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训练课,王博没能拿到代表首发的红色马甲,这也就意味着他在新赛季要从替补开始。
这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论资历,门采尔上赛季就以主力门将的身份代表U17参加比赛,也是球队首选的主力门将。
反观王博,刚来球队不过三月,尚未磨合,又才刚刚签了合同,任何一名教练都不敢冒险让他出战新赛季的首场比赛。
不过,这倒不影响他学习球队最新的战术打法。
通过助教罗伯茨的讲解,王博很快就掌握了新战术的基础理论和各种进攻手段。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通过训练,不停地和队友磨合,身体和意识以最快速度掌握这套新战术。
下午的训练课伴随这夕阳的余晖结束,队友们纷纷收拾东西回家,王博还留在球场上。
他想进步。
和门采尔的差距,除了资历,还有身体条件。
对方比他足足高出5cm,臂展也是如此,这就意味着对方在门线上保持着足够的覆盖面。
这是天生的,很难通过后天去弥补。
还有就是长传球,这也是为什么教练组一致选择门采尔而非他的重要原因。
球员必须围绕战术核心展开个人能力,门采尔正好符合。
王博想要获得出场机会,必须在长传球上下功夫。
【叮!】
【检测到宿主的需求,现在开启训练模式!】
【完成以下训练项目,可获得系统奖励!】
唔?
这系统还能提供个人能力的专项训练,来获取奖励,提高能力?
王博进入系统,选择训练模式。
在训练模式中,有传球、停球、盘带、任意球、点球等训练项目。
除了传球练习,其他项目显示灰色。
“可能要解锁了传球训练后,才能将后面的训练一一点亮。
这系统还是个培养型的啊!”
【训练一:脚内侧弧线球!】
【训练二:正脚背长传!】
【训练三:贴地传球!】
【训练四:侧凌空!】
【训练五:反弹球!】
【训练六:手抛球!】
为了配合训练,系统还提示用锥形筒来代表接球人。
第一种是训练球员以弧线传球找到接应的队友,重点是需要一点提前量。
这个提前量可不好把控。
给少了,队友要停下脚步等球,错失向前推进的速度。
给多了,有可能被对方断下或者队友很难接球后完成下一步动作。
在和沙尔克04队的比赛中,王博传给阿扎维的球,就属于提前量给多了。
第二种训练和第一种相反,不追求弧度,而是利用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原则,让球以最短的距离,最少的时间给到球友脚下,而且距离也会比弧线球更长。
这种传球适合打身后。
第三种传球是用在传给队友的线路上没有防守球员的情况下,这种传球时间短,精准度高。
第四种则用于快速开球,策动反击。
为了提高精准度,系统提示可以拿三个垃圾桶,将一個垃圾桶横放在两个之上,开口朝着自己,能将球踢进垃圾桶则为成功。
第五种也是发起快攻的传球之一。
和侧凌空相比,反弹球更适合顶风下使用,而且前锋接球比较舒服。
第六种也是常见的反击方式,一些臂力惊人的门将,能将球直接扔过半场。
大概了解后,王博开始了训练。
【挑战失败,击球部位不正确!】
【挑战失败,身体倾斜过大!】
【挑战失败,手抛球落点不准!】
.......
每次练习时动作不正确时,系统会通过影像的方式呈现在眼前,并指出错误。
有了系统的纠正,王博在训练时就能发现自己动作不正确的地方,感觉就想在玩游戏一样,动作不百分百达标,系统就不过通过。
这样好处是让自己的传球动作标准化,不容易出现失误。
try{mad1();} catch(ex){}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王博已经很难看清二十米外垃圾桶的位置,他抱着皮球,让呼吸慢慢平缓。
“最后一个球,踢进就回家!”
王博左手托球置于身前,身体侧倾,在抛球的瞬间,左脚跨出一步,落地后脚尖朝外,然后提髋展胯,右腿发力,用脚外侧抽皮球的中低部分。
砰!
皮球带着旋转,又平又快地钻进二十米开外的垃圾桶里。
耶斯!
打完收工。
8月16日上午11点半,沃尔夫斯堡U19的第一场联赛开始了。
对手是柏林域陀尼亚U19队。
由于相对实力相差过大,沃尔夫斯堡队半场就攻入三球。
胜券在握的狼堡,在下半场慢悠悠地演练他们的新战术,把柏林域陀尼亚队当成了半场攻防演练的对手。
最终,沃尔夫斯堡凭借上半场的三粒进球,拿下新赛季首胜。
由于主力门将门采尔表现优异,王博并没有得到出场的机会,在替补席上焦躁不安地等着。
光凭训练,很难获得大量的经验值,如果一个赛季都枯坐板凳,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这就是门将的心酸。
球场上11个首发位置,只有门将是最特殊的位置,除非主力门将表现低迷或者受伤,否则根本没有机会出场。
就连在比赛中换人的机会都没有。
不会有那位守门员是因为体力不支而被换下场的。
四天后,球队迎来上赛季U19北部赛区的榜首球队RB莱比锡队。
在如此重量级的比赛中,门采尔的发挥依旧稳定。
虽然被对手攻入两球,但和他关系都不大,是整体的防守存在漏洞。
在进攻端,他的两次后场长传球,间接助攻队友得分。
最终,狼堡以4:2逆转对手,拿下赛季关键一战。
随后的三场比赛,沃尔夫斯堡分别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