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陈医生,别怂! > 陈医生,别怂! 第384节

陈医生,别怂! 陈医生,别怂! 第384节

作者:手握寸关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3 01:48:32 来源:23小说

这他妈的……

齐庆严,你故意的吧?!

杨鸿年内心紧张的要死。

要知道,对于温病的理解,杨鸿年显然是不如大家的。

源城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不比其他中医院的科室,人家的主任,专业划分很精准,比如脾胃科、肺病科……甚至很多中医院也根据中医传承,延伸出来了温病教研室、经方工作室……等等!

这些专家们在某一个领域的造诣,很高!

但是,杨鸿年在源城市人民医院,这是一家西医院的中医科,所以,杨鸿年的精力绝对不可能精准的针对一个种类的疾病,更不可能专门研究学习一种学科,他每天处理的疾病内外妇儿都有。

所以,如此一来,更偏向于了中医内科杂病。

显然,杨鸿年有点紧张了。

但是!

紧张归紧张,怂归怂!

该有的担当,杨鸿年绝对是有的。

哪怕是站起来丢人,他也不能让陈南站起来去丢这个人。

他杨鸿年还不至于让一个晚辈,去接受这一切。

所以!

杨鸿年深吸一口气,放下了手里的笔,右手按住了陈南的肩膀,就要起身发言。

这个时候,周围众人的目光聚集在了他的身上。

而陶训义的面色,多了几分凝重。

他很清楚,自己学生有几分水平。

但是,陶训义忍不住看了一眼齐庆严,这个人……显然是故意的。

就在众人复杂的目光里。

陈南摆脱了杨鸿年的右手,直接站了起来。

他笑着说道:“我主任在忙着记录笔记。”

“在场的众人都是温病领域的专家,我们两人受益匪浅!”

“我就不打断老师的思维了。”

这一番话,让在场的众人对于杨鸿年好感倍增。

因为大家都感觉得**尊重和重视!

人家这么厉害,还认真学习做着我们的笔记。

……

陈南继续说道:

“我作为一个晚辈,说一下我的看法吧!”

陈南自然也不可能让老师去背锅。

刚才的那些发言,是陈南自己要说的,和杨鸿年没有关系,哪怕老师想要维护自己,但是陈南也不能让齐庆严得逞!

陈南看了一眼杨鸿年,示意放心。

但是!

杨鸿年看见陈南的目光以后,顿时愣了一下,因为陈南的眼神里写满了:“菜就坐下,不要说话!”

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杨鸿年……

陈南笑着说道:“我学识尚浅,得到老师的真传不多,所以……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此时,台下众人开始鼓掌,给陈南打气。

而陶训义也是笑吟吟的看着陈杨二人,若有所思,但是却带头鼓掌。

一时间!

现场掌声如沸。

而齐庆严和齐远志两人看向陈南,面色冷峻,不知道在想什么。

陈南此时,却开口了!

但是,他这第一句话,就让齐庆严脸色大变,倍感尴尬!

“我觉得,齐主任对于温病的研究,真的是跟他说的那样,还未入门!”

此话一出,现场都看向陈南!

因为这句话,实在是太顶了。

味太冲了!

一时间,整个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看不见的硝烟。

学术争端,从来都是直截了当的。

给你面子?

不!

面子是自己给的。

真理,只在**程范围之内。

巧了。

你说的,我的**程,覆盖了!

【叮!恭喜您,收到来自齐庆严的差评,差评等级:中级,可升级!】

陈南听见系统提示,顿时笑了。

可升级?

好嘞!

您好好生气。

想到这里,陈南笑着说道:

“为什么这么说?”

“我先说结论:温病忌汗!”

“吴鞠通在《温病条例》中说道:“温病忌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他患”。

而叶氏于《幼科要略》更是直接说明:“夫风温春温忌汗”。”

“可是,为什么温病服药之后,会有发汗呢?”

“既然温病忌汗,为什么叶天士又云:“在卫汗之可也”?

是因为此汗,非汗法!

而是测汗法。

什么叫做,测汗,是据汗以测病情转归的重要方法!

通过观察汗,来评价阴液,来评判疾病的发展!”

听见陈南的这一番话,顿时众人不禁皱眉起来。

测汗?

这个词语,有些意思啊。

众人纷纷认真了起来。

原本以为陈南讲不出什么有道理的东西。

毕竟,这个问题,太过于深奥了。

以至于这么多年来,很多人都依然讲不通,甚至理解不了。

他陈南才多大?

就能有所了解?

但是!

伴随陈南“测汗”一词出现,众人意识到,这不是一个外行!

这小子,是真的有点东西。

就连台上的黄益平也是忍不住面带喜色。

他很惊喜啊!

这个陈南,不,是杨鸿年,杨鸿年肯定很有水平,得好好讨论讨论!

毕竟,陈南能说出测汗一词,说明他是真的懂!

但是!

这个时候,齐庆严直接说道:“我看你对测汗有误解吧,清代著名医家王孟英说: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发汗本来就是……”

话还未落,陈南直接打断,笑着说道:

“清代医家王孟英的确有水平,但是……齐主任可能不理解人家的意思!

他所说的“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只是将测字删去而已!”

“没想到,您果然误解了!”

“测汗一词,首见于叶氏《吴医汇讲·温热论治篇》,原文是这么说的:“救阴不在补血,而在养津与测汗”。

“王孟英这么一改,不仅湮没了叶氏测汗法这一重要学术思想,也使原文“反而晦涩费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