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 第228章 建立矿场,再见思凝!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第228章 建立矿场,再见思凝!

作者:无醉春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3 03:43:43 来源:23小说

若是能成为中芯国际的大股东,甚至控股中芯国际,自然最好。

毕竟当下的中芯国际,市值只有一百亿左右。

还处于低位,前途可期。

但可惜,中芯国际内部的股权争夺,不是一般地激烈,骚操作也多!

王逸想要控股,真的太难。

不过,王逸也有自己的优势,除了资金,还有订单!

65nm智能芯片的大订单!

以及手中CDMA授权,也是中芯国际发力电信芯片的基础!

中芯国际之前引入大唐投资,除了缺钱,另一个原因就是冲着大唐手中的TD-cdma,来做移动3G芯片。

但TD-cdma移动3G的未来,并不乐观,很快就凉了。

而王逸手中的CDMA授权却是当下,乃至今后做电信芯片,都必不可少的基础专利,比大唐的TD-cdma重要多了!

这些,都是王逸入股中芯国际,跻身甚至掌控中芯国际董事会的资本!

当然,若是进展不顺,就只能收购晶圆厂,甚至自建晶圆厂。

但可惜,这烧钱太多了,短期内困难。

当下建一个8英寸晶圆厂,需要70亿人民币起步。

建一个12英寸的晶圆厂,要200亿起步!

这还是2011年前的价格,几年后,12英寸晶圆厂会涨到400亿以上!

晶圆厂,就是这么烧钱。

至于那些几十亿就收购了一个半导体企业,那是因为该企业只是芯片设计,没有晶圆厂,无法量产芯片。

这种芯片设计公司,没多少固定资产,才不值钱。

毕竟一座8英寸晶圆厂的价值,就是70亿 了。

想要低价收购,除非股份置换。

比如中芯国际收购摩托罗拉的8寸晶圆厂,也买不起,就是用中芯国际的股份进行置换的,才低价收购的。

没办法,晶圆厂太烧钱了。

王逸也知道中芯国际内部混乱,甚至是猪队友,也想直接收购一座晶圆厂,奈何穷,拿不出200亿!

12英寸的晶圆厂200亿起步,根本买不起。

至于8寸晶圆厂,也得70亿,短期内也不现实。

倒是6寸晶圆厂便宜,小几十亿就够了,但是没意义。

6英寸晶圆厂太落后,量产90nm芯片都困难。

8英寸晶圆厂同样落后,最多能生产90nm芯片,根本做不了王逸需要的65nm,想都别想。

说白了,王逸要做65nm,45nm,28nm制程,必须是12英寸晶圆厂!

而当下能收购的晶圆厂,大都是6寸晶圆厂,8寸晶圆厂。

这种落后的晶圆厂,收购了也没用,不少花钱不说,设备也太落后!

王逸收了之后,还得烧钱把所有设备更新换代,把8寸晶圆厂转成12寸晶圆厂……

再投入巨资搞研发,提升制程工艺到90nm、65nm、55nm、45nm……完全费力不讨好,还不如直接收购12寸晶圆厂。

可12寸晶圆厂很少,乃是当下最先进水平,都被各大半导体巨头拿着当宝,几乎不会出售。

连中芯国际的12寸晶圆厂,都是自己拿地投资建的!

如此说来,当下王逸唯一的选择只有先入股中芯国际!

后面赚了钱,再考虑200亿投建或收购12英寸晶圆厂的事。

随后,王逸打开笔记本,看了下中芯国际的市值。

112亿港元,也就是100亿人民币左右。

这個市值很低,非常低,都不如一座12寸晶圆厂贵。

原因简单,晶圆厂真正贵的并不是厂房和土地!

而是里面的先进设备和生产线!

当下中芯国际只有几座落后的8英寸晶圆厂,制程在在130nm-300nm。

设备大都是张老当年弄的二手设备,制程落后,即将淘汰,并不值钱。

说白了,中芯国际名下的几座晶圆厂,只剩下厂房和土地硬撑着,没多少价值。

而新投建的几座12寸晶圆厂,还在建设中,都是无底洞,同样不值钱……

汉芯等12寸晶圆厂,也只是中芯国际代管,并不是中芯国际自己的。

再加上中芯国际负债累累,制程停留在65nm。

而台积电、三星、英特尔已经做到45nm、40nm,甚至28nm,中芯国际落后了足足三代,自然估值很低。

王逸拿出20亿,买不起一个新的8寸晶圆厂,但能买下中芯国际不少的股份。

今年五月份,中投2.5亿美元入股中芯国际,以每股5.39港元的价格获得360589053股,占股11.6%,成为第二大股东。

而第一大股东大唐,占股19.08%。

台积电10%的股份,则被稀释到6.543%,成为第三大股东。

当下中芯国际的股价只有4.3港元,市值也跌了一些,王逸投入20亿,成为第二大股东,不成问题。

但这事不急。

一来,中芯国际当下的业务制程,还是以130nm以上的业务为主,90nm都很少,65nm更是寥寥无几,良品率也不高。

王逸入股中芯国际,也未必有足够的65nm产能。

毕竟中芯国际的12英寸工厂还在建设,产能有限。

二来,中芯国际当下很是混乱,财报很难看,股价还会暴跌。

王逸记得明年6月份,中芯国际的股价会跌到2.5港元左右。

市值也从当下的112亿港元,暴跌到75-80亿港元。

那个时候,才是抄底中芯国际的好机会!

为了不影响抄底中芯国际,王逸决定,星逸智能家居前期的芯片的订单,还是给台积电或者三星。

等抄底中芯国际,成了中芯国际大股东后,再给中芯国际!

当下中芯国际的营收,95%都是90nm以上的业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