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项工程太过庞大,没有个几年是拿不下的。
所以最近几年,嬴政显然没办法派兵出征。
但要不了两年,整个秦国都将因为土豆红薯等高产作物迎来一次人口爆炸与经济发展,到时候整个秦国起码八成百姓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将不再为温饱发愁。
这中间几年的时间,总不能浪费了吧?
趁此机会发展文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办法。
嬴政自己也知道教育的重要性——
毕竟前世,他就吃够了秦国无人可用,只能任用其他各国的人管理自己江山,以至于政令不达,生出了无数矛盾。
但……
嬴政看向赵馨:「你之前不是说,时机不到?」
于公于私,嬴政都愿意将赵馨的话放在心上,所以他一直清楚地记得,赵馨之前曾说过,百姓根本没能力学习。
赵馨解释道:「当然不能在整个秦国办学校,只是在咸阳试点。」
咸阳?
嬴政的脑子本就聪明,几乎立刻就明白了赵馨转变的原因:「因为土豆红薯等作物?」
赵馨点头:「咸阳百姓的温饱,已经不成问题。」
嬴政双眸发亮,意识到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
他思索片刻后直接拍板:「国库尚有盈余,大可以将学校办起来,我记得书上曾提及九年义务教育?我大秦子民绝不能比你们差!」
「所有大秦百姓的孩子入学读书,十六年学费全免!」
「……」赵馨扶额,「学费全免倒是没问题,但你这十六年是怎么算出来的?」
嬴政理所当然地开口:「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不是十六年?」
赵馨:「……你有那么多知识给人学吗?」
古人寿龄四五十都算寿终正寝,十六年?岂不是半辈子都在学校读书?这不是搞笑呢吗?
真要传出去,谁还敢将孩子送进学校啊!
嬴政看向赵馨:「图书馆里的书难道还不够?」
赵馨:「……」
这有点儿好东西就想往自己怀里扒拉的性子,到底该怎么才能改掉呢?真是见鬼了!
但不行,真要将图书馆里的书拿出来,跨度就太大了——
就算要拿,也必须等打好了基础。
赵馨心中的担忧没办法和嬴政说,说了他估计也不在意。所以她在思考后换了个说法:「真要将那些书拿出来,你能保证交出来的学生不会带着知识去其他国家?不会将一生所学用于他国?火药的配方可不难,到时候被人带走,你是想直接进入热武器战争时代吗?把人都打死了,你统一天下当光杆皇帝吗?」
中原各国加起来才多少人?热武器一通狂轰乱炸,等到统一天下还能剩下多少?
说着说着,赵馨忍不住笑了起来,「你应该没忘记王负剑吧?荆轲当年也就是拿着冷兵器刺杀你,才让你有了逃过一劫的机会,若他在地图里面藏的是炸弹,你后来还能统一天下?」
嬴政:「……」
果然,他还是将燕太子丹杀了吧!
赵馨看着嬴政气闷的样子,「扑哧」笑出了声。
第94章
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无数便利的同时, 本就伴随着无数潜藏的隐患与危险,在和平时代这些隐患与危险当然没有什么问题,甚至一辈子都不可能引爆出来, 但在战争年代……
君不见, 多少名流政要都是被暗杀而亡?
嬴政面临的局面更可怕——
因为他想要的是统一各国,这直接导致他将成为除秦国外所有人恨不能除之而后快的仇人。
举世皆敌, 不外如是。
虽然嬴政对荆轲刺秦早有防备, 也不可能再让这种事在自己身上发生, 但谁知道会不会又第二个「荆轲刺秦」?
嬴政纠结半天, 只能放弃这个想法, 同意了这所学校就算开办课程,也先从目前已有的知识开始整理课本, 至多加上数学, 像是物理化学这一类的知识,目前可以引导发展,但暂时需要保密。
反正统一天下是迟早的事儿,他完全没必要给自己增加无谓的波折。
谈话结束,赵馨正准备去找人筹备学校。
嬴政突然道:「那火、药?」
赵馨顿了下,无奈失笑:「到时候我会给你一部分的, 但你自己不要滥用。任何东西, 出现得越是频繁, 暴露的危险就越大。」
嬴政再没有不清楚的,于是点头:「听了阿娘之前所言,我已经明白人口的重要性。我要炸、药包也没有其他意思,只是想起当初攻打魏国都城大梁之时, 曾水淹大梁, 导致一城百姓无一活口之事。」
这也是魏国百姓在统一之后, 对秦国统治新生抵触的原因之一。
大梁是魏国最大的城市,里面生活着魏国至少四分之一的人口,这些人全死了,不但人口损失颇大,那些仍旧活着的大梁百姓的亲朋故友们,对秦国统治怎可能信服?
战国时期,还是很讲究有仇必报的。
嬴政能在短短十年内统一各国,是因为他的激进性格,也因为这过程中将领们采取激进手法——
若非如此,等到楚汉之争时期那些能人成长起来,秦国真不一定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统一天下。
但同样的,这些激进的手法也为秦帝国埋下了隐患。
嬴政并非不知,只是前世为了统一隻能那样做,因为在大梁城死守的情况下,除了水淹大梁,他与手下将领都毫无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