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秦王嬴稷,也平安度过了一个没有病痛的冬天。
这样的功绩,自然需要表扬。
于是秦王嬴稷一口气赏下了一万金,并蜀郡的两万食邑。
赵馨原本就拥有洛阳的十万食邑,如今又得了蜀郡的两万食邑,每年的进项都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
赵馨虽然觉得自己受之有愧,却还是非常诚实地接过了属于自己的两万食邑的帐册。
但……
赵馨看着帐册,表情有些茫然。
她原本以为,蜀郡的两万食邑就算不能与洛阳的两万食邑相比,也不会相差太多才是,毕竟有了都江堰,成都一直有着天府之国的美誉。
但看完帐册,赵馨却发现这两万食邑甚至不足洛阳二分之一。
等细细研究后,赵馨才搞清楚其中原因——
一来她这两万食邑并非在成都平原,虽然也受了都江堰这个水利工程的好处,却并不算多;二来她那两万食邑所在地方多丘陵,面积虽然大,可用土地却很少,说是两万食邑,栽种了粮食的土地其实并不多。
赵馨弄明白之后,才算是鬆了口气。
只要不是其他问题就好。
按照赵馨的性子,她对这两万食邑的态度与洛阳的十万食邑一样,每年等着收钱收粮就好,管理方面还是全权交给秦国官员小吏比较好——
术业有专攻,她对管理一方水土毕竟没有经验,并不觉得自己比得过秦国培养出来的官员。
但在当天晚上,赵馨提到此事,却引起了嬴政的注意。
嬴政拿着书,认真地看向赵馨:「你是说蜀郡的两万食邑比不得洛阳的两万?」
赵馨奇怪地看着他:「你应该比我更清楚吧?」
毕竟当了几十年秦国国君,嬴政对秦国每一片土地的税收应该很清楚才是。
嬴政有些恍惚:「时间过去太久,我都快忘了。」
赵馨恍然点头:「也是,前世今生那么多年,这样的细节确实忘得差不多了。」
嬴政并未纠结这个问题,而是再次问到:「相差很多吗?」
赵馨点头:「蜀郡两万食邑不足洛阳两万食邑的二分之一,不过也情有可原,因为秦王如今赏赐给我的两万食邑并非在成都平原境内,而是在丘陵地带。」
顿了顿,她看向嬴政,「你看了这么多书,应该知道什么是平面和丘陵吧?」
嬴政无语点头:「自然知道。」
嬴小政白天会学现代课本上的知识,而嬴政在晚上则会学习课外的知识,他如今的学识早就有了高中生水平。平原丘陵这样的初中知识,他自然不会不知道。
赵馨笑了笑,继续开口:「你既然知道,就应当明白,丘陵地带可以种植粮食的徒弟并不多。」
嬴政皱眉:「我记得白天好像看过一本书,上面记载了一种在丘陵上种植粮食的办法,好像叫……」
因为不是他亲自阅读,调取记忆需要一点时间。
赵馨却瞬间猜到:「你说的是梯田之法?」
嬴政点头:「对,就是梯田之法。」
赵馨顿了顿,看着嬴政开口:「梯田之法当然好,但你是否想过,这个办法由我提出是否合适?」
梯田之法事关粮食,而粮食又是一国根基,若是她贸然提出梯田之法,很难说会不会引来其他人的侧目,就连秦王嬴稷对她的态度是否会改变,都是一个未知数。
别看秦王嬴稷现在对她「不设防」,对她信重有加,但这一切前提都是在她没有表现出太大权利慾望,且身后并无强大娘家势力支持的情况下,若是她主动插手秦国朝政,还是粮食这样的敏感问题……
秦王嬴稷难道不会担心,扶持出第二个宣太后?
赵馨不知秦王嬴稷想法,不想为嬴小政上位的过程增加阻碍。
梯田当然要推广,但不一定是现在。
若是因为一个梯田之法,让嬴小政丢掉了王位,失去了推广更多现代先进办法的机会,实在得不偿失。
嬴政经过这几年的沉淀,脾气已经温和许多,没有之前激进。
知道赵馨顾虑之后,他忍不住回想嬴小政记忆中的秦王嬴稷,再带入自己上位称王后的想法……
不得不说,赵馨的顾虑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但……
嬴政看向赵馨:「你想现在推广梯田之法吗?」
赵馨愣了下,皱眉:「这是我想,就可以的吗?」
「你想,就可以。」
「哈?」
赵馨看着嬴政,见他一脸认真,不由抿唇思考起来。
她性格谨慎,却也不失冒险的部分,何况之前灰炉与火炕救下不少百姓的事也带给了赵馨不小的震撼,若是可以,她当然想要儘快推广梯田之法——
越早推广,每年出产的粮食就更多,饿死的人也就更少。
她对上嬴政的眼睛,半晌后笑道:「若是可以,我当然想要更早推广梯田。」
嬴政点点头,似乎并不意外赵馨的答案。
他看了赵馨一眼,道:「你的顾虑其实很有道理,对曾祖父而言,你到底是外人。但这并不代表,梯田之法就必须等到我当上秦王后,才能开始推广。」
嗯?
赵馨看着嬴政,表情认真:「你有什么办法?」
「没什么办法,只是需要换一个人提出梯田之法而已。」嬴政笑了笑,「你不能暂时不能插手粮食大事,但我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