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 这话一出, 提亲的人一夕之间多到踏破他家门槛……
遗憾的是三郎的固执也和他的良好品性一样出名,无数人怀着结亲梦前来,又被礼貌拒绝黯然离去,只能悄悄盼着他什么时候稳定下来了,一定要第一时间抢到这个优质配偶。
「三郎,你又去你的厂子里了?」
有农妇善意地问候,她怀里抱着个半岁大的小娃娃,声音洪亮,隔着老远都能被三郎听见。
「诶。」三郎黝黑的面庞上浮现憨厚的笑容,他应了一声,「最近跟公家的厂子谈合作,刚刚回来呢。」
三郎在乡里有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是第一波百姓办产业的人。在其他人都觉得事不关己并讳莫如深的时候,他主动放下了农田和农夫的身份,以一穷二白的身家去贷款办厂,当初可谓轰动一时,有不少人都觉得他这个人没有出路,等偿还不起债就算是完蛋了。
然后这些摇头嘆息的人就全被打脸了。
三郎不仅办了,而且办得很好,产业发展蒸蒸日上,肉眼可见的钱包鼓实了起来,他还拉动一些家里没田的百姓去他的厂里做工,如今都混得不错了。
见到这些,邻里乡村的人们就一个个都坐不住了,巴结的巴结,拜访的拜访,提亲的不知凡几,只是都打动不了三郎这个事业脑,不管别人说什么,哪怕他家里人都劝他早点结亲,他都坚定地表示了不。
行吧,不就不吧,如今完全就是靠三郎一人撑起全家,一家的顶樑柱,他不愿意还真没人强迫得了他。
那个农妇热情地凑上前来,和他搭话:「哎呀,果然和我们不一样,是个大忙人啊!居然都开始和公家的厂子合作了?我就知道你是我们这一带最有前途的!」
「姨,您就别打趣我了。」三郎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打趣什么呀,姨这是在说事实啊!你看看你都多有名了现在,我听说啊,隔壁家的小花现在天天都巴望着见你呢!那丫头也是我从小看到大的,三郎你说你要不……」
三郎无奈地说道:「姨,我都说了好多次了,我现在真没成亲的想法……」
「唉,你这孩子啊,就是固执。」农妇惋惜地嘆了口气,不过这个结果她也早有预料,便没多加纠缠。
农妇正想转移话题时,眼角余光恰好瞥到了三郎怀里的那个袋子,她好奇地问道:「三郎,这是啥啊?看你之前抱着这东西满脸喜色的,是什么好东西吗?」
谈到这个,三郎瞬间就来劲了,他立刻说道:「是好东西啊,可以造福百姓的好东西。我这几天去和公家谈也就是在谈这个,这不是刚出成果就让我回去试试嘛。」
说着,三郎又换了个姿势,把麻袋抱得紧了一些,那宝贝得不得了的模样,勾得农妇心里痒痒的。
农妇催促道:「三郎你就别跟姨卖关子了,告诉姨,这是啥?」
三郎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地说道:「是公家新搞出来的肥料,一种叫『化肥』的东西。」
「公家不是新搞了个厂子吗,那就是化肥厂,专门生产这种肥料的,我和不知道多少个商人争才争到了这次的合作机会,不出意外的话,肯定又是大赚的好东西。」
「公家的东西哪有不好的。」农妇下意识接了一句话,然后才懵然地提出了疑惑,「你刚刚说肥料?这东西不是从鸡鸭牛羊之类的排泄物嘛?那些日子你姨我家里肥料不够,还去和别家抢来着。」
农妇说道:「我们以前还不知道有肥料这种东西,还是一水姑娘告诉我们的……怎么,难道一水姑娘说的不对?」
「不不不。」提到千手一水,三郎赶忙摇头似拨浪鼓,「一水姑娘哪可能会说错呢,她当然是对的。只不过公家也说了,肥料分很多种,咱们以前用的都是最原始的天然肥,虽然污染小,但是效用就没有化肥大,数量也不够。就像姨你经常要和别人抢肥一样,天然肥都不够咱们一个村分的,更别说这么大一块封土了。」
农妇听得一知半解,她接触的东西本就比三郎少,三郎还都是用公家的话转述的,通篇下来她似乎就只听懂一句:「哦……那意思就是说,有了这个化肥,咱们每家每户都有用不完的肥料,也不用去抢去偷了?」
「不用了。」三郎露出一个朴实的笑。
「不仅如此,等咱们都用上了这个,秋收的时候产量又能上去很多。姨,到时候您就看着吧。」
………
瘟疫刚刚过去,最要紧的是什么?
復工復产——虽然没有耽搁太长时间造成不可逆的损失,但还是要復工復产。
工厂那边商人自己的花样比她还多,木叶要做的就是盯好他们别违反条例法规,操心倒是不用操心太多。
而且扉间叔叔也传来了消息,说直道终于快竣工了,等完工的时候,这里的封地可以直通火之国,在铁路之类的兴起之前,想必将会是一条经济血管,在创造财富的土壤上生生不息。
听说商人们等待这条直道许久,已经饥渴难耐了。
对此木叶自然是喜闻乐见的,她因为这次瘟疫损失了多少财富,有这些商人在,想必很快就能赚回来。
那么,木叶需要盯准的就是农业这一块了。
离秋收还有几个月,在这个夏季,她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