方子多了,牙疼的患者更多了。

甚至来了许多小孩子,家长带了小孩子,主要是来看龋齿的。

看到小孩子牙上那些窟窿的时候,苏子阳真是赞叹一声现在的生活条件确实是好了。

因为龋齿,也就是说牙齿上有洞,俗称蛀牙。虫牙。

这种情况就是人特别爱吃甜食引起来的。

目前公认的龋病病因学说是四联因素学说。

主要包括细菌、口腔环境、宿主(即指寄生物包括寄生虫、病毒等寄生于其上的生物体)和时间。

其基本点为:致龋性食物糖(特别是蔗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紧紧贴附于牙面,由唾液蛋白形成的获得性膜。

这种获得性膜不仅得以牢固的附着于牙面,而且可以在适宜温度下,有足够的时间在菌斑深层产酸,侵袭牙齿,使之脱矿,并进而破坏有机质,产生龋洞。

这是现代医学,也就是说西医的研究发现。

看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承认老祖宗医学的伟大,其实早在古时候,古人就已经清晰的意识到,这个病的发病原因了。

在现代医学里,他们研究说,致龋性食物糖(特别是蔗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是诱发因素。

这种食物糖,比如精致的碳水化合物这种东西,在古代统称之为“肥甘”。

所以古人有一句话说:“人有多食肥甘,齿牙破损而作痛,如行来行去者,乃虫痛也。”

古人为什么说这是虫痛呢,有些小黑子估计这时候就又要开喷了。

“哎呀,你们那个都是封建迷信。哪里有虫子啊,我怎么看不到呀!都没有虫子,硬说有虫子,封建迷信不科学!”

对于这种人来说,我只能说,瞎了你的狗眼。

因为我看到古人说的这句话,我就更加佩服古人的智慧。

古人说,虫痛。

现代研究说,细菌,菌癍。

菌,不就是一种另类的虫子吗?

另外古人认为,过度食用“肥甘”,就会产生热气,胃火冲进嘴里牙上,再加上有湿气,就会让牙生虫。

这也就是说,最一开始的菌癍。

然后古人说久而久之,这个东西就会变多了,然后腐蚀牙齿。

这是古人对于龋齿形成原因的研究,这个和现代公认的四联因素学说,几乎完全吻合。

当然了,我不是在用古人的东西,往现代人的东西上贴,因为这样的话,那是对古人智慧的侮辱。

我只是想说,古人是非常有智慧的,可能你现在以为自己攻克的医学难题,那都是古人研究过的,而且古人已经给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了。

只不过现代人自作聪明,人云亦云,忽视了而已。

为了堵住一些人的嘴,我还真是再得多写两句。

我这可不是盲目的崇古,现在不是你只要一说古人牛逼,那就会有人说,你是盲目崇古。

你知道古代人生活多惨吗?你就崇拜古代。

你要是这么说,那我无话可说。

好了闲言少叙,说回苏子阳治疗的这个龋齿。

古人给的方子是个外治方,也就是说漱口用的。

“我给孩子开个药,能控制住。让他不继续坏下去,等到孩子换牙了,一定注意用牙卫生,这样就好了!成吧!”

苏子阳给孩子妈妈说道。

“行,行!那太好了,能维持到换牙就好。那就太好了!”

孩子妈妈很知足让苏子阳赶紧开药。

五灵脂(9g,研细末)

白薇(9g)

细辛(2g)

骨碎补(2g)

上4味,为细细的末。

“这个药粉。我多给你打几份,然后这么用。让孩子把牙刷干净了,然后用温水漱嘴漱干净了,然后把药调和成稀糊糊状态。然后含到嘴里。每天一次,连续含漱三天。这个药漱嘴就可以,看好了孩子别咽下去了!”

苏子阳生怕别人听不懂,连续解释了好几遍之后,才放心让这对母子离去,每次用这个方子的时候,苏子阳都会嘱咐好多遍。

生怕孩子小,把药吞下去。

之前说过,治病如果知道病名,病因,那么大概率这个病就能治。

所以牙疼也是,之前说由于火引起,那么好,灭火就可以。

那龋齿是因为虫子(细菌)引起来的,那么杀虫就好了。

所以这个方子选用了五灵脂、白薇,这两味药最杀虫于无形。

牙疼总归是有火邪的,所以加入细辛以散火,而且细辛还有止疼的功效。

骨碎补以透骨,引五灵脂、白薇直进于骨内,这样牙齿内外的虫子都可以顺利消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